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斌[三清山旅遊集團董事]

陳斌[三清山旅遊集團董事]

在上饒市乃至江西旅遊界,陳斌的名字是響噹噹的。當年,他放棄政法機關的安穩工作,毅然下海。他讓三清山旅遊集團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從小到大,發展成今天資產近6億元、員工700多人、子企業16家的航母式企業集團。他既做旅遊,又做茶葉,用茶葉、茶文化豐富旅遊的內涵,用旅遊帶動茶葉的品牌。

基本信息

簡介

陳斌陳斌

陳斌江西省上饒人。“創業之星”——陳斌,江西三清山旅遊集團。創建三清山索道、三清山天門山莊、三清大酒店、婺源旅遊股份有限公司,陳斌的敬業、創新、果敢、睿智,使他成為上饒知名的企業家,他的事業涉及多項領域,特別是在旅遊發展上,他為上饒作出了極大貢獻。他也榮獲全國創業之星,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江西省勞動模範等榮譽。

陳斌,男,1961年5月出生於江西省餘江縣,中共黨員,經濟師,高級管理師。1976年入伍,1987年轉業,1996年下海經商。先後創建江西三清山索道有限公司、三清山天門山莊有限公司、上饒中國國際旅行社、上饒三清大酒店、三清房地產、三清運營管理、婺源三清旅遊集團等骨幹企業,同時涉足影視文化傳媒等相關產業。2000年組建江西三清山旅遊集團有限公司,任董事長、總裁。

他放棄政法機關的安穩工作,毅然下海;他讓三清山旅遊集團從無到有,從小到大;他既做旅遊,又做茶葉、旅遊房產,並創造性地把它們有機地組織在一起互動發展。他就是江西省首家民營旅遊企業集團——江西三清山旅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陳斌。

榮譽

主要獲得2007年度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07江西省勞動模範、2006全國創業之星、聯合國國際科學與和平周“和平使者”、上饒市首屆勞動模範、江西省2004、2005年度優秀廠長(經理)、江西省十大經濟人物、首屆旅遊行業十大首席品牌官、全國企業文化建設先進工作者、中國房地產優秀企業家等榮譽稱號。

所得成就

1996年,陳斌以建設三清山索道為開端,拉開了三清山旅遊開發的序幕。不到一年時間,三清山索道就正式運營,一舉結束“上山一身汗,下山腿打顫”的歷史。接著,他又做出了一個令人難以想像的決定,那就是在海拔1358米的梯雲嶺景區建設天門山莊。天門山莊的建成,成為三清山旅客入住的首選,迄今為止,它仍是三清山唯一一家三星級賓館,更是華東地區海拔最高的三星級賓館。初嘗旅遊業的甜酸苦辣,堅定了陳斌把旅遊事業進行到底的決心,並由此一發不可收。他在上饒市建起了三星級的三清大酒店;在三清山:2006年十一黃金周一條300米長、8000平米建築面積的旅遊文化商業街正式開街,6000平米智慧型式停車場已初具雛形,一座五星級的三清賓館已動工建設。對此,陳斌解釋說,旅遊服務是一種無形商品,完善的“吃住行游購娛”就是旅遊企業的優質產品。旅遊僅有好的風景還遠遠不夠,還必須有完善的軟體服務,否則,就不能滿足廣大遊客精神和物質需求。

進入二十一世紀,陳斌提出三清山要“二次創業”——打造旅遊旗艦!真正做強做大旅遊產業,使旅遊業在江西國民經濟建設中真正擁有一席之地。於是,他又瞄準了中國最美鄉村婺源並決定開發其北線旅遊。為此,陳斌不惜重金,聘請多家專業院所對景區進行規劃設計。規劃設計中,陳斌提出“人本觀念”,景區的一草一木,一條路一處景,都要體現“人本思想”。經過一年的建設,陳斌在婺源投資開發的靈岩風景區及思溪延村、石城古樹群等景區已正式對外開放,一派車水馬龍,遊人如織的景象,婺源北線也已成為旅遊的又一黃金線路,為最美鄉村增添了靚麗英姿。

與旅遊特點相得益彰的是三清集團的旅遊休閒房產。目前三清集團的旅遊地產項目有位於國家4A風景名勝區三清山內的“商天下”旅遊文化商業街的商鋪開發和產權式五星級酒店三清賓館,銅都貴溪市的雷鼓嶺商住廣場,重慶永川市開發建設的“竹映三清”商住小區,海南海口市的“三清家園”、“三清大廈”等樓盤。作為現代旅遊業的三大支柱之一,旅遊房產依託著強勁增長的旅遊經濟,展示著房地產行業新興的發展方向,有著巨大的升值空間。旅遊房產的開發,陳斌又一次走在同行的前面。

陳斌在開發經營景區的同時,亦被婺源得天獨厚的山山水水所吸引,被這裡青翠欲滴的千畝茶園所感染;做大做強婺源“有機茶”的計畫漸漸在陳斌心中明朗成熟起來。在中國,可能沒人不知道茅台酒,可是知道江西婺源綠茶在1915年就與茅台酒同獲巴拿馬國際金獎的輝煌歷史恐怕就寥寥無幾了。正是基於這一點,陳斌開始一心謀劃將旅遊業與具有高層文化品位的茶產業相結合,在婺源這箇中國“最美鄉村”的天人合一中體現“茶”的文化,從而提高婺源旅遊附加值,形成相互促進實現多贏的大好局面。請專家、建隊伍,搞規劃……陳斌思如泉湧、妙招迭出、不亦樂乎。陳斌既用茶文化豐富了婺源旅遊的內涵,又用旅遊弘揚了婺源茶文化,重塑了綠茶王國品牌。他又一次成功地把握了機遇迎接了挑戰。

在陳斌的領導下,三清山旅遊集團經過十年的努力,如今已發展成為企業資產6億元、千名員工、下屬18家公司的江西旅遊民營企業旗艦。2006年企業上交稅金突破3000萬元大關,陳斌也成為江西乃至全國旅遊界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

陳斌是當地知名企業家,然而他的成名並不因為他是億萬富翁,而在於他始終不忘社會責任和義務的仁愛之心。幾年來,他捐贈社會各界善款累計超過二百萬元,用於公益廣告宣傳、旅遊環境改造、公共活動策劃的資金達一千萬元。陳斌尤其關愛青少年的成長,自1998年起,他每年都要給相關院校的貧困學生捐贈助學金。朋友問他圖什麼,陳斌說,做點好事不要圖回報,有了圖回報的心態,好事也就做不好了。

創業期間,他獲得諸多榮譽和獎項。。2006全國創業之星、2007全國五一勞動獎章、聯合國國際科學與和平周“和平使者”、上饒市首屆勞動模範、江西省2004、2005年度優秀廠長(經理)、江西省十大經濟人物、首屆旅遊行業十大首席品牌官、全國企業文化建設先進工作者、中國房地產優秀企業家。

他同時還擔任江西省贛商文化促進會副會長、上饒市企業家協會副會長、外商企業協會副會長、企業文化建設協會副會長,上饒市信州區人大常委會常委、江西省人大代表等社會職務。

生平介紹

一雙稚嫩的小手,剝出一捧花生,放在茶缸里,用小電爐煮熟,等疲憊的父親回家吃。父親被造反派打倒了,正在挨批鬥。那一年,他7歲。30歲的父親因病去世,留下寡母、兩個弟弟,一個妹妹,最小的孩子剛滿周歲,他是家裡的老大。他一次買10斤米,多了,扛不動。他做飯,做煤球,挖野菜,撿柴火,用廢棄的磚頭搭柴火棚。那一年,他9歲。15歲,遠離家門,到福建當兵。在部隊,一呆就是12年。他是個好兵,成了一名基層指揮員。他又自嘲為“稀拉”兵,探親回家,帶點尼龍袋、自動傘、磁帶等“時髦貨”回去賣,一年能賺一二百塊錢。這個數目,在當時,不小。26歲,他轉業到上饒地區公安處,成了一名公安幹警,1992年鄧小平南巡,全國又掀起一輪改革熱潮,機關辦實體,成立饒安公司,後來又當了駕校的校長。工作安穩,年輕,有前途。35歲,他選擇下海,到三清山建了一條索道,開始搞旅遊開發。涉足房地產,賺的錢繼續投資旅遊。他無償資助了近200個貧困學生。辦公室沒有電腦,他不會上網,手機只用來打電話,連簡訊也不會發,他說自己不注重學習。但他每年花很多的錢,送員工到上海、武漢的高校、酒店脫產培訓。他看項目準,樂觀,遇事不亂。十多年的努力,他的企業已發展成為江西最大的旅遊民營企業。資產8億元,千名員工。下屬18家公司。2007年企業上交稅金突破3000萬元。他叫陳斌,江西三清山旅遊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婺源旅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辛酸的童年記憶陳斌說,他是第一次跟媒體談自己的童年。1961年,陳斌出生在江西餘江縣,父親是餘江縣長。

解放前,14歲的父親就參加了贛東北的游擊隊,給游擊隊司令員、解放後當了福建省軍區政委倪南山的警衛員。陳斌的外婆是地下黨,被國民黨殺害了,他的母親是在國民黨的監獄裡出生的,從監獄裡抱出來後,被倪南山收養為干女兒,後來上了江西烈士子弟學校。陳斌說,餘江是當時江西比較貧窮的一個縣,那時候,縣長家跟普通人家沒多少區別,家裡照樣是一貧如洗。父親的一點工資,除了養家,還要接濟一個生活很苦的姑姑,下鄉看到生活困難的鄉親,都要給一點錢。在他的記憶里,母親經常埋怨父親的工資老拿不回來。那時,七八歲的陳斌就跟著父親一起乾農活,在稻田裡忙“雙搶”。父親很喜歡他。父親後來被“解放”出來,做了縣革委會的主任,但他不要命地工作,影響了身體健康,30歲得了肝癌,英年早逝。當時,陳斌才9歲。陳斌說,父親去世時,整個縣城老的少的都出來了,民眾對他的感情很深。父親去世後,母親一人拉扯4個孩子。當時最小的孩子周歲,陳斌是家裡的老大,不得不過早地承擔起生活的重擔。11歲時,他就給全家做飯,弟弟負責養雞。黨校有許多泡桐樹,陳斌和其他的小孩子經常去撿枯死的樹幹,他們用鐵絲做成鉤子,把枯枝勾下來。他還學會了做煤餅、做蜂窩煤,磨得手起了許多泡。糧食不夠吃,他有時出去挖野菜,他說有一種薺菜,包餃子特好吃。還有一次,他母親不在家,在地委黨校參加培訓的一個熟人鄉長到他家去串門,陳斌請他吃飯,給人家燒了狗肉。現在每次去看那老爺子,老爺子都跟陳斌講,“你那時這么點點大,就會做飯給我吃,我從來沒吃過這么好吃的狗肉”。陳斌說,“母親很節約,到現在還是如此,一點捨不得浪費。我現在做企業,也看不慣浪費”。童年的苦難生活,磨鍊了他的意志,鍛鍊了他的獨立性。

汗水初灑三清山

1987年,當了12年兵的陳斌轉業到上饒地區公安處,成為一名公安幹警。1992年鄧小平南巡,全國又掀起一輪改革熱潮,機關辦實體,成立了饒安公司,他受命開辦駕駛學校,最終成為駕校的校長。此刻,他正年輕,仕途一帆風順。但他卻決定下海,要在三清山建一條索道。1996以前,三清山還沉睡深谷,山民們懷抱“金山”卻過著清苦的日子。政府招商引資,因為開發建設條件不好,諸多商家乘興而來又悄然而歸,誰都不敢去冒這個險。陳斌主動迎接挑戰,經過努力,說服弟弟投資建設三清山索道。索道的建設,為三清山旅遊開發吹響了號角。然而,山高坡峭、路窄難行,在“上山一身汗,下山腿打顫”的深山老林進行大規模建設談何容易!陳斌沒有被嚇倒,他帶上行李,捲起鋪蓋,一頭扎進山里就是半年。50公里進山公路不僅是沙石路面,還凹凸不平九曲八彎。兩輛大噸位的汽車要同時前後各載20噸鋼絲繩行駛,駕駛員不但要技術過硬,還要配合默契,誰都膽戰心驚。緊要關頭,陳斌親自駕車開道。為了確保工程如期完成,負責施工的陳斌,一年來在家中總共沒呆到10天。爬山澗,越溝坎,長期的野外工作,使得他面目全非,回到家中,竟被自己的孩子喊作“伯伯”。妻子說:“為了三清山和他的索道,幾乎把家給忘了。”他沒有老闆架子,與員工同吃同住,同甘共苦,餓了,就啃幾塊乾癟的饅頭;渴了,就喝山裡的泉水。憑著這股不屈不撓的精神,全長2426米,落差593米,最大跨距294米,時居全國同類型索道之首的三清山索道,終於矗立起來。陳斌和他的弟兄們用了不到一年時間,就托起一道“人間彩虹”。從行業內來說,這真是奇蹟。索道建成後,三清山遊客量直線上升,由最初的每年不足2萬人次,飈升到2007年的100餘萬人次。不久,陳斌又做出了一個令人難以想像的決定,在海拔1358米的梯雲嶺景區建設賓館———天門山莊。這座古典園林式建築,依山而坐,錯落有致,迴廊相連,既充分利用了山地走勢,又充分保護了景區環境,所有去過天門山莊的客人無不稱奇叫好。天門山莊建成後,成為三清山旅遊接待的首選。它是迄今為止三清山唯一一家三星級賓館,更是華東地區海拔最高的三星級賓館。◇向中國最美鄉村進軍三清山旅遊開發的成功,堅定了陳斌發展旅遊事業的信心,加速了他的旅遊開發行動。在上饒市,他建起了三星級的三清大酒店,在三清山,他建起了一條300米長、8000平方米建築面積的旅遊文化商業街,一個6000平方米智慧型式停車場已具雛形,一座五星級的三清賓館已經動工。為了“二次創業”,他又把目光投向了婺源。2000年,為了開發中國最美鄉村婺源的北線旅遊,陳斌帶著他的團隊,開始遍及全國的學習考察。有一次在井岡山,為考察一條瀑布,陳斌犯了“牛勁”,棄車步行幾十里山路,鞋穿壞了,手臂劃破了,還險些摔下萬丈深谷。他的部下“責怪”說,跟老總出差不但吃苦受累,還擔驚受怕。他說,這就叫“發現”,不走不看如何博採眾長?2007年9月,江西婺源旅遊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新成立的婺源旅遊股份有限公司註冊資金達1.88億元人民幣。陳斌成為公司最大的股東,占有公司股份的42%。目前,江灣、大鄣山臥龍谷、靈岩洞三個國家4A級景區,李坑、曉起、江嶺、汪口、思溪延村、文公山、百柱宗祠等11個精品風景區及景區所屬餐飲服務業,全部歸於公司旗下,基本涵蓋了婺源古建古村、田園風光和山水旅遊資源,在歷史上,這些景區遊客量占婺源遊客總量的95%以上。旅遊開發的行動一發不可收拾。陳斌又把目光投向茶葉,他想用茶葉、茶文化豐富旅遊的內涵,用旅遊帶動茶葉的品牌。他說,在中國,可能沒人不知道茅台酒,可是知道江西婺源綠茶在1915年就與茅台酒同獲巴拿馬國際金獎的輝煌歷史恐怕就寥寥無幾了。陳斌介紹,婺源綠茶曾載入唐代《茶經》,宋稱絕品,明清入貢,被美國《茶葉全書》贊為“中國綠茶中品質之最優者”。陳斌請來專家,組建專業隊伍,規劃建設方案,成立茶葉科研機構。所屬的生態茶園通過了中國農科院權威部門認證,獲《有機茶原料生產證書》等三個有機證,“靈岩劍峰”名優茶獲得首屆江西省茶博會金獎、第十三屆上海國際茶文化金獎、第五屆韓國“國際茗茶評比”銀獎。◇用“土生土長”的人才陳斌從不拒絕引進外來人才,但他更多的是用“土生土長”的人才。對企業員工進行培訓,陳斌一向捨得花錢。他說,在中西部這樣的省份,用人成本高於大城市,比如高端人才,在上海100萬能接受,到這裡就不行。他特別重視從員工中培養人才,並作為公司的一個主要戰略。他認為,不這樣,員工整體素質難以提高。他的高管和中層管理人員,大多以土生土長的為主。陳斌希望的是員工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他說,公司培養的人才,跳槽很少,好的沒有一個走的。陳斌特別注重一個人的思想品質。他說,跟思想品質無關的工作失誤他一般都允許。而有個下屬公司的中層管理人員,利用黃金周房間團隊差價吃回扣,被他毫不猶豫地炒掉。三清大酒店房務部經理朱劍珍說,老闆會創造機會助你成才。她2001年加入三清,到上海學習就達3次。三清大酒店辦公室鄧小林說,老闆心胸寬廣,唯才是舉,有人情味。曾有一個中層管理人員跳槽出去幹了兩年,回來後,還被提拔為副總。陳斌喜歡讀書,碰到好的書就推薦給員工看。每一年,他都要推薦一本好書,並撥款數萬多元購買《把信送給加西亞》、《細節決定成敗》、《健康大巡講》、《拿業績說話》等,全體員工人手一冊,要求員工精研細讀,寫心得體會,在公司內部刊物交流。三清山的員工沒有後顧之憂,因為企業給他們提供了良好的社會保障。集團人力資源部的王聯華說,員工養老保險等5險全交。今年又出台了加薪政策,一線員工最多加了40%。三清山旅遊集團去年被勞動保障部等國家有關部委授予全國和諧勞動關係模範企業稱號。在三清山旅遊集團,“我是三清人,三清是我家”的理念深入人心。王聯華說起一件小事。2005年初夏的一天,她剛從彩虹橋景區出來,兩個上海口音的女遊客正詢問門口賣地圖的小販靈岩洞景區的走法。小販信口開河,說靈岩洞遠著呢,路又不好,起碼得坐兩三個小時的汽車。已經準備上車的她立即返回門口,向幾位遊客說明了真實情況,一向不喜與人爭執的她還譴責了小販這種不負責任,誤導遊客的做法。王聯華說,當時她突然覺得自己真正融入了三清山集團公司,“集團公司的喜與憂、榮與辱都牽掛著我的心,讓我感同身受”。

事跡介紹

財富必須回報社會

2005年的秋天,我一輩子也忘不了。這一年,在您的慷慨解囊下,我由一個窮鄉僻壤的鄉下小姑娘成了一名當代大學生。回想當初,捧著吉林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我們一家人是悲喜交集,面對十分貧寒的家庭,我一片茫然。當我寫這封感謝信的時候,我正沐浴在清華大學濃厚的學習氛圍中,我顯得特別興奮,這不僅僅因為我10年寒窗終得回報,有幸步入清華,更因為我不用再為大學學費發愁了。感謝三清山旅遊集團為我的繼續求學之路鋪設了橋樑。多年的努力,我如願收到了華中師大的錄取通知書。然而昂貴的學費又令我茫然,心裡明知自己將踏上一艘前進的船,卻又無力搖動那沉重的雙槳。在8月18日,三清山旅遊集團將全程學費送到我家,這對我無疑是雪中送炭,似一雙強有力的手推動著那艘船,又像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前進的道路。……一封封受助大學生的來信,飽含深情,飽含熱淚。資助貧困大學生,陳斌早在1995年就開始做了。他說,當時看到上饒日報的報導,學生考取大學後,家裡困難,上不起學,他萌生了資助的念頭。陳斌說,當時根本就沒有想到什麼回報社會,什麼社會責任感。只是一個企業,到了一定規模,社會責任感會綜合反映到行動上來。他說,這么多年,企業資助著近200個學生。三清山旅遊集團的資助,沒有任何附加條件,資助就是資助,沒有要求學生回來服務的要求。現在幾個讀研究生的學生,集團仍在繼續資助。對於學生的來信,他一定看,讓辦公室以他的名義覆信,他希望受資助的學生都有出息。陳斌說,財富來源於社會,就必須回報社會。10多年來,三清山旅遊集團共上繳國家稅收過億元,支持教育、體育、扶貧、助殘、賑災等累計達1000多萬元,解決下崗失業人員和農民工就業累計達1萬多人次。

一個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

因為公司辦公地點就在三清大酒店。陳斌平時吃住都在酒店,幫他打理生活的員工說,老總沒架子,隨和,吃飯不挑剔,給什麼吃什麼。有的員工提意見,說他不注意鍛鍊身體,公司建了桌球室,他也很少去打。有的員工希望老總少熬夜。點點滴滴,隻言片語,無不體現著三清山員工對陳斌的真情實感。談到自己的缺點,陳斌顯得真誠而可愛。儘管他喜歡看書,經濟類雜誌、書籍、內參,每期都看,他仍然覺得自己不太愛學習,對企業的管理,沒有系統的學習和鑽研。為強調他的不太愛學習,他舉例說,現在的手機他就不會玩,就是打打電話,連儲存電話號碼都不會,簡訊不會發。過年過節那么多人發信息,他回不了,有幾位老領導,他就寫幾句話讓秘書回。陳斌笑道,他的辦公室沒電腦,不上網,資訊時代,他是一個不合時宜、不合格的總裁。他也毫不掩飾自己的優點。他說:“在投資項目上,我看的比較準,思維的創造性還可以,善於透過現象看到問題的本質。性格也不錯,樂觀,遇到再大的事情,也不亂。”而談到家人,陳斌感到愧疚。他家遷到上海後,一年難得回家幾次,經常是愛人帶著孩子來看他。“誰像他那樣當總裁的!”愛人抱怨。“爸爸做一手好菜,就是從來不給我們燒飯!”孩子不理解。陳斌坦言道,做企業的人對家庭的照顧和責任肯定要少,有時愛人過來,也沒有時間陪。採訪的時候,陳斌正好接到在加拿大讀書的兒子的電話。只聽得陳斌笑道,我正在跟記者講爸爸小時候吃苦、做蜂窩煤的事,你現在這么個條件,還不好好讀書。那邊,兒子不知說了一句什麼,陳斌說了一句“放屁”,又呵呵地笑了。兒子眼中的父親是什麼樣的呢?記者要了一篇陳斌兒子的小文———《我眼中的父親》,照錄如下:父親在我眼中是個有責任感,有事業心,堅強的男人。常常聽到別人說爸爸如何得厲害,可是,小時候的我不太了解,也不理解,小時的我常抱怨。現在看來是父親非常熱愛自己的事業,我也逐步理解了,越來越明白了。不可否認,父親是一個充滿了激情,但又不失冷靜有魄力的人。對工作的一絲不苟,對員工的指導,在與人的交流談話當中,的確讓我感到我的父親———與眾不同!父親是個誠實風趣的人,這一點在所有的親人那裡都可以得到證實。在我眼中,父親從來都是威嚴的象徵。聽奶奶說,爸爸才9歲,由於爺爺因公病故家裡很困難,爸爸從小就養成了吃苦耐勞的品質,肩負不該承擔的一些家庭重擔。高中沒畢業就去當小兵了。父親很誠實。自打我記事起父親就做著生意,在商海里,父親依舊保持著自己做人處世的原則,對任何人都是實打實的。正是由於父親的誠實有了很好口碑,也使他的生意越做越紅火。打小父親就教育我們做人要講原則、要本分。在家人看來,我的父親是一個愛妻子的丈夫,一個關心兒女的父親,也會囉嗦,也會對我嘮叨,給我講述爺爺的故事,給我講創業的經歷,也對我進行父親他們那個時代的思想教育。現在的我是一名大學生,面對今後的人生,有些緊張也有些迷茫,但是想起爸爸對我說過的話覺得很有道理,很有價值,於是常常拿起電話跟爸爸聊聊。現在我突然發現原來一直引以為傲的世界觀、價值觀和思考問題的方式等等竟然是被爸爸從小培養起來的。這就是我的父親,一個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言之切切,足見父子情深!

管理理念

旅遊永遠是主業

為了做大做強三清山旅遊集團,陳斌一直在做旅遊休閒房產。三清山內的“商天下”旅遊文化商業街、產權式五星級酒店三清賓館、銅都貴溪市的雷鼓嶺商住廣場、重慶永川市“竹映三清”商住小區、海南海口市的“三清家園”、“三清大廈”等都是他的手筆。他把做房地產,作為旅遊項目融資的一種手段。
“因為房地產相對旅遊來說投資收效快,而旅遊是一次性投入,長久回報,基礎設施投入非常大。”陳斌說:“旅遊永遠是我們的主業。”為了三清山“申遺”,他忍痛停止天門山莊的正常營業,不惜犧牲巨大的經濟效益。他視環境和資源保護為生命線,多年堅持“淨菜上山,洗滌下山”,以保護水資源,同時,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環境綠化。陳斌說,申遺,是為了找到開發與保護之間的平衡點,真正實現生態環境保護和旅遊開發建設的雙贏。2008年7月7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舉行的第3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三清山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隨著三清山、婺源旅遊的發展,資金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僅僅是銀行貸款已不適應企業發展需要,陳斌開始考慮走資本市場之路。集團和上海的證券公司合作,謀劃三清山和婺源旅遊兩個板塊上市。今年“兩會”,江西省政府和上饒市政府已將三清山旅遊集團上市列入政府報告。陳斌說,根據工作進度,在2009到2010年之間,這個目標應該能實現。而他認為最優的方案,是將三清山旅遊板塊和婺源旅遊板塊進行打包,整合上市。他說,這一點如果實現,上市規模業績能夠在國內上市公司旅遊板塊里排到前列。

盤點2011年江西創富榜人物

繼“2010江西創富榜”去年首次發布之後,江南都市報推出的2011江西創富榜已經隆重發布,彭小峰以124億元身家勇奪江西首富。本任務便是是盤點榮登2011年江西創富榜的人物。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