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賡大將與哈軍工》

《陳賡大將與哈軍工》

《陳賡大將與哈軍工》全新的歷史視角,塑造了離開戰場的陳賡大將在風雲變幻的年代終於成為一位傑出的軍事教育家的形象,通過追尋他創建哈軍工時形成的教育思想體系和開拓以“兩彈一星”為標誌的新中國國防高科技事業的歷史足跡,再現了這位曠世英雄豐厚的人文情懷。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迄今出版的各種陳賡傳記作品,幾乎都有同樣一個傾向:在描寫陳賡數十年戎馬生涯的傳奇經歷和赫赫戰功方面彩濃墨,對他人生的最後十年,特別是他孜孜辦學,培育英才,創建一代名校哈軍工的重要史實則輕描淡寫,且錯訛百出。
陳賡晚年,職務多有變更,唯獨哈軍工院長一職一直未變。本書全新的歷史視角,塑造了離開戰場的陳賡大將在風雲變幻的年代終於成為一位傑出的軍事教育家的形象,通過追尋他創建哈軍工時形成的教育思想體系和開拓以“兩彈一星”為標誌的新中國國防高科技事業的歷史足跡,再現了這位曠世英雄豐厚的人文情懷。作者力求用細膩的筆法、沉雄凝練的話語,描述陳賡的內心世界;以20世紀50年代中期為大背景,著力於陳賡和他身邊的老幹部、老教師兩大群體精神內層的描寫,對20世紀那個特定年代裡人們的心靈品格和命運際遇做出了冷靜的分析和剖示。

內容簡介

陳賡大將與哈軍工陳賡大將與哈軍工

陳賡大將與哈工軍》以全新的歷史視角,追尋開國大將陳賡最後十年的人生足跡,通過探究他創建哈軍工、培育軍事科技人才的獨特教育思想體系以及開拓以“兩彈一星”為標誌的新中國國防高科技事業的豐功偉績,塑造了和平年代陳賡作為傑出將軍教育家的歷史形象,再現了這位曠世英雄豐厚的人文情懷。

作者簡介

滕敘兗,漢族,高級工程師。深期市作家協會會員。祖籍山東蓬萊。1943年12月4日出生於遼寧省金縣大李家鄉石槽村。1963年8月於大連市第二十中學畢業後考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為哈軍工第十一期電子工程系海軍雷達專業學員,1965年入黨,1968年11月畢業。經39軍黑龍江省鶴立軍直農場勞動鍛鍊後於1970年3月分配到巾國科學院長春物理研究所工作,1987年隨研究室調入中國科學院長春地理研究所工作。前後從事微波遙感和計算機圖像處理技術的科研工作18年。其間被國家科委和中國科學院派往泰國、美國和義大利等國家做訪問學者。曾獲多項科研成果獎。在國內外發表過數十篇學術論文。1989年4月奉調深圳特區,在深圳科技工業園和中國深圳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等單位從事高新科技項目開發和成果產業化以及管理工作。2003年年底退休。從事中國現代歷史韻文史研究。主要文史著作:《哈軍工傳》、《風雨彭門彭德懷家風家事》、《陳賡大將與哈軍工》等。

目錄

引子
第一章奉調歸國陳賡受命擔大任
第二章兵貴神速遣將調兵說“三邊”
第三章全國選址松花江畔定大計
第四章鼎力相助總理召集聯席會
第五章求賢若渴苦心延聘名專家
第六章殫精竭慮金秋時節喜盈門
第七章“兩老辦院”教育思想初奠定
第八章禮賢下上融雪化冰赤子心
第九章選拔俊才新生補習費思量
第十章真誠合作蘇聯顧問進軍工
第十一章破土奠基將軍親臨腳手架
第十二章言傳身教條令如山抓校風
第十三章求助“上帝”一錘定音靠橫老
第十四章彭總視察小平房裡兩將帥
第十五章開學大典《訓詞》堪稱傳家寶
第十六章入伍宣誓風雨晨昏照引人
第十七章筆墨官司慈父情懷論是非
第十八章調配教師總理深夜巧安排
第十九章團結之年家喻戶曉《將要和》
第二十章從嚴治校百鍊成鋼第一課
第二十一章教書育人教學科研比翼飛
第二十二章立人為本陳賡慧眼識英才
第二十三章總參履新戎機如火見豪情

精彩書摘

第一章奉調歸國陳賡受命擔大任
一、總參謀部的一份重要報告
1952年3月,古城北京的積雪融盡,楊柳樹悄悄吐出毛茸茸的葉芽,儘管天氣乍暖還寒,可一群群沖向雲天的歡快的鳥雀在提醒人們:春天來了。
3月26日的夜裡,菊香書屋小院裡靜悄悄的,兩大盆棕櫚樹在路燈的映照下,幽綠閃亮。習慣夜間工作的毛澤東正在書房辦公,他慢慢悠悠地點燃半支香菸,吸了一口,眉頭聚攏,仔細閱讀總參謀部送來的一份報告:
關於成立軍事工程學院的報告
朱、周、林副主席審閱後報主席:
兩年多以來,我軍各特種部隊發展甚快,成績亦大。其裝備正日益增加和複雜。唯在技術上面遠落後於部隊的發展和不能滿足部隊的要求,以致屢次造成不應有的損毀,以空軍來說,不僅在夜間及惡劣氣候不能起飛應敵,且因操縱不良致空中停車或編隊互撞等原因而發生事故者甚多,重則機毀人亡,輕則飛機報廢不能修復。艦艇、戰車及各種火炮和工兵機械等機件發生故障後,不能及時修復而影響戰鬥,甚至根本不能修理。雖然某些較複雜的修理技術有蘇聯專家熱情幫助,但長此以往,則勢必影響特種兵部隊的建設和質量的提高。且各特種兵武器的供應,不能長期依賴蘇聯的幫助,必須從建設國防工業、培養自己的技術人才上著手,求得逐漸能夠自己修理與裝配,以至於將來培養起軍事工業設計工程人才。為此,曾經兩次和副總顧問柯托夫同志研究,認為有即著手建立軍事工程學院(在人力、財力、物力上較各特種兵自辦技術學校更經濟)藉以培養軍事工程技術幹部之必要。前曾面報周副主席,並蒙原則上同意。茲將研究初步結果所擬方案報告如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