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勇[印度抗癌藥“代購第一人”]

陸勇[印度抗癌藥“代購第一人”]

陸勇出生於江蘇無錫市東部的安鎮,畢業於南京東南大學,材料工程專業,自己擁有一個紡織廠。2002年他被確診患上“慢粒白血病”,之後四處求醫,陸勇托人從日本買到了印度仿製藥,每盒僅4000元人民幣。陸勇從藥盒上尋找到印度製藥企業的聯繫方式,此後便開始直接從印度藥企購買藥品,因此被稱為“跨境代購藥品第一人”。2005年,陸勇終於找到了與自己相匹配的骨髓,但權衡一番之後,他放棄了移植治療,繼續吃印度仿製藥維持生命。2014年7月21日,沅江市檢察院以"妨害信用卡管理"和"銷售假藥"為罪名,將陸勇公訴至沅江市法院。2015年1月27日,法院"撤回起訴",1月29日下午,陸勇獲釋。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陸勇陸勇

陸勇出生於江蘇無錫市東部的安鎮,上完國小和國中之後,考上了無錫市最好的高中,隨後考上南京東南大學,學習材料工程專業。在外貿公司積累了十多年工作經驗之後,32歲時開了屬於自己的紡織廠。

2015年47歲的陸勇是江蘇無錫一家針織品出口企業的老闆。

2002年,陸勇被檢查出患有慢粒白血病,當時醫生推薦他服用瑞士諾華公司生產的名為"格列衛"的抗癌藥。服用這種藥品,可以穩定病情、正常生活,但需不間斷服用。這種藥品的售價是23500元一盒,一名慢粒白血病患者每個月需要服用一盒,藥費加治療費用幾乎掏空了他的家底。

2004年6月,陸勇偶然了解到印度生產的仿製"格列衛"抗癌藥,藥效幾乎相同,但一盒僅售4000元。印度和瑞士兩種"格列衛"對比檢測結果顯示,藥性相似度99.9%。陸勇開始服用仿製"格列衛",並於當年8月在病友群里分享了這一訊息。隨後,很多病友讓其幫忙購買此藥,人數達數千人。

2006年,陸勇作為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志願者,與另一位北京志願者,在韓國慢粒性白血病協會律師的陪同下,曾前往印度這家製藥公司考察,以確認公司是否真的存在,這些藥物在印度是不是"真藥"。

2014年9月,"團購價"降到了每盒200元左右。為方便給印度匯款,陸勇從網上買了3張信用卡,並將其中一張卡交給印度公司作為收款賬戶,另外兩張因無法激活,被他丟棄。

2013年8月下旬,湖南省沅江市公安局在查辦一網路銀行卡販賣團伙時,將曾購買信用卡的陸勇抓獲。

2014年3月19日,陸勇被取保候審。7月21日,沅江市檢察院以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和銷售假藥罪對陸勇提起公訴。陸勇的300多名白血病病友聯名寫信,請求司法機關對他免予刑事處罰。

2015年1月27日,沅江市檢察院向法院請求撤回起訴,法院當天就對"撤回起訴"做出準許裁定。2015年1月29日下午,陸勇獲釋。

人物事件

身患絕症

《我不是藥神》陸勇
2002年轉向,他被確診患上“慢粒白血病”。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是慢性白血病中常見的一類,起病緩慢,臨床上可分為慢性期、加速期及急變期。陸勇得知多數慢粒白血病患者的生存期只有3至5年,因此,他為自己做了3至5年的人生規劃:多掙點錢,讓家人在經濟上寬裕點。

慢粒白血病有藥物可以讓患者維持生命,那就是格列衛。格列衛是瑞士諾華公司研發的一種分子靶向藥物,現作為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一線用藥,有效率高達95%,且對治療胃腸道間質瘤也取得了確切療效。

2001年,格列衛在美國被批准套用於慢粒白血病的治療,其預估中位生存期長達19年。

藥有了,但價格不菲,一盒23500元,一年光是藥費就得花掉28.2萬元。骨髓移植是唯一的希望,不過吃了2年瑞士格列衛,家底都快被掏空了,陸勇於心不忍。

建立QQ群

2004年4月1日,愚人節,他建立了一個慢粒白血病患者的QQ群,訴訴苦,問問藥,幸運的話,還可能找到骨髓配型。

陸勇正在了解成立基金會、NGO的手續———救助一個群體單靠一個人的力量十分有限,他想成立一個基金會,讓志願者來專門幫助這些求助者。

境外購藥

格列衛格列衛價格

2001年,韓國慢粒白血病患者從印度購買格列衛仿製藥,藥價僅是正版藥的三分之一。陸勇托人從日本買到了印度仿製藥,每盒僅4000元人民幣。但是換藥遭到了母親的反對。

陸勇從藥盒上尋找到印度製藥企業的聯繫方式,此後便開始直接從印度藥企購買藥品。

QQ群里的病友們得知這條救命途徑,也紛紛向陸勇諮詢。他甚至把購買方式寫成一個模板分享在群里,希望幫到同病相憐的人們。

法律官司

2014年7月21日,沅江市檢察院以“妨害信用卡管理”和“銷售假藥”為罪名,將陸勇公訴至沅江市法院。

2015年1月10日晚6點30分飛抵北京後,在機場即被警方逮捕,被羈押在朝陽看守所。

2015年1月27日,沅江市檢察院向法院請求撤回對陸勇的起訴,法院當天對“撤回起訴”做出準許裁定。2015年1月29日下午,陸勇獲釋。

接受採訪

在家“保持低調”的陸勇接受了華西都市報記者採訪,談出了媒體對他的誤讀,回應了一些人對他的質疑。陸勇表示並沒有幫人代購過,這是媒體理解錯了。代購是買回來再給人家,我從來沒代購過,他只是發一個信息,讓大家都自己去買,自己買是合法的。大家去買匯款不方便,很多人都要求提供賬戶,就幫印度公司解決了一個賬戶問題,替患者解決了一個匯款問題。所以才惹上這個事的,代購這個詞對其不合適。

人物原型

《我不是藥神》《我不是藥神》
2018年7月5日,電影《我不是藥神》上映,徐崢飾演的保健品店主在一群癌症患者的懇求下,成了某種印度產“救命藥”的總代理商,由此捲入生活和法律的漩渦,也使得法律和倫理不斷碰撞。

這部電影改編自真實事件,故事的原型陸勇是一名慢性白血病患者,被稱為“藥俠”、“印度抗癌藥代購第一人”,他所代購的是治療白血病靶向藥“格列衛”。瑞士諾華的“格列衛”在國內售價23500元一盒,而印度的仿製藥僅200元一盒,使得不少患者鋌而走險。保健品店主程勇在一群癌症患者的懇求下,成了印度仿製藥“格列寧”的總代理商——電影中瑞士的格列寧2萬一瓶,而印度仿製藥只賣500。程勇也由此捲入生活和法律的漩渦,最終被判5年有期徒刑。

電影中的“程勇”,原型是“陸勇”;電影中的藥名“格列寧”是現實中的藥品“格列衛”。劇中的原型、無錫白血病患者陸勇還因為幫國內病友代購國外白血病靶向藥“格列衛”,2014年因涉嫌銷售假藥罪被起訴。與劇中結果不同,後檢察機關決定對陸勇不予起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