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正岳[事跡介紹]

陳正岳[事跡介紹]
陳正岳[事跡介紹]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拜訪完年逾耄耋的陳正岳老先生,筆者遲遲不能下筆,心中實在惶恐,不知該從何處入手,他愛好廣泛並且成就突出,不僅僅是一個工程師,而且國學、運動、書法、詩歌等,樣樣能說出個道道來。忽然想起一首歌“行走,只為一顆不安分的心”。細細想來,陳老先生似乎一生都在“不安分”地行走,令人嘖嘖的是,總喜歡不安分行走,卻絲毫沒有影響到他擷得鮮花滿懷。 (摘自《南風志》,責編 胥之)

基本信息

一俯一仰一場笑一世盛名一世情

——訪陳正岳先生感懷

趙祚成刁義昌岳龍

拜訪完年逾耄耋的陳正岳老先生,筆者遲遲不能下筆,心中實在惶恐,不知該從何處入手,他愛好廣泛並且成就突出,不僅僅是一個工程師,而且國學、運動、書法、詩歌等,樣樣能說出個道道來。忽然想起一首歌“行走,只為一顆不安分的心”。細細想來,陳老先生似乎一生都在“不安分”地行走,令人嘖嘖的是,總喜歡不安分行走,卻絲毫沒有影響到他擷得鮮花滿懷。

理想,在執著追求中綻放

早在數十年前,陳正岳先生就以其在電機方面的卓越成就多次獲得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和褒獎。在新中國的重工業發展史上,陳正岳先生的貢獻無疑為其塗抹了濃重的一筆:

協助北京工具機研究所完成國家科委下達的恆溫攻關課題;其八十年代初參與研究並推廣的重大型工具機的技術改造直接為國家創造經濟效益5億多元,l987年,在國家經委、科委、機械委、電子部、國務院電子振興辦公室聯合召開的第三次全國微電子技術改造機械設備大會上,陳正岳先生被評為四名全國先進個人之一,受到朱鎔基同志的親切接見;先後兩次獲國家、機械電子工業部科技進步獎。在國內多家刊物上發表論文十餘篇;其六十年前譯製的前蘇式“輕便吊車"至今仍被廣泛套用,其參與編寫的《機電一體化技術手冊》成為機電系推廣使用的專業工具書……

有人艷羨陳正岳先生生年逢時,1952年於四川大學電機工程系畢業便正好趕上國家“一五計畫”對重工業技術人員的渴求,順理成章地進入並獲得到了如此大的成就。但了解過陳老的經歷就不這么想了。

在工作之初,雖然我國重工業得到蘇聯專家的指導,但語言不通卻成為巨大障礙,作為專家助手的陳正岳先生每月三分之二的工資都用在俄語學習上,而且每周都要磨在蘇聯僑民家裡“蹭"俄語口語練習,不到半年時間就掌握了俄語,由於及時傳達蘇聯專家的建議,不但節約了大量資金,而且促使工程提前半年投產,獲得當時機械工業部段君毅副部長的高度評價。

正是下常人不能下之功夫來博取專業上的成就,如此一步步,成為一個學高為師的機電工程師。然而這個一板一眼的“工科老頭".,在文藝方面亦是受到國家認可的老藝術家。

熱情,在職業生活外播灑

陳正岳先生的藝術成就嚴格看來總有種興之所至,盡其在我的感覺,老先生與書法結緣也純屬巧合一一七十年代在上海出差時偶然間得到一套趙孟煩《道德經》真跡,他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1992年退休後的陳正岳先生把大部分時間都投入到喜愛的書法和古詩詞中,精於研究的陳正岳先生將傳統小楷不斷拆解分析,創造出獨樹一幟的書寫風格,率真自然,法度嚴謹。筆畫生動而有情致,點欲尖而圓,挑欲尖而銳,彎欲內方而外圓,鉤半曲半直。運筆靈活多變,莫可限定。整篇字筆筆不同,而又協調一致,一行字寫出來,錯落有致,卻又一直在一條線上,如是則行氣自然貫串,望之如串串珍珠項鍊,神采飛揚。

2001年來,陳正岳先生的作品先後在多個國家、省市級比賽中獲獎;2010年,書法作品《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在日本國際書畫友好交流展上展出,獲日前首相、友好交流展名譽會長海部俊樹親手頒發榮譽證書;20l2年《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在紀念書聖王羲之全國書法大賽上作為百強作品進行展出。陳正岳先生的摯友,河南已故畫壇巨匠龔柯大師曾逢人便說,自己認識一個對國家貢獻極大的工程師,晚年在書法上依然取得讓人嘆為觀止的成就,實在難能可貴。書法家周濟人更是不吝讚美之辭,稱讚“用筆法度合矩,結體疏密有致,嚴正清雅,規矩赫然。清爽而不澀,清遠而不拘。”

陳正岳先生不僅在書法上造詣頗深,對於傳統國學、詩詞亦有自己獨特見解,他自小在私塾熟讀四書、孟子,雖受“實業救國”思想影響轉投工科,但仍利用課餘時間不斷接觸自學中國傳統文化。在陳老先生看來,詩詞文化雖博大精深,但斟酌之下亦有跡可循,只要遵循陳老先生總結的規律,三十分鐘就能讓小學生學會寫古體詩。

2002年後,陳正岳先生的格律詩詞多次被全國書刊徵稿錄用,紀念杜甫l290周年的《詩聖吟風頌》,中華詩詞會出版的《從勝利走向勝利》,中國延安文藝學會出版的《全國優秀詩詞集》等,都能見到陳正岳先生的作品。此外,陳正岳先生的語錄還被收入“中華名人格言”,後又譯為英文載入“中外哲理名言”流傳世界。

他書法詩賦,各有所成,其作品中成熟的藝術表現形式,獨特的筆墨語言,傳統與現代意味的把握,不僅流露出了他深厚的藝術功底,更呈現出不同尋常的藝術潛質,他的作品無一不承載著他的學養和才華。習書、寫詩,數年如一日,陳正岳齊頭並進,融會貫通,心物對應,一筆一墨都是他心靈的折射。他在遵循藝術本質與藝術規律的基礎上辛勤地耕耘著,在拓寬視野開闊胸襟中完善自我,完成作品。作為一個有實力的藝術家,陳正岳不懼寂寞,熱眼看人生,其古詩嚴謹端莊,細品意味深長,配之書法作品更顯交相輝映。

奉獻,在夕陽餘暉中升華

生活中的陳正岳先生樂觀積極,率性自然,陳老的朋友涉及各年齡段。退休後,陳正岳先生不是安度晚年而是用大量的時間參加各種社會公益活動。

陳正岳捐出多幅作品為公益事業添磚加瓦,為資助西部地區兒童上學捐贈作品《洛神賦》;為鄭州環保公益書畫展捐獻作品,其中包括他最得意的一幅楷書《道德經》,他又出資近萬元與鄭州回民中學舉辦大型環保公益書畫展,親力親為邀請各界名流參加,募捐100多幅書畫作品,向學生宣傳環保理念。先生說:“社會給了我們成長的機會,到了一定時機就要反哺社會。”

現如今,除了蒙蔭於陳老先生編纂書籍的學生外,陳老先生還有書法學生、詩詞文學學生、籃球學生和外語學生,今年8l歲的陳正岳先生酷愛籃球運動,號稱“三分王”,曾連中十八個三分球,三年來每天在日曆上記錄命中數量,已愈三萬多個進球。常年堅持,風雨無阻的戶外運動不僅給了陳先生健康的身體,更給了他不落時代的思想。許多相識的家長都喜歡把孩子送到陳老身邊學習聊天,他有教無類,總能抓住重點抽絲剝繭地幫助學生們。

在陳正岳先生看來,人就是要不斷行走的,“即使再困難也要忍受精神上、肉體上的巨大壓力,堅持下去,才能克服人性的劣根,取得勝利。”

在陳正岳老先生的書房裡,懸掛著老友韓邦彥手書的“老而不衰赤子心,老驥伏櫪志凌雲,老馬識途蹄奮進,老當益壯煥青春”,並做批日:“君精力充沛,熱心公益,服務社會,建樹良多,余既羨且佩,聊作數語,以表敬意。”而這正是陳正岳先生老年生活的真實寫照。

優秀專家盤點14

陳子銓
陳子琴
陳子祿
陳子亮
陳子孔
陳子康
陳子驕
陳子惠
陳子華
陳卓勉
陳卓達
陳莊榮
陳約爾
陳柱中
陳柱歡
陳遠銅
陳洲溪
陳洲全
陳遠鵬
陳州森
陳仲元
陳仲文
陳仲平
陳仲華
陳仲藩
陳鍾英
陳忠政
陳忠興
陳忠霆
陳忠恕
陳遠明
陳忠良
陳忠廉
陳忠華
陳遠亮
陳忠富
陳遠豪
陳中行
陳遠東
陳中生
陳中仁
陳元政
陳元正
陳中北
陳智偉
陳元珍
陳智宏
陳智海
陳智富
陳致忠
陳致峰
陳致發
陳治源
陳治祥
陳治名
陳治君
陳治國
陳治德
陳治彬
陳志裕
陳元新
陳志亭
陳志韜
陳志術
陳志儒
陳志群
陳志欽
陳志玲
陳志烈
陳志鈞
陳志海
陳志耕
陳志根
陳志芳
陳志潮
陳志昌
陳志柏
陳至凱
陳趾麟
陳知勇
陳知難
陳知度
陳芝龍
陳支援
陳之琰
陳之本
陳政平
陳正岳
陳正媛
陳正余
陳正陽
陳正學
陳正先
陳正喜
陳正文
陳正書
陳正權
陳正清
陳正苹
陳正林
陳正華
陳正海
陳正廣
陳正根
陳正方
陳正才
陳正斌
陳錚浩
陳征南
陳震宇
陳震雷
陳震川
陳鎮耀
陳振珠
陳振裕
陳振毅
陳振岩
陳振武
陳振衛
陳振濤
陳振起
陳振南
陳振民
陳振坤
陳振軍
陳振輝
陳振才
陳禎傑
陳珍珍
陳貞漢
陳哲夫
陳肇炎
陳肇蓀
陳兆珍
陳兆炎
陳兆修
陳兆欣
陳兆孝
陳兆廷
陳兆仁
陳兆琪
陳兆琦
陳兆圻
陳兆龍
陳兆林
陳兆鍽
陳兆華
陳兆根
陳兆本
陳昭渭
陳昭桐
陳昭燊
陳昭民
陳昭華
陳招順
陳樟德
陳章遠
陳章榮
陳章和
陳章保
陳戰生
陳占功
陳展中
陳展強
陳展梅
陳展峰
陳增如
陳增宏
陳增國
陳增格
陳增斌
陳曾俠
陳曾椿
陳澤遠
陳澤卿
陳澤普
陳澤理
陳澤泓
陳元田
陳元濤
陳元壽
陳元生
陳元清
陳瓚芳
陳元倫
陳元軍
陳元錦
陳元華
陳元恆
陳元河
陳元高
陳毓舒
陳毓瑞
陳毓強
陳運勇
陳毓齡
陳煜有
陳煜華
陳遇灝
陳裕鎮
陳裕齋
陳裕勇
陳裕森
陳裕康
陳玉芝
陳允謀
陳允祿
陳玉珍
陳玉鑽
陳玉芹
陳玉棠
陳玉枝
陳雲岫
陳雲翔
陳雲偉
陳雲山
陳雲潔
陳雲國
陳雲定
陳粵燕
陳躍新
陳躍秋
陳躍均
陳躍輝
陳悅恩
陳岳松
陳岳然
陳月珍
陳月昭
陳月月
陳月廷
陳月生
陳月平
陳月紅
陳月東
陳祝元
陳玉桃
陳玉笙
陳忠仁
陳忠革
陳中耀
陳中笑
陳中欽
陳玉榮
陳智強
陳志勛
陳澤鎬
陳則周
陳則順
陳則傑
陳早田
陳贊芳
陳在明
陳再璋
陳再友
陳再生
陳再慈
陳載榮
陳載賦
陳載超
陳運震
陳運祥
陳運西
陳運桐
陳運生
陳運清
陳運方
陳運柏
陳運安
陳允宜
陳允楠
陳允華
陳雲志
陳雲招
陳雲戰
陳雲移
陳裕建
陳裕華
陳裕國
陳峪增
陳育文
陳育榮
陳育進
陳育技
陳玉柱
陳玉周
陳玉秀
陳玉箱
陳玉璽
陳玉田
陳竹友
陳洲其
陳中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