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龍[宋代官員]

陳文龍[宋代官員]

陳文龍(1232~1276),福建興化(今福建莆田)人,初名子龍,字剛中。度宗為之改名文龍,賜字君賁,號如心,陳俊卿五世從孫,抗元名將,民族英雄。宋度宗鹹淳四年(1268年)中狀元。陳文龍深受南宋朝廷器重,出任多個重要職位,頗有成就。元軍南下,在各地守將紛紛投降的背景下,招降使者兩次至興化勸降文龍,均被其焚書斬殺。後被捕,押送杭州途中開始絕食,經杭州謁拜岳飛廟時,氣絕而死,葬於杭州西湖智果寺旁。明朝詔封文龍為福州府城隍,福州人稱文龍為尚書公。

基本信息

簡介

陳文龍,福州興化(今福建莆田)人,初名子龍,字君賁。生年不詳,卒於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宋度宗鹹淳四年(1268)戊辰科狀元

生平

陳文龍陳文龍
陳文龍能文章,負氣節。丞相賈似道愛其文,對其極為賞識器重。陳文龍中狀元後,歷任鎮東軍節度判官,崇政殿說書,秘書省校書郎。幾年後,拜監察御史,均得力於賈似道,但陳文龍並不以為然。後來,陳文龍的正直敢言,漸漸忤怒了賈似道。襄陽失守,陳文龍上疏痛責賈似道用人不當,並請罷黃五石、范文虎、趙潛。賈似道大怒,將陳文龍貶官撫州,又指使台臣季可上書彈劾陳文龍。不久,范文虎降敵,賈似道兵敗魯港時,趙潛最先逃跑,導致其餘守將棄城而逃。賈似道後悔不聽陳文龍所言,又起用陳文龍為左司諫,遷侍御史,再遷為參知政事。由於朝內議和,陳文龍乞請回鄉養老,獲準。景炎元年(1276),益王稱帝福州,陳文龍再次出任參知政事,一上任就輕而易舉地平定了漳浦、興化叛亂。元軍占領廣州後,泉州、福州守將紛紛投降。招降使者兩次至興化勸降文龍,均被其焚書斬殺。對軍中的議論,文龍道:“諸君特畏死耳,未知此生能不死乎?”由於部下降敵,文龍與家人均被元軍抓獲。面對凌辱,文龍指腹道:“此節義文章,可相逼邪!”遂被解杭州,絕食而逝。其母被監禁尼寺,病重無藥,旁人無不落淚,其母言道:“吾與吾兒同死,又何恨哉?”亦病逝。眾人感嘆道:“有是母,宜有是兒。”將其母收葬。

人物詩詞

其一《狀元歸去馬如飛》:“獨占鰲頭日,殊恩拜紫微。鏇歸人快睹,迅速馬如飛。走看長安遍,鞭隨古陌揮。杏花三月艷,芳草七騶肥。奚借明駝送,聊憑□□□。故鄉忘遠近,喜色動旌 。書定傳金帖,標先奪錦衣。經綸仍報國,詎止慰庭闈。”
其二《清涼居士》:“解柄歸來日,騎驢歲月長。閒居仍感慨,烈士托清涼。蓴菜深機遠,梅花傲骨強。寒心圖自處,炙手讓人忙。于越耽游跡,西湖洗熱腸。冰天名將淚,風雪散仙狂。身世甘同佛,行藏且返鄉。六橋三竺路,千古吊蘄王。”
其三《梨園子弟白髮新》:“細數梨園事,摧殘子弟春。青年今已邁,白髮漸添新。無復言丞相,何堪憶美人。雨鈴空制曲,脂粉總傷神。□□當時舞,鸞歌此地呻。血香金屋老,菊部玉樓頻。皓首談簫管,紅牙記笑頻顰。只余長恨在,切莫話蒙塵。”
其四《知更雀》:“燈下勤王政,□□空堂聲。未須龍代漏,特假雀傳更。每夜能如約,終宵不爽衡。籠中籌欲報,戶外拆爭鳴。”
這些詩賦中,有作者中狀元後喜悅心情的傾吐;有對抗金名將韓世忠的深情悼念;有切恨丟失半壁江山的痛楚;有因政見不合辭官後隱姓埋名的苦衷;有隱遁後到三湘漫遊抑鬱的心態;有對權奸賈似道憤怒的抨擊等。總之,陳文龍把喜怒哀樂融在317首詩稿中,是他一生藝術成就極高的精品之作。
□表示該字被蟲蛀,已經不存在。

人物後裔

陳文龍的後代分居湛江,茂名兩市。據湛江市龍頭鎮山塘管區新屋村村民陳紹權介紹,陳正,字安世,曾任福建汀州府武平縣教諭,後卜居湛江市乾塘米稔村,生三子:永昌、永清、永源。陳紹權生於1938年。
陳文龍之子名夢雲,夢雲之子名陳魁,陳魁之子陳正創立乾塘陳氏大宗祠。晚清外交家陳蘭彬即為陳正後人,陳正是陳文龍曾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