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延斌[江蘇師範大學]

陳延斌[江蘇師範大學]
陳延斌[江蘇師範大學]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陳延斌,男,江蘇豐縣人。1982年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政教系。現為江蘇師範大學(原徐州師範大學)重點研究基地倫理學與德育研究中心主任、校特聘一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校學術委員會委員,《倫理學與德育研究》主編。兼任中國人民大學倫理學與道德建設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江蘇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國倫理學會理事、徐州市倫理學會會長等。

研究方向

長期從事哲學、倫理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作為第一帶頭人創辦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倫理學兩個碩士點。其研究方向主要是中國傳統倫理思想(尤其是家訓)、當代中國道德建設與國民道德素質培養、未成年人道德品質養成等。

研究成果

在《光明日報》、《哲學研究》、《哲學動態》、《道德與文明》等國內外刊物上發表論文160多篇,其中不完全統計被人大複印資料、《中國社會科學文摘》等刊物轉載近50多篇;出版專著7部(包括合著),主編、編著的書12部。其中,主編的《哲學教程》、《高校文科科研訓練與論文寫作》、《新倫理學》、編著的《倫理學通論》等作為高等院校教材在全國發行;

獲得榮譽

專著《雕塑明天的品質——跨世紀國民思想道德素質建構》被吉林人民出版社收入《當代中國學人文庫》叢書出版、再版。該書獲第七屆全國優秀青年讀物二等獎、江蘇省第四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入選作品獎、江蘇省政府第七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等。論文《建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道德體系論要》獲江蘇省第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入選作品獎。與郭廣銀、楊明等教授合著的《倫理新論:中國市場經濟體制下的道德建設》獲江蘇省政府第九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江蘇省第六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入選作品獎。另有四項成果獲徐州市政府社會科學優秀成果榮譽獎、一等獎等。與徐少錦教授合著的62萬字的專著《中國家訓史》被譽為“填補了中國家訓研究的空白”,獲得“北方十五省市自治區優秀圖書獎”,2011年被人民出版社選中修訂再版。2011年出版的國家社科基金成果《播種品德 收穫命運:未成年公民道德養成的理論與實踐》(專著)受到中宣部原常務副部長徐惟誠教授、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雲曉研究員的較高評價(見該書序)。近年來主持的研究項目有: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1項、一般項目 1項;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委託研究項目1項、一般項目1項;江蘇省社科項目1項;中宣部項目3項;江蘇省人文社科項目等2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