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嬉

陳燕嬉,女。電影錄音師。廣東順德人。194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系。195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華北電影公司製作所、北平“中電”三廠錄音助手。建國後,任北京電影製片廠錄音助手、錄音師,中國影協第四屆理事。曾擔任《祝福》、《茶館》、《藍色的花》、戲曲片《楊門女將》等影片的錄音。


陳燕嬉


出生日期 1923年8月27日

人物簡介
陳燕嬉,廣東順德人,1923年8月27日生於北京。北京電影製片廠錄音師。陳燕嬉從小就喜歡文藝,愛看小說,聽音樂,演話劇,但從未想過要與電影結緣。194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理學院物理系的她,分到了華北電影公司從事電影錄音工作,雖說對電影一竅不通,但由於少年時的愛好,很快就對電影錄音工作有了興趣。1945年進入北平“中電”三廠任錄音助理。1949年,北京解放後,陳燕嬉被分配到北京電影製片廠任錄音師,參加了新聞紀錄片《毛主席蒞平》的錄音工作。隨後,又相繼為紀錄片《百萬雄師下江南》,故事片《民主青年進行曲》、《龍鬚溝》等擔任錄音。1956—1965年,是陳燕嬉藝術創作豐收的十年,這期間,她先後為《祝福》、《楊門女將》、《暴風驟雨》、《野豬林》、《東方紅》等十幾部影片擔任錄音,嫻熟的技能,飽滿的熱情,生產出了高質量的作品。自從她幹上電影錄音工作後,就愛上了電影錄音這一行,她認為電影錄音絕不是純技術性的工作,而是一門藝術,因此,不僅要熟練地掌握錄音工藝技術,而且還應進行藝術創作,錄音師在影片創作中的位置同編導演是相等的,只有多方密切合作,影片才能獲得成功。因此,陳燕嬉要求自己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學、藝術、美學修養,鑽研專業技術,創造堅實的藝術功底,她在為每一部影片錄音前,都要參與劇本的討論,設計好影片的聲音構成計畫。在工作中,她注意同演員、作曲的溝通交流,因為她認為演員,作曲者是錄音師最直接最密切的合作者,只有達到三方統一,即對白,音樂,聲效統一,影片才能稱其為完美。陳燕嬉在錄製影片時,注意用聲音來刻畫人物,渲染情緒,幾十年來,她為數十部影片錄音都獲得了較好的效果。
1979年,陳燕嬉當選為中國電影家協會第四屆理事,雖說社會活動增多了,但她仍兢兢業業地在自己的錄音崗位上為一部部影片擔任錄音,先後為《知音》、《茶館》、《大河奔流》、《邊城》、《我只流三次淚》等影片擔任錄音,其中《茶館》獲第三屆金雞獎特別獎,《邊城》獲加拿大第九屆蒙特婁國際電影節評審會榮譽獎,《我只流三次淚》獲廣電部1987年優秀影片獎,這些影片能獲獎,也是與錄音師的工作分不開的。( 詳細資訊)

參與製作過的電影:

  • 邊城 (1984) .... 錄音師(收音)
  • 藍色的花 (1984) .... 錄音師(收音)
  • 奇蹟的再現 (1985) .... 錄音師(收音)
  • 茶館 (1982) .... 錄音師(收音)
  • 知音 (1981) .... 錄音師(收音)
  • 諸葛亮弔孝 (1980) .... 錄音師(收音)
  • 大河奔流 (1978) .... 錄音師(收音)
  • 葛麻 (1976) .... 錄音師(收音)
  • 轅門斬子 (1976) .... 錄音師(收音)
  • 空城計 (1976) .... 錄音師(收音)
  • 天山的紅花 (1964) .... 錄音師(收音)
  • 暴風驟雨 (1961) .... 錄音師(收音)
  • 北大荒人 (1961) .... 錄音師(收音)
  • 穆桂英大戰洪州 (1963) .... 錄音師(收音)
  • 民主青年進行曲 (1950) .... 錄音師(收音)
  • 楊門女將 (1960) .... 錄音師(收音)
  • 以革命的名義 (1960) .... 錄音師(收音)
  • 野豬林 (1962) .... 錄音師(收音)
  • 風暴 (1959) .... 錄音師(收音)
  • 無名島 (1959) .... 錄音師(收音)
  • 風箏 (1958) .... 錄音師(收音)
  • 山裡的人 (1958) .... 錄音師(收音)
  • 探親記 (1958) .... 錄音師(收音)
  • 我只流三次淚 (1987) .... 錄音師(收音)
  • 祝福 (1956) .... 錄音師(收音)
  • 小白兔 (1954) .... 錄音師(收音)
  • 一貫害人道 (1952) .... 錄音師(收音)
  • 龍鬚溝 (1952) .... 錄音師(收音)
  • 走向新中國 (1951) .... 錄音師(收音)
  • 趙小蘭 (1953) .... 錄音師(收音)
  • 百鳳朝陽 (1959) .... 錄音師(收音)
  • 穆桂英大戰洪州 (1964) .... 錄音師(收音)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