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獅集團

陽獅集團

陽獅集團(Publicis Groupe),法國最大的廣告與傳播集團,創建於1926年,總部位於法國巴黎。創始人是:Marcel Bleustein-Blanchet(1906-1996)。2014年11月,陽獅集團同意以37億美元收購美國專精於數字廣告的諮詢和技術服務公司Sapient,以拓展美國市場。陽獅集團以廣告代理服務、媒介服務、媒體經營、公共關係服務和市場行銷服務為主要業務。陽獅集團在76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業務,成為世界排名前10位的傳播業集團。陽獅擁有三個全球運作的代理商(Publicis,Saatchi & Saatchi和Leo Burnett)、兩大媒體公司(實力媒體與星傳媒體)。

基本信息

簡介 

陽獅集團(PublicisGroup),是法國最大的廣告與傳播集團,創建於1926年,總部位於法國巴黎。創始人是:MarcelBleustein-Blanchet(1906-1996)

陽獅廣告在20世紀的80年代開始國際化和集團化運營,從單一的廣告代理公司向多種市場行銷服務和傳播業發展,同時積極開拓法國以外的市場。到1987年,已經躋身世界前20位的傳播業集團。1988年,陽獅集團與FCB結成聯盟關係,共同開拓國際廣告市場。1996年,陽獅集團結束了與FCB的合作,獨立在國際廣告市場擴張網路,到1999年。陽獅集團在76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了業務,成為世界排名前10位的傳播業集團。

陽獅擁有三個全球運作的代理商(Publicis,Saatchi&Saatchi和LeoBurnett)、兩大媒體公司(實力媒體與星傳媒體)。

進入21世紀,陽獅集團以併購國際大型廣告公司和傳播集團而聞名。2001年收購薩奇廣告(Saatchi&Saatchi);2002年收購BCOM3集團(由李奧貝納(LeoBurnett)、達美高(D'Arcy)和日本電通(Dentus)成立的傳播集團);2003年完全收購實力傳播集團(ZenithOptimedia);2006年在中國整合實力傳播(ZenithOptimedia)、星傳媒體(StarcomMediaVest)的媒介業務成立博睿傳播(ChinaMediaExchange),成為中國第一大廣告媒介採購集團。

目前,陽獅集團已經成為世界排名第四的跨國傳播服務集團(Adage2006年報導),現任集團主席:JackKlues

發展歷史

法國小店的成長

陽獅集團陽獅集團

Publicis初期是巴黎一家專做平面的廣告公司,於1926年由Marcel Bleustein創建,後來隨著業務的擴展成為了全面代理的廣告公司,並在1946年後進入英國德國美國等市場。陽獅在創辦人Bleustein的帶領下穩步前進、在資本運作上沒有什麼太大的動作。 1996年,Bleustein謝世,列維(Maurice Levy)繼任,陽獅開始興風作浪了。

收購BCom3集團、關閉達美高

陽獅先是在2000年2月收購了美國的Fallon,2002年3月7日又收購了擁有李奧貝納(Leo Burnett)、達美高(D'Arcy)的Bcom3廣告集團。

我們知道李奧貝納是因為他的創始人、傳奇人物——李奧貝納以及他創作的萬寶路香菸的牛仔廣告。1935年,李奧貝納成立於芝加哥。1950年,李奧貝納成為芝加哥最大、全美10大廣告公司之一。2001年,李奧貝納是美國第四大、世界第9大廣告公司。

達美高1906年成立於聖魯易斯(Saint Louis)。1985年,D'Arcy MacManus & Masius與Benton & Bowles合併成為DMB&B。

1999年,Leo Burnett 和MacManus集團合併建立Leo集團;2000年1月,Leo與DMB&B合併建立BCom3集團(電通擁有21%股份,在被陽獅收購後,電通仍保留15%股份)。

在BCom3被陽獅收購之後,2002年10月,陽獅正式宣布關閉達美高公司。達美高擁有寶潔可口可樂百威啤酒等知名客戶,在全球擁有超過6000名雇員,是2001年全美第11大、世界第14大廣告公司。達美高在中國市場以較小的投入獲得了可觀的回報,在2001年香港4A廣告公司中營業額排名第8位。但因為在陽獅的全球戰略中,達美高所擔負的作用有限,就這樣,一個有著驕人業績的百年老店被資本湮沒了。

吞併盛世(Saatchi&Saatchi)

盛世多年來在中國廣告營業額排行榜中一直名列第一,但它也同樣在資本的操縱下經歷了跌宕起伏。1970年, Maurice Saatchi、Charles Saatchi兄弟與Tim Bell創立Saatchi & Saatchi公司。1995 年,因為公司股票在股市大跌,發行的巨額的可轉換債券又使公司雪上加霜,Saatchi公司董事會忍無可忍,趕走了創始人Saatchi兄弟。兄弟二人又建立了M&C Saatchi廣告公司分庭抗禮。同年,為了擺脫Saatchi兄弟的陰影,Saatchi & Saatchi改名為 Cordiant。1997年,Cordiant管理層決定把公司分隔為Cordiant傳播集團(主要包括達彼斯)和Saatchi & Saatchi兩個獨立運作的公司分別上市。2000年,Saatchi & Saatchi被陽獅收購。

失去Cordiant

1940年,Ted Bates和提出USP理論、也是大衛·奧格威姐夫的Rosser Reeves(瑞夫斯)離開BBDO的前身 Benton & Bowles,共同創建了Ted Bates。1965年,達彼斯管理層讓老董事長瑞夫斯提前退休;1986年,時任董事長Robert Jacoby為了讓自己的股份套現,把當時已經是世界第三大廣告公司的達彼斯以5.07億美元賣給了盛世,自己從中獲取了驚人的1.1億美元現金。

1994年,公司改名為達彼斯全球(Bates Worldwide)。1997年4月,盛世宣布與達彼斯分家;12月15日,達彼斯成為剛剛與盛世分家的Cordiant傳播集團的一員。這時的Cordiant擁有達彼斯、25%的實力媒體(75%被陽獅擁有)、141全球以及幾十家區域性的廣告公司,2002年營業額排名世界第9位。Cordiant在倫敦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後,管理層就一直夢想套現手中的股份,開始積極尋求買主。因為這些高層管理人員與盛世有著較大的淵源,都希望Cordiant能被盛世的新東家——陽獅收購。陽獅當然會感興趣。2002年6月,陽獅與Cordiant的最大債權人美國風險基金Cerberus合作,提出以2.5億英鎊收購Cordiant的計畫。但是,索羅提出以4.43億英鎊購買 Cordiant的債權、另外付投資人1700-2000萬英鎊的價碼。陽獅立即宣布退出競購談判,實際上陽獅此舉是想暗渡陳倉。陽獅開始在倫敦證券交易所偷偷買Cordiant的股票,但擁有份額超過了交易所規定的必須宣布身份的比例。倫敦交易所開始對參與Cordiant競購的各方進行調查,陽獅也只好正式宣布放棄Cordiant的收購。Cordiant的管理層眼看公司就要破產,口袋的股份也將要一文不值,只好接受WPP重新開出的難以置信的 1700萬美元的競購價,讓索羅撿了個大便宜。

收購Sapient

2014年11月,陽獅集團同意以37億美元收購美國專精於數字廣告的諮詢和技術服務公司Sapient,以拓展美國市場 。

與騰訊建立全球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2016年7月1日,中國網際網路巨頭騰訊與全球領先的廣告傳播集團陽獅集團,在位於巴黎舉行的VivaTechnologyParis展會期間,共同宣布建立全球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這是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第一次和全球廣告傳播集團如此大規模的國際性合作。此次強強聯合涵蓋了騰訊旗下總計11條產品線,將充分利用兩家公司的規模效應,並通過優勢資源互補,有效推動創新和發展能力,以受益陽獅集團下屬陽獅媒體、陽獅傳播以及Publicis.Sapient三大業務模組、和騰訊在中國及全球市場的客戶。

主要業務

 陽獅集團以廣告代理服務、媒介服務、媒體經營、公共關係服務和市場行銷服務為主要業務。旗下的廣告代理公司有陽獅(Publicis)、薩奇廣告(Saatchi&Saatchi)、李奧貝納(LeoBurnett)、、Arc(原D'Arcy北美的通用(GM)部門和寶潔(P&G)部門)等;媒介服務公司包括:實力傳播集團(ZenithOptimedia)、星傳媒體(StarcomMediaVest)等。媒體經營主要在法國市場,主要有法國最早的音樂電視台TV6。還擁有MS&L公關服務(ManningSelvage&Lee)和PublicisDialog客戶關係和市場行銷服務等。

陽獅集團在2000年進入中國大陸市場,擁有廣告創意、媒介、公共關係、客戶關係行銷等多種服務,其進駐單位包括:

廣告創意:盛世長城國際廣告有限公司(Saatchi & Saatchi);上海李奧貝納廣告有限公司(Leo Burnett); 陽獅廣告公司(Publicis); Arc

媒介服務:實力媒體(Zenith Media);實力傳播(Zenith Optimedia);星傳媒體(Starcom);博睿傳播(VivaKi Exchange)

公共關係服務:MS&L China;

客戶關係行銷:Publicis Dialog ;

2009年,陽獅整合中國的資源成立了Vivaki(陽獅銳奇集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