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實與梁上君子

陳實與梁上君子

陳實與梁上君子是一則古代寓言故事。選自《後漢書》。

基本信息

原文

陳實與梁上君子陳實與梁上君子

陳寔,東漢人也,為人仁愛。時歲饑民儉,有盜夜入其室,止(1)於樑上。寔陰(2)見之,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孫,正色訓之,曰:“夫(3)人不可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惡,習以性成,遂至於此(4)。梁上君子者是矣!”盜大驚,自投於地,稽顙歸(9)罪。寔徐(6)譬(7)之曰:“視君狀貌,不似惡人,宜深克(8)己反善。”然此當由貧困,令遺絹二匹。自是一(10)縣無復盜竊。

參考譯文

陳寔是東漢人,為人仁厚慈愛。那一年鬧饑荒,百姓飢餓。有一個小偷晚上進入他的屋子,躲藏在樑上。陳寔在暗中看到了他,於是起身整理衣服,叫他的兒孫起來,神情嚴肅地教育他們說:“人不能不自己勤勉,不善良的人本性未必是壞的,只是沾染了壞習慣,就變成了這樣。”兒孫說:“這樣的人是誰?”陳寔指著樑上的盜賊說:“就是那樑上的君子。”盜賊很吃驚,自己跳下地,磕頭認罪。陳實慢慢地開導他說:“看你的相貌,不像是壞人,應該反省自己,做好事。”陳寔知道他很窮,於是讓人給了他二匹絹。從此整個縣中再也沒有小偷了。

字詞解釋

1止:停留,這裡指躲藏。

2陰:暗中。

3夫:發語詞,無實義

4斯:這(地步)。

5孰:誰。

6徐:緩緩地,慢慢地,這裡有認真的、嚴肅的意思。

7諭:使……明白。

8省:反省。

9歸:承認。

10一:整個。

11歲饑民餒:當時荒年,百姓飢餓。

12盜:小偷

13自是:從此

內容拓展

人們根據這個故事,引申出“梁上君子”這句成語。“梁”是房梁,“君子”是古代對有教養的讀書人的稱呼,用在這裡含有幽默的意思。“梁上君子”被用作小偷、竊賊的代稱。

後來“梁上君子”還用來比喻那種上不著天、下不著地、脫離實際的人。

中心:不善之人未必本惡,習以成性,遂至於斯,梁上君子者是矣!意思:人不可以不自我勉勵。不善良的人不一定本性是壞的,(壞)習慣往往由(不注重)品性修養而形成,於是到了這樣的地步。屋樑上的那個人就是這樣!我認可,因為與其狠狠責罵那位“梁上君子”,還不如勸他,指導他,給他一個重新做人的機會。

盜與賊:

現代漢語中,盜指強盜,賊指小偷,而文言中恰恰與此相反,盜多指小偷,賊多指強盜。上文“盜夜入其室”、“盜大驚”中的兩個“盜”,均指小偷;“無復盜者”中的“盜”指偷竊。

道理

1.為人要寬容別人,要給別人改正從新的機會.更要尊重別人。哪怕對方犯了錯誤也要給對方足夠的尊嚴.

2.對待別人犯的錯誤不應該一味的責罰,而應對之教導,使其能夠從錯誤中走出來.也反應出教導者有著高尚品格.

3.待人要寬和,要給別人改過自新的機會,而不是一味責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