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灣鎮

陶灣鎮

陶灣鎮位於欒川縣城西18公里,地處伊河源頭、欒川縣中西部,東與石廟為鄰,西與叫河毗連,南同西峽縣接壤,北依三川、冷水兩鎮,東西長15公里,南北寬20公里,總面積231平方公里,下轄19個行政村,209個居民組,3.2萬人。洛盧公路與陶冷公路在這裡交匯,交通便利;是河南省小城鎮建設重點鎮,洛陽市民營經濟發展重點鎮,是欒川縣的區域大鎮和人口大鎮、洛陽市文明鄉鎮和河南省小城鎮建設重點鎮。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陶灣鎮陶灣鎮社區建設

陶灣鎮古稱陶家灣,因陶姓居多而得名,是伊河的發源地,因此,又有人稱起為“伊源古鎮”。據陶家灣立集碑記載,清朝乾隆37年(1772年)陶家灣立集,改名陶家灣。當時陶灣街是溝通伊河上游與內縣貿易往來的重要集鎮。古時,陶灣的文革、發展步伐,成為欒川縣的區域商貿中心,版圖大鎮,人口大鎮,經濟重鎮,小有名氣的百合之鄉,水晶之鄉。
陶灣鎮下轄村:

陶灣村魚庫村,常灣村,張盤村,伊濱村,么溝村,焦樹凹村,新立村,前鋒村紅洞溝村秋林村肖圪塔村么坪村,三合村,協心村,紅廟村,西溝村唐家莊村松樹台村
陶灣鎮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28241
14686
女 13555
家庭戶戶數 7513
家庭戶總人口(總) 28009
家庭戶男 14508
家庭戶女 13501
0-14歲(總) 8059
0-14歲男 4204
0-14歲女 3855
15-64歲(總) 18393
15-64歲男 9641
15-64歲女 8752
65歲及以上(總) 1789
65歲及以上男 841
65歲及以上 948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27822

地理氣候

陶灣鎮欒川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2.4℃,年日照2103小時,無霜期198天,年均降水量872.6毫米。年降水量最高達1386.6毫米,最少403.3毫米。 由於縣境氣候差異,形成三個小氣候帶。東北部熱溫帶,包括潭頭等,海拔460米左右,年均氣溫13.7℃,年均降水量737.9毫米,日照2292小時,無霜期210天左右。溫涼濕潤帶,包括城關等地,海拔750米左右,平均氣溫12.0℃,平均降水量872.6毫米,日照2102小時。寒冷濕潤帶,包括三川、冷水等地,海拔1250米以上,年均氣溫9.4℃,年均降水750毫米,日照1800小時,光照不足,無霜期短(一般在150天左右),冬季長達105天以上。

區域資源

陶灣鎮陶灣鎮花卉經濟

陶灣鎮各類資源豐富,是遠近聞名的水晶產地、百合之鄉。陶灣水晶質地上乘、含矽量高,可與巴西水晶媲美;陶灣百合品種優良、營養豐富,入藥食用均為上品。境內47種礦產資源和百餘種中藥材資源使陶灣鎮取得了豫西“資源大鎮”和“中藥寶庫”的桂冠。
陶灣鎮境內擁有鉬、水晶、金、銀、鉛、鋅、錳、鐵、石棉、大理石等各種礦產品,其中鉬和水晶在國內久負盛名。中藥材種類繁多,山芋肉、天麻、百合、連翹等中藥材優量大,有豫西天然藥庫之美譽。其中,百合種植面積居河南第一,全國第二。
陶灣鎮欒川玉礦位於欒川縣的伊河源陶灣鎮頭,該礦出產的玉石當地人稱“伊源玉”。欒川玉礦出產蛇紋石類玉石和透閃石類白玉。蛇紋石質玉和白玉開發利用歷史悠久。據考古資料記載,在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時期,即距今約5000年前,已經開始製作利用。考古專家在這裡發掘出的石器中發現有用蛇紋石質玉、白玉為原料加工的玉(石)器。欒川蛇紋石質玉顏色豐富多彩,呈深綠、暗綠、淺黃綠色及灰白棕色等,可開發出各類玉器品種,還可開發加工出白玉玉器產品。

經濟發展

陶灣鎮陶灣鎮新經濟建設

陶灣鎮經濟成長質量和效益的不斷提高,財政收入和農民收入的快速增長,主要依賴於以工礦業為主的民營企業 的蓬勃發展和以百合為主的中藥材、以山芋肉、核桃為主的經濟林等主導產業的培育興起。鉬、金、鉛、鋅、鐵、銅、錳、鋁、水晶等礦產品的采、選、冶一條龍和百合、山芋肉等農產品的產、加、銷一體化構築了陶灣強鎮富民的基礎。改革開放以來,以科技進步為先導,實施投資拉動戰略,狠抓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加大招商因資力度,把打造特色小城鎮作為刺激新一輪經濟成長的著力點。
陶灣鎮黨委政府以建設“中州名鎮”為目標,積極實施“小城鎮、大戰略”,小城鎮建設成績突出。共實施小城鎮重點建設工程26項,建設總面積1.5平方公里,總投資近5000萬元。如中學教學樓建設工程、中心衛生院建設工程、伊濱休閒區建設工程、伊源專業市場建設工程、伊源商貿中心建設工程、鎮區綠化工程等一大批重點工程的實施,以及通過“中州名鎮”的創建,加快了農村城鎮化的進程,改善了人民民眾生產生活條件,樹立了陶灣對外開放的新形象。
陶灣鎮強力推進農業產業化和非公有制經濟園區建設,加快了資源開發步伐,促進了鎮域經濟加速發展。招商160家,引資上億元,鎮域經濟尤其是鐵、鉬、鉛、鋅行業出現火暴局面,農民增收比較活躍,由此,社會大局穩定,教育、計畫生育、文化、衛生等各項社會事業得到了長足發展。
陶灣鎮立足資源優勢、放眼廣闊市場、深化農村改革,制定出“振興工業、強化農業、抓好城建、保持穩定”的工作指導思想,以創建“中州名鎮”為目標,以調整經濟結構為手段,以農村城鎮化為動力,以礦產品加工業、經濟林、中藥材、藥用菌、商貿業為主攻方向,實施“科教興鎮、工業強鎮、依法治鎮、農業富民、城建安民、勤政為民”六項戰略,奏響興鎮富民的最強音。

城鎮建設

陶灣鎮陶灣鎮社區服務

陶灣鎮農村經濟在結構調整和工業集約化、農業產業化、農村城鎮化的進程中不斷發展。目前,全鎮各類企業達到710家,其中投資100萬元以上的企業12家。建立各類農業產業化基地33個,面積4800畝,發展龍頭公司和中介組織8家,以百合為主的中藥材、以山萸肉為主的經濟林、以天麻為主的藥用菌成為全鎮的主導產業。
陶灣鎮實施小城鎮建設重點工程21項,累計投入建設資金2800萬元,初步形成“三橋橫跨、六街貫通”的城鎮建設格局。尤其是新建的伊河兩岸千米大堤蔚為壯觀,成為陶灣一景;長510米、建築面積6900平方米的伊源商貿市場氣勢恢弘,一改陶灣氣象;可容納120多個攤位的集貿飲食城行銷兩旺,堪稱“欒川鄉鎮飲食第一城”;座落在伊河之濱面積達1.3萬平方米的伊濱休閒區綠柳成蔭、環境優美,是休閒娛樂的好去處。
陶灣鎮文化廣場寬敞整潔,宣傳文化站典雅漂亮,綜治服務樓整齊美觀、中學教學樓巍巍高聳,昔日的老街如今一座座小樓拔地而起;昔日秩序混亂的街道綠樹掩映、彩磚鋪地、華燈對峙、門店林立。陶灣集鎮日益繁華、商貿日益繁榮、經濟日益發展,陶灣鎮在日新月異的變遷中實現了“農民增收、企業增效、財政增長,城鎮增彩”的目標。陶灣鎮財政收入達到260萬元,企業總產值達到1.98億元,實現利潤2600萬元,入庫稅金500萬元,農民人均收入達到1900元。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