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瑞

陳華瑞

1962年4月27日,陳華瑞出生在福建省福清市,1988年,來到深圳打工的陳華瑞,成為一家工廠的普通工人。1993年,他抓住機遇,創辦了現在的公司。當年21人的公司,發展至今已是擁有1500多名員工,產品遠銷50多個國家的知名企業。今年48歲生日那天,他站在了北京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的舞台上,榮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在他的心目中,被員工喚作“貼心人”的這一稱號,同樣珍貴。

基本信息

人物事跡

從流水線工人到公司總經理

陳華瑞人生的重要轉折點,是1988年。那年10月,懷揣對深圳的夢想,從家鄉來到深圳。闖深圳的初衷,是因為他想:“深圳是改革開放前沿,發展空間大,趁年輕,來深圳找找機會,拼一下。”

當年他到平湖德保塑膠廠當了一名普通的流水線工人。後來憑優秀的表現,升為工廠總管,短短3年時間,將一家只有20多人規模的公司,發展到600多人。回憶起這段歷史,他自豪地說:“600多人,當時是一家大工廠了”。

夢想是前進的源動力,命運往往垂青有準備和善於抓住機遇的人。陳華瑞在德保工廠工作的幾年時間,非常勤奮。他說:“那時每天想的都是工作,廠里除了清掃廁所的事情沒有乾過外,其他的事我都做過。”正因為如此,他的能力得到上上下下一致認同,更引起一個香港客戶的關注。

有一天,這位香港客戶找到他說:“如果你願意幫忙,我想在深圳投資做一家自己的工廠。如果你不想做,那我就不辦了。”不甘於當一名打工仔,渴望精彩人生的陳華瑞,經過深思熟慮後,決定抓住這個機會。1993年9月,他來到寶安沙井,創辦了深圳暢鴻塑膠製品有限公司。公司剛創辦時,只有21名員工和7台注塑機,工廠面積不過1500多平方米,每年產品約2000多萬個。17年後的今天,公司已經發展到1500名員工,130多台注塑機,廠區面積近4萬平方米,銷售的塑膠產品由1993年的2000多萬個增加到現在的6億多個。產品銷往美國、日本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

“創業是快樂的,過程是艱辛的。這十多年經歷了很多的酸甜苦辣,歷經風雨曲折,但也激勵著我不斷前進。”回憶創業的艱苦歷程,陳華瑞感慨萬千。

情字為先暖人心

情字為先暖人心。陳華瑞是一名黨員,對待員工有情有義。“陳總是我們員工的貼心人,總是把我們的利益和困難放在第一位。”大家願意跟著他一起乾,因此,在公司幹了十多年的老員工比比皆是。

為了讓公司黨員能夠過上正常的組織生活,他說服外資股東,2004年6月申請成立暢鴻公司黨支部。在公司廠房緊缺的情況下,陳華瑞多次向公司董事會提申請、打報告,先後促成公司投資40多萬元,裝修了一個近200平方米的黨支部辦公室和“黨員之家”活動室,公司黨員有了一個設備一流的活動場所。

“三必談”、“四必訪”,這是陳華瑞多年來一直堅持的原則。員工也正是從這些細節中,真切地感受到他的貼心之處。“三必談”,對新進員工必談,受到表彰、處分員工必談,工作調動和重要崗位輪換員工必談;“四必訪”,員工生病住院必訪,遇到天災人禍必訪,生活困難必訪,員工思想波動必訪。把關心和溫暖送到大家的心坎上,體貼入微。

公司隊伍不斷壯大,員工遇到的困難也多起來。為了能在員工困難之時伸出援助之手,陳華瑞還在取得公司股東支持的情況下,籌建了“暢鴻工會基金會”。彭綠花是公司一名普通員工,不幸患上肝內膽管結石,自費醫藥治療費總計5萬多元,此次不幸給家庭經濟生活帶來了更大的困難。陳華瑞毫不猶豫地捐出1500元,同時動員另3位香港股東分別每人捐出1500元,隨後他又向全廠發出倡議,動員廣大員工伸出援助之手。在工會基金會及公司員工的支持下,為彭綠花送去16900多元捐款,還送去了米、面、油、水果等物品,解了患者的燃眉之急。

“無論是管理者還是員工,大家心要在一起,才能辦好企業。”陳華瑞說,員工是企業的財富。為了增強大家的凝聚力,陳華瑞想方設法豐富大家的業餘文化生活,規劃活動場所,安裝卡拉OK、投影儀,數位電視等設施。還積極與寶安區圖書館協商,在公司內部建立了勞務工圖書館,館內共藏書3萬餘冊,雜誌報刊140種,配備電腦20多台,供員工免費上網、學習、閱覽資料等。

公司每月還為員工舉辦一次生日晚會,這一小小的細節,讓員工感受到企業大家庭的溫暖。為方便廣大員工和家鄉親人聯繫,陳華瑞拿出專項經費為每間員工宿舍安裝電話,還為員工宿舍安裝了熱水器,保證全天熱水供應。

技術革新為公司節省成本

作為公司管理者,不僅關心員工的業餘文化生活,在改善公司生產環境,提升技術力量上,陳華瑞也下足功夫。他帶頭投入到公司全自動化設備研發和產業升級中,帶領公司技術攻關小組先後研製30多台全自動化設備投入到生產中,每年為企業節約成本200多萬元。

“有空就到廠里轉一轉。我要清楚了解一線的情況。”陳華瑞一直保持著這個習慣。他經常來到廠區,向一線員工詢問有沒有什麼困難,設備有沒有什麼地方可以改善。只有掌握每個環節的具體情況,才能保障公司整體的生產運作最順暢、品質最優、效率最高、客戶最滿意、成本最低。

公司過去的生產設備是單一的機器,成本高,陳華瑞一起和技術工人進行技術改造,把過去的手工設備改造成現代化的全自動設備,極大改善了員工的生產環境。比如他帶頭研發了全自動插鉤機和打夾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過去人工打夾,每人每天可以打1.2萬個,開發出打夾機後,每人每天可以生產約10萬個,設備改善後,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不僅如此,單一的機器改造成一條龍生產線後,節約了能源,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光電費一年就比過去節省了100多萬元,為公司贏得了競爭空間。

回饋社會是義不容辭的責任

“無論能力大小,都應該要懂得回報社會。”經過多年的打拚,陳華瑞想要回饋社會的想法越來越強烈,而他也一直把捐資助學、回報社會視為義不容辭的責任。

“上了五年學沒有一個書包,一直都用塑膠袋裝書。當您把那嶄新的書包、本子、文具盒和2000元送到我手中時,我感到了真情暖意。陳叔叔,你送來的不止是錢,還送給我們希望和未來。謝謝您!”這是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麻布崗中學高一年級的學生王燕、王鵬等給陳華瑞寫來的感謝信。至今,這些信件陳華瑞都還保存著。

從2002年開始,陳華瑞每年都要拿2萬多元資助貧困學生,先後資助貧困生5人從高中讀完大學,目前這4個孩子有兩個已走上工作崗位。“我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有機會,就會動員大家一起來助弱扶困。”在陳華瑞的影響和動員下,他身邊的公司老闆紛紛參與捐資助學,幫助不少學生完成學業。

多年來,陳華瑞先後捐出50多萬元為家鄉修路建橋,蓋村委會辦公樓,並帶頭捐資籌建老年康樂中心。在各地遭遇自然災害時,也積極捐款,用自己的愛心譜寫了一曲扶困助弱、無私奉獻的樂章。

勞模感言

有為才有位,只要肯努力去做,就會有回報;有所付出,才有收穫。經過20多年的耕耘,我的努力得到了回報,站在豐收的舞台,收穫人生的精彩。但這並不是終點,我將繼續努力,在深圳這片熱土上,書寫人生,開創未來,更多地回饋社會。

成功之道

創造8小時外的多彩

農民工出身的陳華瑞,骨子裡有著很深的“農民情結”,暢鴻公司的員工幾乎全是外來農民工。

“我了解農民工的苦楚,我要盡力為他們創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陳華瑞說。

暢鴻公司成立第二年,陳華瑞促成公司成立了工會組織;2004年,陳華瑞又說服了公司的港方老闆,成立了公司黨支部,並當選為黨支部書記。團委、婦委會、“黨員之家”、“職工之家”、“女職工學校”先後成立……今天的暢鴻公司,是深圳沙井街道唯一一家黨團、工青婦組織健全的港資企業;網路室、電教室、圖書館,座談會、讀書會、培訓班……陳華瑞想方設法,讓暢鴻公司農民工的“8小時以外”豐富多彩。

他親自帶領技術攻關小組進行設備的改造,用研製出的插鉤機、打夾機等30多台全自動化設備取代手工設備,不僅改善了一線員工的生產環境,還每年為企業降低成本200多萬元。

連續4年,暢鴻公司黨支部被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成為深圳“兩新”組織的“黨建工作示範點”。

營造“家”的溫暖

“陳總是員工的貼心人,總是把我們的利益和困難放在第一位。”談起陳華瑞,外來農民工都豎起大拇指,“在暢鴻公司,我們時時都能感受到‘家’的溫暖”。

新員工必談,受表彰或處分員工必談,工作調動員工必談,員工生病住院必訪,天災人禍必訪,生活困難必訪,思想波動必訪,陳華瑞的“三必談”、“四必訪”已堅持多年。

外來農民工彭綠花不幸患上肝內膽管結石,醫藥花費共5萬多元,讓這個貧困家庭雪上加霜。面對兩個年幼的孩子和昂貴的醫藥費,彭綠花精神幾近崩潰。陳華瑞得知情況,帶頭捐出1500元,在他的倡議下,公司員工紛紛伸出援助之手,共募集捐款近1.7萬元,並為彭綠花家送去了米、面、油等物品,幫助這位普通女工渡過了難關。

2004年,陳華瑞在企業內部籌建了“暢鴻工會基金會”,幫助外來農民工解決工作、生活中遇到的一時困難。員工的住宿、醫療等福利也得到明顯改善。

常懷感恩之心

“我們都是農民的兒子,我們絕不忘本。”陳華瑞常對員工們說,“無論能力大小,我們都應該熱衷公益、回饋社會”。

從2002年開始,陳華瑞每年都要拿出2萬多元資助貧困學生,他先後資助的5名貧困生從高中讀完大學,其中兩名已走上工作崗位。

廣東省龍川縣麻布崗中學高一的學生給陳華瑞寫來感謝信:“我們沒用過書包、一直用塑膠袋裝書。當您把嶄新的書包、文具盒和2000元送來時,我們感到了真情暖意。陳叔叔,您送來的不只是錢,還帶來希望和未來……”

在陳華瑞的帶動下,每當地震、洪水等災害發生,暢鴻公司的股東和員工就紛紛解囊。受陳華瑞的影響,他的一些朋友也參與了捐資助學。

富而思源的陳華瑞,總是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為家鄉添磚加瓦。多年來,陳華瑞為家鄉修路、建橋,先後捐出50多萬元,並帶頭捐資籌建了老年康樂中心,多次出資請文藝表演隊、戲劇團等,為家鄉的村民送去文藝表演。

今年4月27日,是陳華瑞48歲生日。當天,他榮獲了“全國勞動模範”稱號。“我只是普通的農民工,能夠獲得如此榮譽,是國家、社會對農民工的關愛,榮譽將促使我繼續努力,更多地回饋社會。”陳華瑞說道。

人物經歷

他從遙遠的福建農村走來,20餘年間,一路汗水一路歡歌,他從一名打工者一步步走上總經理職位,摘取全國勞模的桂冠。

他是深圳經濟特區聲名卓著的人物,他的打工成才故事在數百萬打工者中相傳。

他擁有諸多令人目眩的光環:全國優秀農民工、全國勞動模範、廣東省第十屆黨代表,深圳市、寶安區優秀共產黨員……

他已功成名就,但是,他的內心從未遠離過去的自己“我們都是農民的兒子,我們絕不忘本。”他說。

他,就是深圳暢鴻塑膠製品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總經理陳華瑞。

從流水線工人到總經理

1988年10月,26歲的陳華瑞從福建農村老家來到深圳,成為一家小型塑膠廠的流水線工人。憑著農民那種吃苦耐勞勁兒,加上年輕人的聰明好學,陳華瑞很快脫穎而出,一路晉升為工廠總管。短短3年,一家20多人的小公司,在他的精心打理下發展到600多人。

陳華瑞的出色表現贏得了塑膠廠上下一致稱讚,也引起了一名香港客戶的關注。

“如果你願意幫忙,我想在深圳做一家自己的工廠。如果你不想做,那我就不辦了。”某一天,這名客戶開門見山地對陳華瑞說。這次簡單的對話讓陳華瑞陷入了沉思。不甘於當一名打工仔,渴望精彩人生的陳華瑞決定抓住這個機會。1993年9月,他來到寶安沙井,創辦了深圳暢鴻塑膠製品有限公司。17年後的今天,該公司已發展到1500餘名員工,130多台注塑機,塑膠產品由最初的2000多萬個,增加到6億多個,產品銷往50多個國家和地區。

“黨支部的事情,我放手給他們做”

作為一名外資企業的總經理,陳華瑞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

“員工是企業的核心,而黨支部建設好了,群團組織有效運作,工友們的生活才可以真正充實,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這位有著多年黨齡的老黨員說。

2004年6月,陳華瑞說服公司老闆成立了黨支部,並當選為黨支部書記。為方便黨群組織開展活動,陳華瑞先後促成公司投資20多萬元,裝修了一個近200平米的黨支部辦公室和“黨員之家”活動室,為公司黨員、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的優秀員工打造了一個溫馨的“家”。

“圍繞生產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這是暢鴻公司黨支部成立之初便確立的工作思路,陳華瑞狠抓組織建設與黨員教育管理,尤其是在金融危機襲來之際,黨支部充分發揮戰鬥堡壘作用,組織全廠職員(工)開展“集群智、聚群力,我為企業獻計策”活動,竭盡全力幫助企業度過危機。

“剛開始對黨建工作並不理解,擔心會不會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和管理”深圳暢鴻塑膠製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馮儉龍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坦言,對於組建企業黨支部曾一度猶豫,但如今,他完全消除疑慮“他們(黨員)為公司發展盡心盡力,我完全信任他們。凡是黨支部的事情,我都放手給他們做”。

不忘本的農民工企業家

從一貧如洗的農民工,到企業高級管理人員,陳華瑞的內心從未遠離過去的自己。農民工出身的他,骨子裡有著很深的“農民情結”。

在深圳暢鴻塑膠製品有限公司,陳華瑞始終把員工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各項工作中細心考慮員工利益,在各個環節做到“三必談”、“四必訪”,即:新進員工必談,受到表彰、處分員工必談,工作調動和重要崗位輪換員工必談;員工生病住院必訪,遇到天災人禍必訪,生活困難必訪,員工思想波動必訪。

趙娟是公司一名普通員工,一次出遊時遭遇車禍。起初趙娟以為僅是皮外傷,與肇事車主交涉後,車主扔下2000元一走了之。可趙娟回到公司不久,感到脊背疼痛難忍,連站立都困難,經醫院診斷為脊椎骨折。面對昂貴的醫藥費用,她幾乎崩潰了。

陳華瑞獲悉後,立即前往醫院看望,並毫不猶豫地拿出2000元,組織3名員工輪流到醫院護理,同時動員香港股東和全體員工捐款20600元,解了趙娟的燃眉之急。

逢年過節,陳華瑞都投入較大的人力、物力、財力組織開展多種文體活動。為方便廣大員工和家鄉親人聯繫,陳華瑞拿出專項經費為每間員工宿舍安裝電話,還為每層宿舍安裝了熱水器,保證全天熱水供應。他在企業內部建立“暢鴻工會基金會”,在員工最需要的時候,獻上公司和黨組織的關愛。

“我們都是農民的兒子,絕不忘本。”陳華瑞常對身邊的工友們這么說。去年4月27日,是陳華瑞48歲生日。這一天,他以企業家的身份,榮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我只是普通的農民工,能夠獲得如此榮譽,是國家、社會對農民工的關愛,榮譽將促使我繼續努力,更多地回饋社會。”他說。

先鋒檔案

陳華瑞,深圳暢鴻塑膠製品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總經理,寶安沙井街道北環片區黨總支書記。1988年,陳華瑞來深務工,1993年參與創辦深圳暢鴻塑膠製品有限公司。2004年6月,在陳華瑞努力下,該公司成立黨支部,陳華瑞當選為黨支部書記。隨後,該公司相繼成立了團委和婦委會,成為沙井最早健全黨團、工青婦組織的港資企業。2010年,陳華瑞榮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sup class="ref_2">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