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芝美

陳芝美

陳芝美,1896年農曆八月廿三日,出生於福建省古田縣二保村。1908年到1915年夏,就讀於福州鶴齡英華書院。曾任廈門大學教育學副教授、教授。

基本信息

簡歷

畢業後任福州協和道學院英語教員,後赴美國康奈爾大學攻讀教育學。曾任廈門大學教育學副教授、教授,此期間,由於教學成績斐然,美國康奈爾大學授予他榮譽博士學位。1928年,出任福州鶴齡英華中學首任華人校長,1948年夏,辭去校長職務。1972年1月7日病故。

人物事跡

聘蕭乾等國學名師執教

1928年1月28日, 陳芝美先生主掌英華後,第一件事就是向政府辦理註冊立案手續,他說:“教育權益應屬於國家,不屬於個人,更不應屬於外國。教育事業應由政府管理,私立中學也不例外。”

緊接著,成立學校董事會,並明確宣稱,董事會作為學校的最高權力機構,應由中國人負責,外國人任董事人數不得超過三人,董事長不得由外國人擔任。經過一番鬥爭,這個主張才得以實現。

不辦學校則已,辦就要把它辦好!這是陳先生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鑒於重英輕中導致學生國文水平下降的現象,他著力加以改變,高薪聘請來了前協和大學文學院院長、國學名師陳遵統以及林行陀,加強國文教學,就連名作家蕭乾也曾在英華任教過。這無論是在當時的福州教會中學與一般公立中學裡,都是少有的。

六度赴美籌募經費

為了辦好英華,陳芝美先生可謂煞費苦心,除了在德、智、育等方面下足工夫,他還要親歷親為,歷經艱辛,六度赴美為學校籌募經費。

第一次是在1929年7月,在美的九個月時間內,他所到之處,受到了美國人士的熱忱歡迎,順利完成了募捐任務。

可有的時候,保持個人尊嚴卻是件多么讓人無奈的事。有一次,一個富翁請他赴宴,餐桌上只放著一雙中國式的筷子和幾盤菜,女主人坐在旁邊,盯著陳校長用筷子的動作。

餐後,夫人起來向陳校長道謝,並拿出幾元錢,作為“表演”用筷子用餐的“工資”。陳校長深受侮辱,怒氣填胸,卻沒發作,只是把錢放在桌上,拂袖而去。

當天坐火車趕回住處的路上,陳校長越想越不是滋味,情不自禁用福州方言自言自語道:“今天不僅浪費了精神、時間和旅費,還被人家當猴子耍了一場,真倒霉!”

話音剛落,有人輕拍了一下他的肩膀,說:“朋友,你也是福州人啊,何時來美國?為何如此氣憤?”陳校長把一切如實相告,這陌生老鄉一聽,英華校長為學校來美募捐,馬上說自己也是英華校友,來此經商,萍水相逢,請校長到舍下做客,並在送別校長時,拿出一張2萬美元的支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