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扆

陸扆,唐代,字群文,贊族孫。唐代吳郡嘉興陸莊(今楓涇鎮農興村)人。是楓涇歷史上的三位狀元之一。

基本信息

簡介

陸扆
[唐](八四七至九o五)初名允迪,字群文,贊族孫。陝西人。

陸扆(847—905),初名允迪,字群文,祥文,陸贊、陸贄族孫。原籍嘉興,客居於陝西。唐光啟二年(八八六)從僖宗幸南山,第進士,為巡官。累官至翰林學士、中書舍人。陸扆工屬辭,文思敏捷。昭宗曾作賦,詔學士皆和,扆最先就,昭宗讚嘆說:“貞元時陸贄、吳通玄兄弟善內廷文書,後無繼者,今朕得之。”乾寧初年,歷任戶部侍郎、兵部侍郎、尚書左丞,封嘉興縣男,徙戶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加中書侍郎、集賢殿大學士、判戶部事。覃王兵犯鳳翔,昭宗要派兵鎮壓,陸扆以為時局剛剛安定,不宜征戰,觸犯昭宗,貶為峽州刺史。乾寧四年(897)授工部尚書,後轉兵部尚書、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光化三年(900)兼戶部尚書,封吳郡開國公。九月,轉為門下侍郎,監修國史。天復元年(901)進階特進,兼兵(一作戶)部尚書。藩鎮朱全忠逼昭宗遷都洛陽,時崔胤執政,貶陸扆為沂王傅、分司東都。昭宗被害後,陸扆貶為濮州司戶參軍,最後被殺於滑州白馬驛。卒年五十九。善作真字,有贈恐光草書歌,筆跡不減古人。著有文集7卷。事跡收錄於《唐書本傳》、《宣和書譜》等。

介紹

光啟二年(八八六)從僖宗幸南山,第進士。昭宗時官至戶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進中書侍郎,封吳郡公。善作真字,有贈恐光草書歌,筆跡不減古人。卒年五十九。《唐書本傳宣和書譜》 陸扆才思敏捷,工於詩詞,著有《陸扆集》7卷。據傳昭宗曾經作詩讓左右來和,結果陸扆最先完成。昭宗看後讚嘆說:“貞元時陸贄吳通玄兄弟善內廷文書後無繼者今朕得之。”可見昭宗是很看重他的。
陸扆入仕後,史稱“勤政愛民,忠直清正”。在朝為官,每臨大事,敢於直陳己見,因此觸犯朝廷而多次被貶在地方官任上,其治績也是有聲譽的。當了宰相輔之後,他千方百計欲削宦官、軍閥之權。因得罪宦官,陸扆於唐哀帝天佑二年(905年)被企圖篡位的朱全忠謀殺於白馬驛(今河南滑縣),終年59歲。
陸扆因有“自造天榜,自點狀元的情節,因而後人對陸扆曾為狀元的史實記述很少,但儘管如此,陸扆這個狀元畢竟是得到唐僖宗認定的,以後還得到了唐僖宗、昭宗的重用並先後兩次拜相,成為唐代拜相的十位狀元之一。
陸扆於唐僖宗光啟二年(886年)丙午科狀元及第。唐昭宗龍紀元年(889年)授藍田尉;景福元年(892年)升祠部郎中,知制誥;二年,獲御賜金紫服,五月授中書舍人;乾寧二年(895年)任兵部侍郎,封爵銀青光祿大夫;三年正月進翰林學士承旨,七月遷戶部侍郎同平章事;光化二年(899年),再度拜相,爵位由嘉興男晉為封吳郡開國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