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迪明[寧波市委辦公廳、政策研究室處長]

陳迪明[寧波市委辦公廳、政策研究室處長]

奧克斯集團副總裁,高級經營師,清華大學EMBA兼任中國市場研究院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寧波市創造學會副理事長,寧波市家電行業協會副秘書長,浙江財經學院MBA教育中心社會導師,浙江萬里學院商學院兼職教授,寧波關鍵點品牌策劃機構高級顧問。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改革開放之初的80-90年代,曾任寧波市委辦公廳、政策研究室處長,鄞縣人民政府主管財貿經濟工作的副縣長、工業區管委會主任。上世紀90年代後期至今,擔任大型民企主要從事戰略投資與經營管理工作的總經理、副總裁等職,全程參與了奧克斯集團江西南昌、上海康橋、天津武清、寧波慈城、東莞塘廈、海南文昌等重大戰略投資項目的總體策劃、前期調研、商務談判、契約起草,以及規劃建設、班子組建等指導工作。多次受政府委託組建專家團隊進行大型旅遊開發項目的策劃、招商、推廣等工作。

個人作品

陳迪明[寧波市委辦公廳、政策研究室處長] 陳迪明[寧波市委辦公廳、政策研究室處長]

《民營企業戰略投資的知與行》(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年)

《民營企業戰略投資的知與行》是奧克斯集團戰略投資副總裁陳迪明攜八年戰略投資歷程、六大戰略投資項目、二十餘萬字記錄和思考研究總結。是國內現階段研究民企戰略投資領域首部親身經歷、親歷親為、親筆創作的“三親”作品,是“跳出浙江、發展浙江”最為鮮活的企業樣本,這也開啟了國內民營企業戰略投資研究的新格局。

媒體專訪

東南商報專訪奧克斯投資副總裁陳迪明 東南商報專訪奧克斯投資副總裁陳迪明

奧克斯集團副總裁陳迪明:民企戰略投資是門科學,由寧波市甬商發展研究會、寧波關鍵點品牌策劃有限公司等單位承辦的國內首部民營企業戰略投資書籍講座、新書發布暨學術研討會在浙江萬里學院舉行。奧克斯集團分管戰略投資的副總裁陳迪明攜新書《民營企業戰略投資的知與行——奧克斯集團百億戰略投資實錄》與會。作為奧克斯集團分管戰略投資的副總裁,陳迪明經手了該集團覆蓋全國東西南北中六大項目的百億投資,主持參與了這些重大投資項目的策劃、談判與推進。這次他攜八年戰略投資歷程、六大戰略投資項目、二十餘萬字的記錄和思考,也將一個全新的、不為人知的投資奧克斯展示給了大眾。這本民企戰略投資書充滿實戰記錄和智慧思考,可以說是國內首部民營企業戰略投資專著,是國內現階段研究民企戰略投資領域首部親身經歷、親歷親為、親筆創作的作品,開啟了國內民營企業戰略投資研究的新格局。著名經濟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所所長裴長洪及上海、杭州、寧波三地十餘位商學院院長及專家蒞臨新書學術研討會,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與肯定。裴長洪所長更是建議,此書值得省市主管領導閱讀、學習。在首發儀式結束後,記者採訪了陳迪明。

記者 薛智誼 文/圖

“友情出演”開啟投資總裁職業生涯

“我是2003年2月正式加盟奧克斯的,受命擔任奧克斯集團分管戰略投資的副總裁。”陳迪明回憶當初進入奧克斯的經歷時,至今記憶猶新。

陳迪明告訴記者,2002年9月,他慕名來到奧克斯集團(那時叫三星奧克斯)智慧型工業城參觀學習,與集團董事長鄭堅江見了面。由於上世紀90年代初陳迪明曾任鄞縣副縣長,鄭堅江熱情地稱呼他陳縣長。“我簡直不敢相信,一個從四明山革命老區山溝溝成長起來的、從未跨進過高等學府大門的草根企業家,開口說戰略,閉口談投資,經綸滿腹、韜略在胸,志大大業。”陳迪明說,也就是在那一次見面時,他收穫了一份意外的喜悅,鄭堅江向他伸出了橄欖枝,邀請他加盟奧克斯。3個月後,陳迪明以“友情出演投資總裁”的方式,亮相寧波現代商貿物流園區項目開發權招標會,一起打贏了這場“爭奪戰”。

“2002年下半年,許多以實業為背景的浙江民企掀起了一股物流園區的投資熱,當時寧波也準備打造一個現代商貿物流園區項目,投資額15億-20億元。”陳迪明說,當時,有100多家嗅覺靈敏的民企有意此項目上,到當時的寧波市計委商貿處登門諮詢,最後有12家企業表示要公開亮相參與競爭,奧克斯也志在必得。一天,寧波市計委商貿處突然電話通知有意向參與投資的企業,定於三天后召開招標會,投標企業要派代表登台發言,闡述投標理由。

“那是我平生第一次碰上重大項目招投標,必須在三天之內撰寫出一份高質量的投標書。”陳迪明說,他那時臨陣受命,也沒有任何經驗。他急忙跑到新華書店,一口氣買了6本關於物流園區和專業市場規模建設方面的工具書。通宵未眠,快速通覽完這6本書,第二天根據有關要求撰寫標書提綱,夜以繼日寫出了一份長達萬字的《寧波現代商貿物流園區投資規劃報告》。招投標的那天,前11家企業代表紛紛搶著上台發言,他們都採用董事長或總經理親自登台亮相的方式,但陳述內容幾乎是一個模式:介紹企業+表態度+表決心。陳迪明從容不迫地最後一個上台發言,先將準備好的報告分發到各位評審手上,然後在規定時間內闡述了物流園區的戰略目標定位、區塊功能布局、建設進度安排、投資資金來源、運營管理機制、效益風險評估、企業投資理念等七個方面的核心內容。

陳迪明發言一結束,整個會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當他回到原位坐下,看到主持人從七位評審中拿到評審結果,當場宣布:“奧克斯中標”。“那次初戰告捷開啟了我的新的職業生涯,我也正式受命擔任奧克斯集團分管戰略投資的副總裁。”陳迪明說。

戰略投資最難忘海南之行

“在外地作戰略投資的前期考察,最難忘的可以說是海南之行。”陳迪明說,那是2010年1月,他和幾位同事跟隨奧克斯集團董事長鄭堅江開啟了海南之行,用三天時間考察了海口、三亞、文昌三市。他們開車來到文昌市東海岸七星嶺已是傍晚時分,因不認識去海邊的路,就在當地叫了一輛電動三輪車引路,鄭堅江興致極高,堅持坐在電動三輪車上,大家勸不住他。海邊的路泥濘不平,看著電動三輪車搖搖晃晃的車身,他們真為董事長擔心。

“身價數百億的老總坐著三輪車夜探七星嶺,做實地調查,今後項目成功,這必獎成為典故。”陳迪明當時風趣地說。

後來,奧克斯集團投巨資在文昌打造“海南文昌國際現代五項城市體育公園”項目,該項目還在進行中。“我在奧剋期集團做戰略投資,親自謀劃的重大項目有五六個,但基本上都是以現有產業為基礎,做到“有中生有”,文昌項目是“從無到有”,更富有挑戰性。” 陳迪明說。

親歷六大項目百億投資

陳迪明告訴記者,奧克斯集團在全國的布局可以概括為“一大總部、六大基地”,除了寧波總部外,還布局有上海基地(科研、行銷、投資)、天津基地(空調、小家電)、南昌基地(空調)、成都基地(城市商業廣場)、深圳基地(通訊)、海南基地(籌)(文體、旅遊)等六大基地,而這些戰略投資布局他都親身參與其中。

奧克斯於2002年就提出了未來發展的三大戰略:產業擴張戰略、資本運作戰略、國際化戰略,產業擴張居首。在產業擴張之初,陳迪明分析,自2000年開始運用事件行銷以來,從 “米盧代言”到“空調價格白皮書”到“吳士宏風波”,從“中巴之戰”到“一分錢空調”等,奧克斯的每一次動作都大張旗鼓,從而使奧克斯空調由默默無聞到聞達天下,從區域品牌到全國品牌,重大對外投資項目以空調產業為基礎比較好。

2003年,儘管當時非典肆虐,奧克斯集團還是與南昌開始了蜜月般的親蜜往來。“當2003年6月底,國家衛生部宣布中國抗擊非典取得決定性勝利幾天后,奧克斯集團南昌基地落戶國家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簽字儀式舉行了。當時媒體評論:奧克斯空調項目落戶南昌,不僅帶來了投資,而且帶來了抗擊非典勝利後振興經濟的信心。”陳迪明說。“我為親自參與奧克斯第一個對外投資項目感到自豪,為這個項目成為政府和企業合作的共同標桿而感到驕傲。”陳迪明說。

南昌項目成功後,決策層又有了一個新的想法,希望在上海再造一個對外戰略投資的樣板項目。新的任務再一次落到以他為主的戰略投資經理人團隊的肩上。但到上海投資項目如何定位?怎樣謀劃才能打動當地政府?他們採取了“請媒人陪同相親”的辦法,請上海永樂電器公司康橋物流基地負責人陪同到南匯區康橋工業區考察後,確定了在康橋建基地。然而,2005年上半年奧克斯的汽車退市事件,一下子把企業拖入危機泥潭,企業聲譽受到重創,奧克斯也只好暫緩“康橋項目”。但陳迪明等分管戰略投資的職業經理人團隊,與康橋鎮政府一直保持著聯繫,密切關注著上海的經濟動向與政策導向。到2006年下半年,奧克斯重啟康橋項目,一份具有奧克斯時代個性特色的“3W創研智造”產業園區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通過了評審(3W是指Wealth、Wisdom、World,寓意財富、智慧、世界)。該項目地處由“陸家嘴—外高橋—國際空港、深水港”所構成的浦東金三角區域中心位置,有1幢14樓的綜合配套樓和111幢5-6層獨棟、雙棟和聯排商務研發樓,只對高技術含量、高成長性、高素質的企業開放的產業綜合體,成為奧克斯投資的一大經典。繼上海之後,陳迪明又參與了在天津打造北方總部基地、在東莞打造通訊產業園等項目。

對話陳迪明

商報:為什麼想到要寫這樣一本書?

陳迪明:一開始我並沒有寫書的打算,從某種程度上說是被“逼”出來的。鄭堅江董事長一貫主張把企業辦成學習型組織,集團高管有培訓授課任務,一個季度上一堂課。2010年上半年,因為在外奔波,在公司內部授課通報欄上第一次吃了“紅燈”,心裡很內疚,逼自己趕在下半年完成培訓授課任務。我認真地梳理實踐中獲得的心知,我就利用工作之餘,將準備的講稿與撰寫的書稿做到了有機結合。

商報: 您心目中的鄭堅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陳迪明: 鄭堅江永不滿足的性格成就了永不滿足的奧克斯。他曾說過:人生就是勇者的角逐,創業尤其如此。苦難也好,困難也罷,一要面對,二是克服,突出去才有出路,突出去了才是財富。我在鄭堅江身邊共事多年,感受到他是一位執著又非常有責任心的人,有著認準目標就義無反顧、鍥而不捨的個性。他喜歡在混沌中找到方向,然後奮力向前,別人看來好像是孤注一擲,是在賭,但他卻總是能以事實證明,他是有先見之明的。這種先見之明其實應該叫做戰略眼光,別人看不到機會或者不敢相信機會,他看到了。並且敢於嘗試,勇於實踐,所以成就了今天的奧克斯的輝煌。

商報:什麼是民企的戰略投資?

陳迪明:民營企業戰略投資指的是民營企業發展戰略導引下,為推動企業轉型升級,提升競爭力,在企業一定產業基礎上,通過項目包裝謀劃、同政府溝通交流、投入資本要素等一系列策略行為,從而獲得企業長期發展所需戰略資源的經濟活動。戰略投資改變了以往民營企業片面追求規模、盲目跟風投資、治理機制缺失等低水平的傳統擴張方式,戰略導引、產業基礎、策略行為、戰略資源是民營企業戰略投資的四要素。民營企業做戰略投資的根本出發點與目的就是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做大做強優勢產業,提升企業競爭能力。

商報:民企戰略投資應該把握什麼樣的原則?

陳迪明:民營企業做戰略投資有兩個原則:一是資源有限。即使是規模很大的企業,它的資源也是有限的,成功的公司將有限資源集中在若干個最具吸引力、影響力、競爭力的項目上,如果不這樣做,就會使公司大而不強。二是以小博大,四兩拔千金。成功的謀劃在於聚集項目的興趣點、興奮點和發力點,合情合理地做好項目包裝,以較小的資本投入獲到較多的資源。開好局,在過程上多花點時間,收效會更好。在長達八年多的戰略投資實踐探索中,我總結出了一條成功經驗,做民企戰略投資,從項目內容選擇上,要考慮與國家產業政策的一致性,從投資區域選擇上要考慮與國家區域布局的相關性,從內部項目選擇上要考慮與企業發展戰略的導向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