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卿

陳曉卿

陳曉卿,中國導演、製作人。1989年進入中央電視台,1991年開始拍攝紀錄片。曾任中央電視台高級編輯,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紀錄片項目部主任,2017年10月從央視離職。代表作品有《舌尖上的中國》《舌尖上的中國2》《舌尖上的中國3》等。

基本信息

人物履歷

陳曉卿陳曉卿
1989年,陳曉卿進入中央電視台,1991年開始拍攝紀錄片,1996年開始製作文獻紀錄片。

2007年嘗試自然類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一季7集內容製作耗時13個月,2012年5月在央視首播,這也是國內第一次使用高清設備拍攝的大型美食類紀錄片。

陳曉卿一直以來對於美食非常熱愛,因對各種食物不加挑剔,且熱衷搜尋平民美食,陳曉卿被稱為“掃街嘴”,十餘年前開始在報刊寫作美食文章,此後在2016年這些文章被收錄進《至味在人間》一書。

2017年10月23日,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製片,《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告別央視,他在離開央視後將繼續進行美食紀錄片的製作。

創作經歷

陳曉卿陳曉卿
處女作遭遇伊文思

1986年,本科即將念完的時候,陳曉卿獲準到中央電視台軍事部實習。拍攝了《戰士從這裡起步》作為建軍節獻禮片播出。

實習結束,陳曉卿回到廣院念研究生。適逢紀錄片大師伊文思到廣院講課,他的作品《戰士從這裡起步》也被學校作為學生作品推薦給伊文思看了。伊文思厲害得很,盯著一個戰士哭的畫面問陳曉卿:“你為什麼不把他哭泣的鏡頭拍完再關機呢?”這一問震動了陳曉卿。當時他所受的教育里就沒有“不關機”這樣的概念,廣院的老師教他的是“全景8秒,中景6秒,近景、特寫3到4秒”,那個畫面是近景,陳曉卿以為拍得已經夠長了,可在伊文思看來,還是短了。伊文思的批判讓陳曉卿明白了一個道理:紀錄片不只是按照編導的意圖尋找什麼,還要表現被拍攝對象的生活本身。

捧幾個大獎回來

陳曉卿進中央台後到《地方台30分》工作,1991年南方發大水,陳曉卿奉命拍攝一個與洪水抗戰的片子,片子取名《孤島紀事》,台領導很快審看了片子,評價不錯,在台里播出後引起一定反響。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指示要把《孤島紀事》送法國坎城電視節參評,接著讓陳曉卿做英語版,陳曉卿在安徽做英語版的過程中,又與安徽台的同事開始策劃一個新的子—《遠在北京的家》

1993年《遠在北京的家》送去參加四川國際電視節,獲得紀錄片大獎。1993年底,他接手了一部反映希望工程的片子《龍脊》,1995年該片獲得四川國際電視節特別獎。《龍脊》之後的陳曉卿一度陷入迷惘,又做了幾個小片子,比如《大哥大、桑塔納、破小褂》,但沒有突破。

1996年,中國電視紀錄片成為文獻紀錄片大聯展,陳曉卿的攝像機鏡頭不斷對準中國現代史的領潮人物,先是朱德,接著就是劉少奇。有了這兩部片子作為進入中國近、現代史的敲門磚,陳曉卿很快被一個更大的紀錄片計畫拖住了,那就是由文學博士肖同慶擔綱主撰稿的《百年中國》。按肖博士的構想,《百年中國》有一個龐大的結構,先拍300集,一集8分鐘,帶演播室和主持人,有史有評,做成一部客觀反映中國現代化進程的歷史紀錄片。《百年中國》如期開播,雖然時段不好,可反應非常強烈,在所有反映世紀總結的片子中口碑最好,許多電視理論家撰文評論,高度讚揚。讀史明智,陳曉卿坦言他找到了重新接近中國歷史的方法,做完了《百年中國》還要做許多類似的片子。

拍攝理念

陳曉卿陳曉卿

我們拍的東西常常缺乏疼痛感

為了給弟弟上大學湊學費上山挖靈芝和天麻的藏族小伙,東奔西走為了養育兩個孩子的養蜂夫婦,無法撼動機械化帶來的職業末路的中國最後一批麥客,因沒有辦法留住外出打工的父母而黯然落淚的留守兒童……用味道編織一個個真實的故事,展示人和食物之間的故事,透過美食來看社會,看到中國的急速變化,中國農業社會結束之前的最後的容顏,正是陳曉卿拍《舌尖2》的良苦用心。儘管早在開機前他就已經放話說《舌尖2》會讓更多的西方觀眾知道中國現在是什麼樣子,不全是田園牧歌式的東西,可看到片中出現的留守兒童、聯考、春運、陪讀、富士康時,觀眾的心還是沉重起來。

拍了20多年紀錄片,給陳曉卿帶來巨大榮耀的卻是一部美食商業紀錄片。可對他來說,《舌尖》不過是個盆景,遠不是他嚮往的那片森林。

“《舌尖》是一個‘溫和的筐’,有些東西不能說得太直白,我們就把它放進這個‘筐’里。”陳曉卿說,“我們拍的東西常常缺乏疼痛感,表現的更多是刷了綠漆、鑲了金邊的社會,而一批解剖社會、記錄時代的獨立紀錄片,可能更接近我們本質的生活。”

在部落格里,陳曉卿也不止一次提到“體制里的隱忍”。但他更多的還是滿足,“經常想以前一起拍紀錄片的人,我算很幸運的一個,對美食感興趣我可以拍《舌尖》,同時代的人都還沒我自由,他們心裡想拍的東西還是很難找到資金、設備和團隊。沒人逼我必須去完成自己不願做的命題作文,這是我比他們幸福得多的地方。”

不需要用什麼作品證明自己

陳曉卿從來不說《舌尖》拍得有多好,“舌尖肯定不是心尖”,他甚至沒覺得自己有最好的作品。陳曉卿曾經是央視最年輕的高級編輯,也是中國紀錄片界屈指可數的拿過多項國際大獎的導演之一。家裡沒有一個獎盃、獲獎證書,也沒有照片,沒出過作品集,“那東西太浮雲了,我2005年的時候就想通了,不需要用什麼作品證明自己,這其實挺無聊的”。

陳曉卿陳曉卿
我就是想讓觀眾開心

“美食紀錄片是國際紀錄片市場特別好銷的一個東西,我們整個製作的模式是照著商業紀錄片的套路在做,結構、影像的控制,都借鑑已開發國家媒體總結的經驗。”陳曉卿感觸最深的是BBC的同行、《非洲》的製片人MikeGunton談到過的“8分鐘定律”,說的是電視觀眾的視聽忍受極限是8分鐘,一個好故事要在8分鐘之內講完。開始他還只是將信將疑,直到發現《舌尖1》的第五集用11分鐘講了一個故事,播的時候看實時的收視率曲線,到了8分鐘那裡,“刷”就掉下來了,而且半天沒起來。

“這次大家看《舌尖2》會發現,我們都是50分鐘7個故事。”陳曉卿說,過去很多紀錄片人有點心高氣傲,很少能沉下心來仔細研究。

“我就是想讓觀眾開心,我不覺得觀眾需要培養,再說觀眾也不是你用片子去培養的。”現在的陳曉卿看起來很願意放低身段去適應市場,似乎也更了解電視觀眾需要什麼。

主要作品

陳曉卿陳曉卿
《遠在北京的家》

《龍脊》

《朱德》

《劉少奇》

百年中國

森林之歌》(自然篇)

《舌尖上的中國》

《舌尖上的中國2》

成就榮譽

陳曉卿陳曉卿
1991年開始拍攝紀錄片

《孤島記事》獲電視“星光獎”二等獎。

《遠在北京的家》獲四川國際電視節紀錄片大獎。

龍脊》獲四川國際電視節婦女兒童題材特別獎。

1996年開始製作文獻紀錄片

《朱德》獲全國社教節目評比一等獎。

《劉少奇》任總編導,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

人物評價

陳曉卿陳曉卿
兩季《舌尖上的中國》的總導演都是陳曉卿,這位生於60年代、成名於90年代、至今獲獎無數的央視紀錄片導演有著一張黝黑的臉,因為常年皺眉的習慣,即便是在開口大笑的時候,眉間依然留存著兩道清晰的紋路。他想給這部紀錄片打上自己的烙印,卻很難講出這種烙印究竟是什麼。

“你要是站得跟老百姓一樣你,只是他們受的苦,我們也都是一樣的,都是苦命人,用片子裡的話說都是下苦人,做片子也一樣。”(南方人物周刊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