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匜

中國古代青銅水器。

注音

chénzǐyí 

基本信息

高16.7cm,寬29.8cm,重2.09kg。
匜口緣曲,流槽不太長,腹較淺,龍形鋬,下具四隻扁獸足。以蟠螭紋為主體紋飾。

銘文內容

器內有銘文5行30字:
唯正月初吉丁
亥,陳子子ꀰ作孟
媯ꀩ女媵匜。用
祈眉壽萬年
無疆,永壽用之。
銘文大意:在正月第一個吉日丁亥這一天,陳子之子為他的女兒ꀰ孟媯ꀩ女做陪嫁用的匜,並祈求長壽,永遠保用此器。
撰稿人:李米佳

關鍵字

蟠螭紋

蟠螭,即盤曲的龍,軀體較為粗壯。《文選》:“白鹿孑蜺於欂櫨,蟠螭宛轉而承楣。”

匜(音儀),古時的盥洗用具,《左傳》有“奉匜沃盥”之語。青銅器和瓷器中均有此器。青銅匜最早出現於西周中期後段,流行於西周晚期和春秋時期。傳世瓷器中最早的匜見於漢代,唐、宋時都有燒制,元代瓷匜以景德鎮產品最為多見,有青花、釉里紅、卵白釉、藍釉白花藍釉描金等品種。

螭紋

螭,傳說中的一種龍,又名螭虎龍。明式家具常用為裝飾紋樣。 

『0030』孟媯『0029』女

周代冠名制度規定,女子出嫁前,其本名的全稱形式為:國名+行輩+本姓+名+女。一般來講,行輩排列以伯、仲、叔、季依次對照長子(女)、次子(女)、三子(女)、四子(女)。但有時長子(女)稱孟而不稱伯,這是因為庶出的原因(即妾生),嫡出(正妻生)者仍稱伯。『0030』孟媯『0029』女之孟字,說明此女為庶出,而綴後之女字,則說明該器為為出嫁前所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