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衡恪詩文集

陳衡恪詩文集

一九○ 一九○二 一九

基本信息

作 者:陳衡恪 著,劉經富 輯注

圖書:《陳衡恪詩文集》圖書:《陳衡恪詩文集》
出 版 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11-1
版 次:1
頁 數:332
字 數:350000
印刷時間:2009-11-1
開 本:大32開
紙 張:膠版紙
印 次:1
I S B N:9787210043355
包 裝:平裝
定 價:¥40.00

內容簡介

《陳衡恪詩文集(繁體豎排版)》內容簡介:義寧陳氏,起於客家,先世自福建上杭遷播江右義寧州。白先曾祖右銘公,孝廉潛至封疆,“三恪封虞後”代有彥修。吳宓《空軒詩話》虧,“義寧陳氏”門,實握世運之樞軸,含時代之訊息,而為中國文化學術德教之所託命者也。若夫修河水,清波澄明,右銘公,干城聞達。時當清末,名滿桑梓。迨西南霹靂,驚破螢窻之夢;湘鄉藥籠,遂納翠巔之精。旌旆之指,千帆如馬;襄贊之功,三策似虹。於是縱肆醫國之術,慨然攬轡之能。雖僅開一隅維新風氣,而已匡天下鼎革根基。此亦橫咨郡國照車之珠彩,無憾江河少微之星光。至若勞臣蒿目祭心,虛拋萇虹碧血;沖人遠識孤懷,空頒傅野綸音。固緣時運且僅臧倉。蓋方剛皎玉,非茸騎鷗伍所宜知也。
三立公,一代詩伯,坐榻論道,聲氣四海;憑軾建功,欲摧頹城。公大幸乎青紫之貴,不幸乎青紫之貴。楚材未用,公幹何辜。銅梁負米,幕中吐卑,陸績懷橘,江東憶尊。

圖書目錄

《義寧陳氏文獻史料叢書》序
深知身在情長在——陳衡恪的悼亡詩(代序)
陳衡恪遺詩(一)
弁言
葉恭綽序
留日之前(一八七六——一九○二)
一八九三
次韻祖父謝夕廠居士饋梅作
再迭前韻
一九○○
偶成二詩次韻外舅范肯老
再次韻外舅錄呈公湛講友
不寐
書憤
秋興八首之三用杜韻
題薛女士像二絕句
除夕再次前韻
一九○
在法蘭西學堂次彥矧贈保少浦韻論彥殊
次韻熊師復即送其歸里
歸來
感圭曰
即事一首
賓南約游金山不果,為此寄意
侍家君赴薛觀察約,飲秦淮舟,訴流至吳園,醞月作,並次原韻
拔樹嘆
別外舅歸江寧,用其贈秋水均。
一九○二
輿森村要、陳墨西閒眺秦淮河畔
雨余
為黃夔修題觀瀑圖
和陳伯歿丈


觀獵
赴日本之前數日揚州方大招飲,時有妓援琴作歌,感而有詩
公湛有詩送行,次韻寄答
留學日本時期(一九○二——一九○九)
一九○二
日本游一
晴晝
王寅除夕與張棣生、江翊雲、黎伯顏、
仲蘇諸君飲集三王山,賦此志感
一九○三
偶作
嫌倉旅宿
一九○五
感懷將就婚漢陽,感念前室,愴然於懷
一九○六
別婦別漢陽將之日本
題黃叔梅詩稾
觀朝雨
題酒井伯園
贈結城蓄堂
一九○七
春雨有懷
姚叔節姻丈來游東京,其從子舜琴、范氏昆仲及余兄弟飲於太和館。是夜同觀天一翁奇術,並贈外舅肯堂先生遣詩,作此酬之
一九○八
次韻結城蓄堂社頭松
汪旭初、范彥殊兄弟大森觀梅,夜
宿晨光閣
日光山采植物
華嚴瀑井序
苗木道中
送同學楊君留學倫敦
一九○九
元日微雪後晴
呈外舅
和范彥殊見雪之作用原韻
讀 大人攜家集河舫詩感賦
答六弟
吃燻肉
留別范大
歸烏
留日回國後至赴京之前(一九○九——一九九二)
一九○九
公湛以詩酬我之畫,復以詩報之
汪氏兄弟招飲焦山松寥閣,作此酬之
詠秋海棠次曾存吳韻;
聞公湛南歸
一九一○
小檻
次韻諸貞長
廖笏堂招飲莫愁湖上,賦此為謝
嵴廬晚眺
至前妻范氏墓所
一九
寄懷范氏兄弟
微雪
畫梅歌
同彥彬游通州城南諸山
溪上雜吟
鶴癯過訪有作
感事
為貞長題缶翁梅花酒瓮畫
一九一二
葫蘆
樓坐
北京時期《一九二二——一九二三》
一九二二
同映庵游積水潭,遂次其韻
悼亡
出門
一九一四
次貞長元夕韻
馬述文有詩見贈,次韻酬之
為季常晝對酒圃題
再題對酒圖
賦奕山莊四詠為廖笏堂
媧弦亭
春涯榭
解天玫之室
碧蓮
日本人某將徒步游五大洲,道經北京,作此贈之
……
陳衡恪遺詩(二)
陳衡恪詞
陳衡恪遺文
陳衡恪聊語
陳衡恪書作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