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書列傳蘇威

隋書列傳蘇威是介紹蘇威人生經歷的一篇文言文。

基本信息

原文

蘇威字無畏,京兆武功人也。高熲(jiong)屢言其賢,高祖亦素重其名,召之。及至,引入臥內,與語大悅。拜太子少保,俄兼納言、民部尚書。威上表陳設,詔曰:“舟大者任重,馬駿者遠馳。以公有兼人之才,無辭多務也。”威乃止。初,威父在西魏,以國用不足,為徵稅之法,頗稱為重。既而嘆曰:“今所為者,正如張弓,非平世法也。後之君子,誰能弛乎?”威聞其言,每以為己任。至是,奏減賦役,務從輕典,上悉從之。威見宮中以銀為幔鉤,因盛陳節儉之美以諭上。上為之改容,雕飾舊物,悉命除毀。尋復兼大理卿、京兆尹、御史大夫,本官悉如故。治書侍御史梁毗以威領五職,安繁戀劇,無舉賢自代之心,抗表動威。上曰:“蘇威朝夕孜孜,志存遠大,舉賢有闕,何遽迫之!”因謂朝臣曰:“蘇威不值我,無以措其言;我不得蘇威.何以行其道?楊素才辯無雙,至若斟酌古今,助我宣化,非威之匹也。”其見重如此。隋承戰爭之後,憲章舛駁,上令朝臣釐改舊法,為一代通典。律令格式,多威所定,世以為能。國子博士何妥奏威與利部尚書盧愷等共為朋黨,上令蜀王秀、上柱國虞慶則等雜治之,事皆驗。上以《宋書·謝晦傳》中朋黨事,令威讀之。威惶懼,免冠頓首。上曰:“謝已晚矣。”於是免威官爵。知名之士坐威得罪者百餘人。

譯文

蘇威字無畏,京兆府萬年縣人。高潁多次稱他賢能,高祖也一向重視他的名望,就徵招他。到了之後,高祖請他進臥室,跟他交談,非常高興。任命他為太子少保,不久又讓他兼作納言、民部尚書。蘇威上書陳情辭讓,高誼下詔說“大船當負荷重載,駿馬當長途賓士。因為你一人兼有許多人的才華,不要推辭多任事務。”蘇威才沒有推辭。當初蘇威的父親在西魏任度支尚書,因為國家資財不足,制定了徵稅的法令,被認為很重。不久蘇威的父親就感嘆說:“現在做的就如同拉緊弓弦,不是平常時代的法令制度,後代的君子,誰能夠放鬆它呢?”蘇威聽到了這些話,常常把這作為自己的責任。到了此時,蘇威奏請皇上,減輕賦稅和勞役,致力於採用較輕的制度,皇上全都聽從了他。蘇威見到皇宮中用白銀作帷幔的鉤子,就極力陳說節儉的美德來告誡皇上。皇上為此而改變了神色,對於舊有的雕琢文飾的器物,全都命人清除毀壞。不久又兼任了大理卿、京兆尹、御史大夫,原任的官職全部依舊。治書侍御史梁毗認為蘇威兼任五個職務,貪戀於繁多的權位,沒有舉薦賢能代替自己的心思,就上表極諫彈劾蘇威。皇上說:“蘇威早晚勤勉不懈,有遠大的志向,在舉薦賢能方面有些缺點,為什麼要急忙地逼迫他呢!”於是就對朝中的大臣說:“蘇威沒有遇到我,就沒有辦法施行他的見解;我沒有得到蘇威,又靠誰來實行我的主張?楊素才辯,天下無雙,至於說到古今得失,幫助我宣揚教,是無法與蘇威匹敵的。”他就是這樣被看重。隋朝接續於戰爭之後,法令規章雜亂混雜,皇上命令朝臣改正舊的法令,作為一朝通用的典章制度。法令的標準、樣式,大多是蘇威制定的,世人都認為他有才能。國子博士何妥上奏揭發蘇威和禮部尚書盧愷等人相互勾結,成為朋黨,皇上就命令蜀王楊秀、上柱國虞慶則等人共同處理這個案件,所揭發的事情都得到了驗證。皇上拿《宋書·謝晦傳》中有關朋黨的史事讓蘇威閱讀。蘇威害怕,脫下了官帽叩頭認錯。皇上說:“認錯已經晚了。”於是就免除了蘇威的官職和爵位。由於蘇威而獲罪的有名的士人有一百多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