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飆松

陳飆松

陳飆松,2002年於大連理工大學獲博士學位,之後在悉尼大學做訪問學者,於2004年5月回國。博士學位論文獲2003年遼寧省優秀博士論文,2004年獲得亞太計算力學協會青年學者獎。2007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持計畫及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千人層次。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2002年4月獲大連理工大學工學博士學位,師從顧元憲教授和張洪武教授。2004年留校任教。2002年11月至2004年4月赴悉尼大學做訪問學者。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其中國際期刊10餘篇, SCI他引50餘次。博士論文《熱傳導與結構耦合系統的靈敏度分析及最佳化設計》2003年獲遼寧省優秀博士論文;2004年獲亞太計算力學學會青年學者獎;2007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持計畫及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千人層次。2007年起擔任計算力學軟體研究所副所長,具體負責計算力學集成軟體平台的研發工作。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金兩項,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計算力學與科學工程計算國家創新群體項目組成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工程動力災變軟體平台重點項目組副組長,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畫(973)2010CB832700第四課題副組長。參與一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兩項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和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及國家863課題。
一直從事結構最佳化和計算軟體的工程套用工作,參加了艦船結構最佳化軟體的研製,某戰略武器的儀器艙結構頻率性能最佳化設計。2004年以來從事載人航天工程結構最佳化設計項目工作,作為項目負責人和技術負責人承擔了返回艙結構最佳化設計、實驗艙結構最佳化、對接機構系統結構最佳化設計、儀錶板結構動力性能分析等課題。
2002年11月~2004年4月在悉尼大學航空工程系做訪問學者,從事功能梯度材料熱力力學性能數值模擬和最佳化設計及膠結結構形狀最佳化設計研究工作。

成就

從事計算力學的研究工作,在結構與多學科最佳化、精細積分算法、結構靈敏度分析方面開展研究工作。目前已發表40餘篇學術論文,其中國際刊物發表論文13篇,國際會議特邀報告3次,SCI被他引23次。參加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有限元軟體系統JIFEX的研究工作,負責有限元分析和最佳化設計的開發工作,該項目先後獲教育部和遼寧省的科技獎勵,目前從事計算力學軟體平台的研發工作。工程套用方面,從事軍艦、戰略武器、衛星的結構最佳化設計研究。2004以來,作為負責人全面參與了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合作的多項重要航天工程課題,包括返回艙、實驗艙、對接機構、小衛星等。

科研項目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金兩項,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計算力學與科學工程計算國家創新群體項目組成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工程動力災變軟體平台重點項目組副組長,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畫(973)2010CB832700第四課題副組長。參與一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兩項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和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及國家863課題。

一直從事結構最佳化和計算軟體的工程套用工作,參加了艦船結構最佳化軟體的研製,某戰略武器的儀器艙結構頻率性能最佳化設計。2004年以來從事載人航天工程結構最佳化設計項目工作,作為項目負責人和技術負責人承擔了返回艙結構最佳化設計、實驗艙結構最佳化、對接機構系統結構最佳化設計、儀錶板結構動力性能分析等課題。

2002年11月~2004年4月在悉尼大學航空工程系做訪問學者,從事功能梯度材料熱力力學性能數值模擬和最佳化設計及膠結結構形狀最佳化設計研究工作。

研究領域

結構與多學科最佳化研究、結構最佳化軟體系統和工程套用、精細積分算法及套用

承擔課題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畫(973): 複雜裝備研發數位化工具中的計算力學和多場耦合若干前沿問題:新一代集成化計算力學軟體平台設計理論和方法;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開放式面向對象結構有限元分析軟體的設計與開發;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工程動力災變”重大研究計畫-重點項目“數值模擬平台軟體的設計與開發”;

複合材料結構宏細觀熱力力學性能數值模擬與最佳化設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高性能科學計算研究-先進材料的多物理多尺度計算模擬(973);

航天結構最佳化設計

出版著作和論文

1.Cai K, Chen BS, Zhang HW. Topology optimization of continuum structures based on a new bionics method.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Computation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 Science and Mechanics, 8: 233-242, 2007.

2.Chen BS, Tong LY, Gu YX. Precise time integration for linear two-point boundary value problems.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175: 182-211, 2006.

3.Chen BS, Tong LY. Thermomechanically coupled sensitivity analysis and design optimization of functionally graded materials. Computer Methods in Applied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 194: 1891–1911, 2005.

4.Chen BS, Tong LY.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heat conduction for functionally graded materials. Materials and Design, 25: 663-672, 2004.

5.Chen BS, Tong LY, Gu YX, Zhang HW. Transient heat transfer analysis of functionally graded materials using adaptive precise time integration and graded finite elements. Numerical Heat Transfer, Part B, 45(2): 181-200, 2004.

6.Chen BS, Gu YX, Zhang HW, Zhao GZ. Structural design optimization on thermally induced vibr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Engineering, 58(8): 1187-1212, 2003.

7.Chen BS, Gu YX, Zhao GZ, Lin W, Chang TYP, Kuang JS. Design optimization for structural thermal buckling. Journal of Thermal Stresses, 26(5): 479-494, 2003.

8.Gu YX, Chen BS, Zhang HW, Grandhi RV. A sensitivity analysis method for Linear and nonlinear transient heat conduction with precise time-integration. Structural and Multidisciplinary Optimization, 24(1): 23-37, 2002.

9.陳飆松, 林巍, 顧元憲. 熱傳導靈敏度分析的伴隨向量法. 計算力學學報, 20(4): 383-390, 2003.

10.Gu YX, Chen BS, Zhang HW, Guan ZQ. Precise time-integration method with dimensional expanding for structural dynamic equations. AIAA Journal, 39(12): 2394-2399, 2001.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