隔震建築概論

隔震建築概論

《隔震建築概論》是 2012年 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蘇經宇,曾德民 ,田傑。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隔震建築概論隔震建築概論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建築隔震原理與進展、建築隔震支座的類型與性能、建築隔震結構的分析方法、建築隔震結構的設計方法、建築隔震結構的構造、建築隔震結構的施工與驗收維護、既有建築物的基礎隔震加固施工、低造價隔震技術等,覆蓋了新建和既有建築隔震技術從設計、產品選用、安裝實施到後期管理維護等各階段。

目錄

1 建築隔震原理與進展

1.1 建築隔震的基本概念

1.1.1 建築隔震體系的提出

1.1.2 建築隔震體系的發展歷程

1.1.3 地震對隔震技術的考驗

1.2 隔震技術的基本原理

1.2.1 隔震體系組成

1.2.2 隔震技術原理

1.3 建築隔震的分類

1.3.1 按隔震技術類型劃分

1.3.2 按隔震層的位置劃分

1.4 我國隔震技術的研究與套用進展

1.4.1 以摩擦滑移體系為主的研究

1.4.2 以橡膠隔震支座體系為主的研究

1.4.3 隔震技術的多樣化、實用化與深入化研究

1.4.4 我國建築隔震技術的套用情況

1.4.5 我國建築隔震技術的標準化情況

2 疊層橡膠隔震支座的性能與設計

2.1 疊層橡膠隔震支座中所用材料的力學性能

2.1.1 橡膠

2.1.2 鉛

2.2 疊層橡膠隔震支座的結構特徵參數

2.2.1 疊層橡膠隔震支座的幾何特徵

2.2.2 疊層橡膠隔震支座的力學特徵

2.3 疊層橡膠隔震支座的力學性能檢驗

2.3.1 疊層橡膠隔震支座的壓縮性能

2.3.2 疊層橡膠隔震支座的剪下性能

2.3.3 疊層橡膠隔震支座的相關性能

2.3.4 疊層橡膠隔震支座的極限剪下性能

2.3.5 疊層橡膠隔震支座的的拉伸性能

2.4 疊層橡膠隔震支座的耐久性能

2.4.1 老化性能

2.4.2 徐變性能

2.4.3 疲勞性能

2.5 疊層橡膠隔震支座的性能要求與設計

2.5.1 疊層橡膠隔震支座的分類

2.5.2 疊層橡膠隔震支座的設計壓力和設計剪應變

2.5.3 隔震支座的力學性能要求

2.5.4 隔震支座的設計

3 建築隔震結構的分析方法

3.1 建築隔震支座的力學模型和參數標定

3.1.1 建築隔震支座的力學模型

3.1.2 建築隔震橡膠支座與結構柱串聯繫統的力學模型

3.1.3 串聯隔震支座力學模型

3.1.4 建築隔震支座的力學參數

3.2 隔震結構動力分析模型的選取以及動力方程的建立

3.2.1 單質點基礎隔震體系結構的動力分析

3.2.2 多質點基礎隔震體系結構的動力分析

3.2.3 基礎隔震結構體系豎向地面震動反應分析

3.3 隔震建築的時程分析方法

3.3.1 結構動力方程的數值解法

3.3.2 數值積分方法

3.3.3 非平衡力的處理

3.3.4 非線性力的求解

3.3.5 拐點的處理

3.4 隔震建築的能量分析方法

3.4.1 能量設計原理和設計準則

3.4.2 計算方法

3.5 隔震建築的振型分析方法

3.5.1 實振型分析方法

3.5.2 復振型分解方法

3.5.3 振型分解反應譜分析方法

3.6 隔震建築的簡化分析方法

3.6.1 紐西蘭Shinnev等人建議的方法

3.6.2 美國規範建議的方法

3.6.3 周錫元建議的方法

3.6.4 周福霖建議的方法

3.6.5 蘇經宇等人建議的方法

4 建築隔震結構的設計方法

4.1 基礎隔震結構設計的一般要求

4.1.1 隔震結構的抗震設防目標

4.1.2 隔震結構的適用範圍

4.1.3 對隔震房屋體型的要求

4.1.4 隔震結構場地和地基的選擇

4.1.5 非地震水平作用

4.2 隔震建築的設計流程

4.2.1 隔震建築設計的一般方法

4.2.2 隔震建築設計的一般過程

4.3 隔震層的布置

4.3.1 隔震層的位置

4.3.2 隔震層的平面布置

4.4 隔震結構動力分析計算

4.4.1 計算模型

4.4.2 隔震層水平等效剛度和等效阻尼比的確定

4.4.3 地震波的選取

4.4.4 計算結果分析

4.5 隔震層的驗算

4.5.1 隔震層受壓承載力驗算

4.5.2 罕遇地震下的水平向位移驗算

4.5.3 抗風裝置的驗算和隔震裝置彈性恢復力驗算

4.5.4 隔震房屋抗傾覆驗

4.6 上部結構的驗算

4.6.1 地震作用的取值

4.6.2 上部結構截面抗震驗算

4.6.3 上部結構的變形驗算

4.7 下部結構和地基基礎的設計

4.7.1 下部結構的設計

4.7.2 隔震建築地基基礎的驗算和抗液化措施

4.8 規範中的隔震結構簡化計算方法

4.8.1 隔震後結構的基本周期和水平向減震係數

4.8.2 上部結構的總水平地震作用和層間剪力的分配

4.8.3 隔震層在罕遇地震下的水平剪力和位移

4.8.4 豎向地震作用下的抗震驗算

4.8.5 砌體結構的隔震措施

4.9 規程中提出的等效側力

4.9.1 等效側立法的適用條件

4.9.2 等效側立法的計算過程

4.10砌體結構隔震設計算例

4.10.1 概要

4.10.2 初步設計

4.10.3 隔震支座的選型和布置

4.10.4 水平減震係數β的計算

4.10.5 上部結構的計算

4.10.6 隔震層水平位移驗算

4.10.7 隔震層下部的計算

4.10.8 構造要求

4.11框架結構隔震設計算例

4.11.1 概要

4.11.2 初步設計

4.11.3 隔震支座的選型和布置

4.11.4 隔震的分析方法和原則

4.11.5 上部結構的驗算

4.11.6 隔震層水平位移驗算

4.11.7 隔震層下部的計算

4.11.8 構造要求

5 建築隔震結構的構造

5.1 隔震建築的空間構成及一般要求

5.1.1 上部結構

5.1.2 隔震層

5.1.3 基礎、底部和下部結構

5.1.4 隔震建築與外周場地、構築物等之間的關係

5.2 隔震支座的布置及節點構造

5.2.1 隔震支座的布置

5.2.2 混凝土結構的節點構造

5.2.3 砌體結構的節點

5.3室外台階

5.4 室內樓梯

5.5 電梯井

5.6 其他節點構造

5.6.1 組合隔震支座節點

5.6.2 隔震節點密封處理

5.6.3加腋托梁

5.6.4 隔震支座不在同一標高的處理

5.7 穿越隔震層的設備管道

5.8 隔震支座的連線

6 建築隔震結構的施工與驗收維護

6.1 隔震層的施工要點

6.1.1 隔震層施工的關鍵問題

6.1.2 隔震層施工工藝流程

6.1.3 施工操作要點

6.1.4 精度要求

6.2 施工及竣工觀測

6.3 隔震層施工的驗收

6.3.1 隔震層部件的進場驗收

6.3.2 隔震層施工的驗收

6.4 日常使用中對隔震層的維護

6.4.1 維護管理的目的

6.4.2 我國規範中規定的措施

6.4.3 隔震層維護管理的方法和內容

7 既有建築物的基礎隔震加固施工

7.1 柱下隔震加固改造

7.1.1 柱下隔震加固的施工步驟

7.1.2 支撐結構的構造設計

7.2 牆下隔震加固改造

7.2.1 砌體結構牆下的隔震加固

7.2.2 剪力牆下的隔震加固

7.3 電梯井道的隔震改造加固

8 低造價隔震技術

8.1 材料

8.1.1鋼絲網片

8.1.2 瀝青

8.2 農村新建建築隔震層

8.3 農村新建建築隔震層設計

8.3.1 改性瀝青隔震層隔震原理

8.3.2 隔震層的簡化計算

8.3.3 隔震效果分析

8.4 隔震層施工工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