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干城

陳干城
陳干城 原籍浙江餘姚,1950年2月6日生於上海。 1968年畢業於瀋陽市汽車學校,1982年畢業於東北工學院機器製造工藝及設備專業,2004年結業於瀋陽師範大學社會學研修班。高級工程師,歷任瀋陽市交通局物資站副主任、交通工程研究所副所長、信息中心書記、副主任,現任調研員,瀋陽交通博覽室負責人。《瀋陽市交通志》副主編,瀋陽交通科技編輯,瀋陽市交通學會理事,瀋陽市交通工程研究所技術顧問。曾任遼寧省交通工程學會理事,瀋陽市業餘文物監督員。1982年從事交通運輸科學技術研究,在交通基礎研究與交通文化方面有較廣泛的興趣,注重交通工程實踐考察活動,從1986年開始記錄交通工程日記達30萬字。曾兩次被評為瀋陽市優秀科技工作者,參加國家“七五”攻關課題《大城市交通合理結構的研究》的研究、二十幾次市級重點課題、在國際性交通工程學術研討會上發表論文七篇、海峽兩岸都市交通研討會發表論文四篇、國內交通工程學術研討會上發表論文十一篇、近年在市級以上交通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九十餘篇、獲國家、省、市科技進步獎十二項,參編著作五篇。發表了《中國歷史道路網路特徵試析》與《“清明上河圖”的交通曆史背景與所反映的北宋交通》等探討交通歷史的文章。繪製《盛京通達圖》《滄桑百車》《民生汽車》《瀋陽馬鐵》《瀋陽永安橋》等反映瀋陽地方各種交通工具、交通環境、交通景觀與交通基礎設施圖近千幅。在交通部公路主樞紐規劃與建設試點工程-------瀋陽公路主樞紐中擔負科研與工程規劃工作。參加國內北京、天津、武漢等十幾個城市公路主樞紐的規劃布局評審。近年又開始在地方交通歷史與交通邊緣科學方面進行了研究與探討。兩次獲得瀋陽市修志工作先進個人稱號。目前,積極倡議並正在做瀋陽交通博覽室的籌建工作,蒐集與籌辦了《瀋陽市公交百年圖片展》與《瀋陽市交通運輸改革開放30年圖片展》。拍攝與速寫了兩萬多張地方老舊建築與交通設施的照片、繪畫與多種地方交通錄像資料,搜藏與整理了一些地方交通歷史資料,收藏了老渾河橋里程碑等有紀念意義的交通物品,不顧體弱多病駕車幾千公里考察了瀋陽地區的有關交通文物、歷史交通事件與歷史交通設施,參加了瀋陽市交通文化的普查工作並撰寫了有關交通文化傳播的論文與地方交通歷史文檔彙編。同時,利用業餘時間實測地區日照;實測月球升落時刻;測定瀋陽地區道路運輸營運里程;堅持二十幾年做氣候對道路交通運輸影響程度的紀錄;做多年交通音樂日記,創作了反映運輸玉石王故事的《玉石王下山》鋼琴即興曲;記了九年近十萬公里的汽車駕駛日記;紀錄“創新思維”等有助交通創造思維發展日記,為交通與其他科學的有機融合做了積極的努力。近三年又進行了城市機動車停車場、步行交通、機動車道路交通延誤、城市公共運輸最佳化與自然災害對交通的影響等項目的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