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田忠

陳田忠

陳田忠,祖籍福建,科恩投資集團董事局主席;EEC國際歐國際教育集團董事局主席;EEC上海歐文經濟學院董事長;上海金田企業集團董事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海外列席代表;上海浦東新區政治協商委員會委員;義大利華人華僑教育基金會主席;上海市華夏文化經濟促進會副會長;上海市僑商會副會長。

基本信息

個人經歷

1999年,創立科恩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由一個小小的貿易公司,現已發展為涉及房地產、國際教育、創意設計、能源化工、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的綜合性企業集團。

1999年創辦英國EEC上海歐文經濟學院,與國內多所百年名校合作,共同組成強大的師資隊伍,嚴格按照英國教育質量執教、並在義大利羅馬、英國倫敦、中國上海、北京等地區擁有多所EEC歐文學院的英式教育高等學府,是將英式教育引進中國的第一人,被義大利時尚雜誌評為“教育界的拖拉機”。

秉承實業報國、教育包裹的理念,陳田忠先生迄今在國內投資規模已逾80億,為中國培養國際人才、創造就業機會、增加稅收、擴大對外交流做出了突出貢獻,曾榮獲中國企業家協會優秀企業家;第六屆中國十大新聞人物——影響中國經濟三十年三十人;共和國重點工程建設青年功臣等多項榮譽。

2008年,陳田忠先生在義大利羅馬發起並贊助“中華盛世——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暨中意建交39周年”主題國際畫展,受到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的親切接見。

在做好自己企業的同時,陳田忠先生積極投身公益事業,多次解囊捐助,自2001年以來,已累計捐款達3385萬元人民幣。

談起過去,陳田忠用“不堪回首”來形容。“有一次我在羅馬街上走路,兩個義大利人在我的背後衝著我罵‘中國人’。在他們的眼裡中國人就只配做小餐館和小生意,是低端的沒有檔次的人。”罵聲深深刺痛了陳田忠的心。在感到屈辱的同時,也驅使陳田忠下定決心:一定要走出低端領域,向高端方向發展,讓那些老外看看中國人有多么高端的視野,而不總是走低端路線的小人物。

膽大心細,目光敏銳的他起初從來料加工做起,後來將上海產的永久、鳳凰、飛達牌腳踏車推銷到歐洲,又將金星、凱歌、飛躍電視機及縫紉機推向歐洲和他的老家福建,碾轉於歐洲、上海、福建之間。陳田忠是一個肯吃苦的人。為推銷上海貨,他跑遍全歐洲,曾在火車座位下面連睡7天,在艱難求存中一點點地壯大自己的事業。積極勞碌的奔波,使得他打開了一些市場,物美價廉的上海貨,很受歐洲人歡迎,陳田忠找對了路。而後,他又投身製衣行業,利用義大利品牌產地的優勢,製作成衣。攫到了第一桶金,在義大利羅馬安了家,陳田忠開始邁步走向夢想中的高端行業。

地產與教育的雙贏

除了機遇,吃苦耐勞的精神,過人的膽識和智慧,也為陳田忠走向高端奠定了基礎,而上海則成為他人生中的另一站,在這裡陳田忠實現了地產與教育的雙贏。

1989年,陳田忠涉足上海房地產開發。

經濟危機,使得陳田忠開始思考自己求新求變的經營思路和戰略,他將目光放在了前景廣闊的教育產業,開始實踐教育報國的夢想。一個國家的發展,人才是關鍵,尤其要培養國際化的人才,那么國際化人才從哪裡來呢?陳田忠說有兩條途徑。第一,是靠我們自身的教育機構去培養。第二,是要引進國際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制度,在中國的土地上開展國際化教育。

2001年7月25日,陳田忠帶著一本百多頁的《上海ESE大學項目貸款申請報告》來到有關部門,希望在上海引進義大利ESE的教育體系,拷貝倫敦大學校舍的風貌,建造上海ESE大學城。

義大利ESE大學(European School of Economics)是歐洲最古老的院校之一,與全球各大金融、信息、銀行等900多家企業訂有合作協定,並為學生提供職業推薦服務,陳田忠引進這一高端教育模式和教學理念,就是旨在為上海的經濟建設輸送高質量的人才,構築精英薈萃的人才高地。

“我要做的只是造好那座義大利哥德式尖頂古典城堡,把義大利ESE大學的軟體搬過來,接下來,會有投資方主動找我,當然,我也會尋找投資方,投資剩餘的土地。這塊土地將一半用於教育配套設施的建設,一半用於教育成果的開發。”

投資的房地產用於教育產業,在業內並不多見。“ESE大學城這個項目比單純的房地產項目風險要小很多,畢竟,造城堡、辦大學,目前在國內還沒有人跟我競爭。”陳田忠躊躇滿志。

隨著浦東ESE大學城的落成,陳田忠實現了地產到教育的華麗轉身,實現了地產和教育的雙贏結果。此後,陳田忠投入了更多的金錢和精力來發展自己的教育事業。

低碳、環保的發展趨勢

談到房地產行業,陳田忠欣賞西方式的“慢”藝術。他說中國的房地產發展太快了,我們蓋房子,蓋大樓,還只是停留在解決民生,積累財富,增加GDP的層面上,而西方尤其是歐洲經歷了漫長的探索和發展後,房地產行業其實已經變成了一種藝術行業。歐洲人把蓋大樓當做藝術品一樣來雕琢,慢工細活,追求建築的藝術美。所以房地產發展比較穩定,建築壽命也比較長久,這既源於西方悠久的建築文化,有源於其房地產開發的理性認識。

更為重要的是,外國的房地產,已擺脫了單純占用土地資源的低端發展模式,而是走品牌化的道路,追求原創、低碳、節能、環保、生態的建築。上海世博會歐洲各國,充滿創意,造型獨特的高科技,低碳、環保建築就是最好的證明。馬德里“竹屋”、英國“零碳館”,還有各式各樣立體綠化、屋頂花園的“低碳建築”昭示著房產、建築發展的大勢所趨。

在陳田忠看來,對中國房地產業而言,相信經歷了“大躍進”式的發展之後,回歸理性,低碳、環保也將成為其發展的必然趨勢,這不單單是社會發展的要求,也是房地產行業自身發展的需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講求原創的建築設計,注重環保、節能的建築將是我們的選擇。

當年希望與迷惘聚在心頭的少年,如今已過不惑之年,福建、義大利、上海也已成為過去,成功下一站會在哪裡,或許只有他自己知道。

個人作品

《有夢就能實現》

夢想每個人都有,但卻不是每個人都能實現。陳田忠先生用他的親身經歷,為廣大讀者詮釋了夢想是怎樣走進現實的。

在本書中,著名企業家陳田忠先生以不事雕琢的語言和包含熱誠的情感,向我們講述了他浮沉半生的傳奇:不甘平凡的僑鄉少年、浪跡海外的遊子、中餐館的服務生、製衣廠的搬運工、義大利時尚都會的精英、馳騁歐亞大陸的國際倒爺、大名鼎鼎的地產商、教育報國的實業家、參政議政的愛國華僑……如此種種多變的身份,嗾使刻在他傳奇一生中的深刻烙印,正是它們串起了陳田忠的成功軌跡。

在這本飽含深情的自傳中,陳田忠先生不僅坦誠地講述了個人的成長史,發跡史、更總結了自己一路走來的生命感悟與成功法則。本書為那些胸懷大志、渴望成功、充滿夢想的讀者提供了最具複製價值的成功指導!

通過閱讀本書,您將擁有成功、幸福、喜悅、圓滿的人生!

人物貢獻

作為一名義大利華僑,科恩集團董事局主席陳田忠根本不會說任何外語。他認為義大利文化的創新理念始終領先全球。從世博會義大利館中,陳田忠也看出義大利人對於原創精神和設計感的注重。“世博會帶給我們許多精神財富,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傳播了一種國際化思維和全球化眼光,這也就呼喚著國際化人才的培養。”陳田忠正是秉持這種理念,追逐並實現著他的“陳嘉庚夢想”。

著名華僑實業家陳嘉庚將畢生的熱忱都投入到了興辦教育中,是陳田忠最為景仰的人。同為福建人的陳田忠曾在陳嘉庚的學校讀過書,與他有著“割捨不斷的情緣”。陳田忠最重要的人生理想是堅持教育興國,培養國際化人才。這與世博會傳播創新的國際化理念不謀而合。

如何培養國際化人才?陳田忠認為有兩個途徑,一是靠本土的教育機構去培養,二是引進國際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在中國的土地上開展國際化教育。陳田忠就是將英式教育引入中國的第一人。

說到把英式教育引入中國的過程,陳田忠用了五個字概括:艱辛又曲折。比如與英國伯明罕藝術學院的合作之初,院長瞧不起地問他:“你既不是比爾·蓋茨,又不是教育家,我為什麼要和你合作呢?”陳田忠自信地答道:“你們學校每年招收5000多名來自全球各地的學生,為什麼不能把培養的視角伸向我們有十數億人口的大國呢?你是第13任院長,如果你有這樣的國際化視角,就區別於以往的12任院長,你就因此確立了你的歷史地位。”這席話最終打動了院長,通過引薦,陳田忠又認識並說服了其他9所大學的校長。

如今,陳田忠創辦的EEC歐文經濟學院已經與英國單科排名前十位的百年名校合作,培養了大批人才。陳田忠告訴記者,他們拿到英國高等學府的畢業文憑後,50%進入了世界500強的跨國企業,30%在國外自主創業成了新華僑,10%進入國企,10%進入政府當公務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