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侃(259~334)

陶侃(259~334)

"永興二年(305),陳敏反晉

陶侃(259~334)

正文

東晉名將。字士行。原籍鄱陽,後遷尋陽(今江西九江)。早孤貧,曾任縣吏,為張夔、張華所識拔,舉孝廉,為郎中。後任荊州刺史劉弘長史,於太安二年(303)鎮壓張昌起義。永興二年(305),陳敏反晉,遣其弟恢攻武昌,陶侃任江夏太守,擊敗之。永嘉五年(311),荊湘流民擁杜弢起兵,王敦遣陶侃與周訪、甘卓等鎮壓。建興三年(315)陶侃說降杜弢部將王貢,擊潰杜弢,陷長沙,湘州平定。鏇為王敦所忌,由荊州刺史遷廣州刺史,平定杜弘、溫邵叛亂。永昌元年(322)王敦反晉,起兵武昌(今湖北鄂城),朝廷命陶侃領江州刺史,率所部追躡。王敦平,陶侃以功都督荊、雍、益、梁等州諸軍事,領荊州刺史。成帝即位,外戚庾亮輔政,深以陶侃在荊湘的實力為患。蘇峻、祖約反晉,建康失守,庾亮不得已,與溫嶠共推陶侃為盟主, 平定叛亂, 收復建康(見蘇峻、祖約之亂)。陶侃封長沙郡公。又討平江州郭默之亂,並遣將收復襄陽,為石勒所畏。後任荊、江二州刺史,都督荊、江、雍、梁、交、廣、益、寧八州諸軍事,鎮武昌。陶侃在軍四十一年,忠順勤奮,明悟善斷,綜理微密,摒棄浮華。他認為竹頭木屑皆有所用,珍惜光陰,暇則運甓習勞,而遠近書疏皆親自答覆。及病重,將歸長沙,軍資器仗、牛馬舟船皆有定簿,封印倉庫,自加管鑰,交付清楚,然後登舟。鹹和九年(334)病卒。

配圖

陶侃(259~334)陶侃(259~334)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