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瑤湖之戰

駐守陳瑤湖地區的新四軍只有挺進團二大隊(一、三大隊轉戰外地)和桐東獨立大隊,計200餘人。 在汪家嘴,挺進團二大隊和一部分從皖南突圍出來的新四軍被日軍包圍。 最後,六連用火力掩護從皖南突圍來的新四軍由水路後撤,而六連仍在敵軍包圍之下堅持戰鬥,天黑才衝破封鎖線。

背景

民國30年(1941年)正月,日本侵略軍十六師團進駐大通、安慶,集中日、偽軍3000餘人,向桐東水圩地區進行掃蕩。駐守陳瑤湖地區的新四軍只有挺進團二大隊(一、三大隊轉戰外地)和桐東獨立大隊,計200餘人。

經過

正月十二日,挺進團偵悉日軍進犯,團長林維先進行緊急部署,命二大隊抽一個排至橫山警戒,抽兩個排到薴鎮口警戒,五連到龍王嘴監視敵人,六連在大隊長方瑛的率領下,護送從皖南山區突圍出來的新四軍向龍王嘴轉移,桐東區委書記王光鈞帶一個排的兵力堅守王家排,剩下部隊掩護縣委機關向將軍方向轉移,同時疏散湖區民眾。第二天凌晨,駐長江南岸梁山磯的日軍開始用火炮轟擊陳瑤湖及其周圍地區,並分兵兩路:一路由老洲頭經薴鎮口直插青山;一路由灰河乘汽艇、木筏直取龍王嘴,形成半包圍和夾擊之勢。拂曉,警戒薴鎮口的新四軍與日軍相遇,新四軍邊戰邊向水圩方向撤退。在汪家嘴,挺進團二大隊和一部分從皖南突圍出來的新四軍被日軍包圍。六連全體戰士連續突圍3次,未能奏效。最後,六連用火力掩護從皖南突圍來的新四軍由水路後撤,而六連仍在敵軍包圍之下堅持戰鬥,天黑才衝破封鎖線。二大隊五連與日軍戰鬥更為激烈,4架日機向五連陣地狂轟濫炸,五連撤退到陳瑤湖蘆葦叢中。十四日,日軍採用“三光”政策在陳瑤湖地區實行“政治清鄉”,有近700人被日、偽軍殺害,其中包括中共桐廬無縣委書記魯生、挺進團二大隊大隊長方瑛、水圩鄉鄉長吳中亞等40多名抗日幹部。

結果

魯生犧牲後,即葬在陳瑤湖畔的東嘴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