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江風

陳江風,男,漢族,1953年7月生,原籍湖南省寧鄉縣。中共黨員。教授,中國古代文學、民俗學碩士導師。

陳江風

個人簡介:

男,漢族,1953年7月生,原籍湖南省寧鄉縣。中共黨員。教授,中國古代文學、民
俗學碩士導師。1982年畢業於河南大學中文系。1995年破格晉升教授。曾任河南大
學中文系副主任、河南大學教務處長、南陽師範學院副院長,現任鄭州輕工學院
院長。主要研究中國古代文學、文化學和民俗學。現任中國民俗學會理事、中國神
話學會、中國漢畫學會副會長,河南省民俗學會常務理事,河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
副主席,全國文聯八次代表大會代表,全國民協六次、七次代表大會代表,河南省
文聯五次、六次代表大會代表。先後榮獲的學術稱號和榮譽稱號有河南大學學術帶
頭人、優秀中青年專家、跨世紀學術群體成員、曾憲梓高等師範院校優秀教師、全
國優秀教師、全國民協德藝雙馨藝術家、河南省第五批省管優秀專家。
1982年以來,先後為本、專科生、碩士生開設中國古代文學、中國文化史、文化人
類學、天文與傳統文化、魏晉玄學與文學、民俗學概論等多門課程,熱心教學改革
實踐,講課受到歷屆學生好評,多次獲得校級以上教學優秀獎。其中獲得河南省優
秀教學成果特等獎、一等獎各一次。
至今出版個人獨撰專著8種,主編教材與工具書6種,參編教材與專著多種,發表學
術論文60餘篇。其研究視野和研究領域較寬,主要研究成果可分為兩大系列。其中,
系列文化學研究以《天文與人文》(國際文化出版公司)、《天文崇拜與文化交融》
(河南大學出版社)、《天人合一》(三聯書店)、《中國文化概論》(南京大學
出版社)、《觀念與中國文化傳統》(廣西師大出版社)為代表。其成果以獨到的
文化視角和紮實的傳統文化功底為基礎,以原型批評、結構主義等理論為工具,對
於文化反思和文化建設,做了新穎和有建設意義的探索與研究,在學術界產生了較
大影響。《光明日報》、《中國青年報》、《讀書》、《理論信息報》、《文學評
論》、《河南日報》以及東京大學、劍橋大學和台灣清華大學聯合主編的《中國科
技史通訊》都曾報導和評介他的研究成果。《天文與人文》等曾獲河南省科技專著
二等獎,《天人合一》獲中宣部、全國民協“山花獎”,《南陽天文畫像石考釋》
等論文獲省教委社科成果三等獎。《中國文藝家傳集》等書稱該系列“構築了既屬
於天文學,又屬於人文科學的‘第三種文化’的新領域。”《文學評論》在總結20
世紀原型批評與主題研究的學術成果時,對該系研究給予很高的評價。其中《中國
文化概論》被指定為全國師範院校專業教材、自學考試專業教材和國家對外漢語教
學“中國文化”課程指定參考教材。另一系列研究以《神鬼世界與人類思維》(黃
河文藝出版社)、《東方文明的曙光》(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古俗遺風》(上
海文藝出版計)、《漢畫與民俗》(吉林文史出版社)等專著為代表,屬於民俗學
研究領域。其中,中原神話與民俗的研究,得到學術界的廣泛承認。
近年來擔任河南省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專家組組長、河南省非物質遺產保護專家
組成員,承擔國家項目三項,省級項目七項,跨省合作項目一項。目前正在承擔全
國教育科學規劃項目一項,河南省社科規劃項目二項。

成果簡目:

1. 《辛詞〈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作年考辨》《文學論叢》1984/2
2. 《“未定天保”與“人事設定”無涉》《中國語文通訊》1985/4
3. 《“對N曰”式中“對”的詞性》《周口師專學報》1986/1
4. 《南陽天文畫像石考釋》《漢代畫像石研究》文物出版社1987
5. 《〈小雅"天保〉》新探》 《中州學刊》 1987/5
6. 《關於〈豳風"七月〉的幾個問題 》 《河大學報》 1987/2
7. 《古代文學教學改革初探》 《高教探新 》 1987/2
8. 《羲和捧日,常羲捧月畫像石質疑》《中原文物》1988/2
9. 《清新幽遠自然疏朗?論裴迪詩的風格》 《廣播電視報》 1988/1/14
10. 《論古代天文學的社會學色彩 》 《中國青年報》 1988/9/1
11. 《首句第二字與近體詩平仄格式》 《中國語文天地》 1988/4
12. 《天體祭祀與民俗》 《中州民俗》 1988/4
13. 《大汶口一塊漢代畫像石辨正 》 《文物》 1988/11
14. 《關於唐河針織廠漢墓的兩個問題》 《文物》 1988/12
15. 《漢畫像神話和民俗學 》 《民間文學論壇》 1989/1
16. 《河殤的是是非非 》 《中國教育報》 1988/12/20
17. 《華夏天文觀念的社會學反思 》 《學術百家》 1989/2
18. 《迎神賽社禮節傳簿》箋釋 《宋元戲曲文物與民俗》文化藝術出版社 1989
19. 《神鬼世界的思維之光》《中州書林》1989/11/25
20. 《民俗學"漢畫像"思維形式》 《神話與民俗》 中原農民出版社 1990
21. 《“嫦娥奔月”畫像考釋 》 《漢畫研究》 1991/
22. 《漢畫像“神鬼世界”的思維形態及其藝術》 《中原文物》 1991/3
23. 《以天測人?中國古代星占剖析》 《船山學刊》 1992增刊
24. 《繼往開來,推陳出新?評〈漢碑集釋〉》 《河南日報》 1992/2/19
25. 《十謀士傳"荀?傳》 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3
26.《從炎黃東西說看多元一體的華夏文明》《炎黃文化研究書(四)》河南科技出版社1993
27.《中國神話哲學述評》《陝西師大學報》1993/1
28.《走下神壇備生神》《科技日報》1993/8/22
29.《漢畫像中的玉璧與喪葬觀念》《中原文物》1994/4
30.《說璧》《東方文化》1994/3
31.《也談廣漢三星堆玉璧的文化功能》《四川文物》1995/2
32.《五德終始理論與中國古代政權更迭的兩種方式》《河南大學學報》1995/3
33. 《漢畫像天文星圖與民族傳統觀念》《尋根》1995/5
34. 《天文與人文"天文崇拜與文化交融簡介》台灣《中國科學史通訊》1995/9
35.《天文與民族精神?東西方天象體系的文化學解讀》《周口師院學報》1995/1
36.《成人高等教育工作發展改革的回顧與展望》《河南教育學院學報》1995(《高教探新》)1995/2
37.《從濮陽西水坡45號墓看騎龍升天神話母題》《中原文物》1996/1
38.《關於繼續教育的幾個問題和我們的對策》《成人高等教育研究》1997/3
39.《竹林玄學與阮籍詩歌創作》《河南師範大學學報》1998/1
40.《“中央意識”文化觀念的歷史淵源》《河南大學學報》2000/5
41.《法制與民俗文化建設》《河南社會科學》2000/6
42.《漢畫像反映墓主生前生活說辨析》《南都學壇》2002/2
43.《法制與民俗文化建設瑣議》《南陽師範學院學報》2002/5
44.《南陽師院學人風采》《南都學壇》2002/2
45.《從典型個案看方法在漢畫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南都學壇》2003/4
46. 《面向基礎教育實施雙向互動提高教師教育水平》《南陽師院學報》2004/5...
47.《漢畫的民俗文化價值和藝術》《民間文化論壇》2004/6
48.《漢畫學學科建設的思考及其依據》《中國漢畫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中國社會出版社2004年版
49.面向基礎教育全面推進教師教育創新《創新教育的理論與實踐》中國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
50.《試論文化經典的主要特徵和作用》《河南圖書館學刊》2005/1
51.《漢畫資源與學科建設》《南都學壇》2005/1
52.《紀念魯迅先生收集漢畫像90周年??漢畫學學科建設的思考及其依據》《魯迅研究月刊》2005/3

著作與教材:

一、獨著
1《天文與人文》 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1988
2《天國的靈光》 中原農民出版社 1990
3《天文崇拜與文化交融》河南大學出版社1994
4《天人合一?觀念與文化傳統》三聯書店1994
5《古俗遺風》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
6《天文與社會》河南大學出版社2002
7《漢畫與民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二、主編
1《神鬼世界與人類思維》 黃河文藝出版社1989
2《中國古代文學自學讀本》 (主編) 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1
3《中國文化論綱》 河南大學出版社 1992
4《中國國情總覽"文化卷》(主編) 山西教育出版社1993
5《高考答卷病例診治叢書》作家出版社1993
6《自學指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7《語文高考必讀》河南大學出版社1993
8《高考語文答卷典型錯誤分析》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
9《大學語文》中國商業出版社1994
10《中國文化論綱》河南大學出版社1994
11《東方文明的曙光》東方出版中心(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9
12《素質教育讀本》河南大學出版社2001
13《中國文化概論》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
14《漢文化研究》河南大學出版社2004
15《創新教育的理論與實踐》中國文史出版社2004
三、參編
1《古代文學名作賞析》(參編) 河南大學出版社1987
2《中國古代文學選》 (參編)河南大學出版社
3《中國古代文學作品賞析》 (參編)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1
4《寫作名句詞典》 (參編) 海燕出版社 1992
5《英文歌曲集》華夏出版社1995/3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