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其美遇刺事件

陳其美遇刺事件

1916年5月18日,陳其美在上海法租界薩坡賽路14號日本僑民山田純三郎的寓所被槍殺。中外輿論普遍認為是由袁世凱指使的報復行為,孫中山先生痛悼陳其美“生為人傑、死作鬼雄”。

人物簡介

陳其美陳其美

陳其美(1878-1916),漢族,字英士,浙江吳興人。近代民主革命志士,青幫代表人物,於辛亥革命初期與黃興同為孫中山的左右股肱。弟陳其采,字藹士。兄陳其業,字勤士(陳果夫、陳立夫的父親)。陳其美與蔣介石關係密切,為蔣介石拜把之兄,將蔣介石引薦於孫中山。1916年5月18日,受袁世凱指使的張宗昌派出程國瑞,假借簽約援助討袁經費,於日本人上田純三郞寓所中將陳其美當場槍殺。陳其美遇刺後,孫中山高度讚揚陳英士是“革命首功之臣”。

背景

上海起義時的陳其美上海起義時的陳其美

國民黨二次革命期間,陳其美擔任上海討袁軍總司令。但上海討袁軍功敗垂成,各地的起義也相繼被鎮壓了下去。袁世凱首先下令緝拿孫中山、黃興、陳其美等革命黨領袖,迫使他們重返日本,開始了流亡生涯。

而袁世凱洪憲稱帝後,東南方面所不放心的,是陳其美,因為陳在上海有實力有基礎,又富於組織能力,其號召聲勢並不下於蔡鍔。自蔡鍔和唐繼堯在雲南起義後,袁所最擔心的,是怕陳其美回到上海回響。如果東南和西南聯為一氣,大局就拱手讓人了;為了保全東南,勢必要除掉陳。

袁稱帝後,馮國璋早就離心離德,但馮要鞏固東南,尤其江蘇是自己的勢力範圍;陳其美是馮的最大威脅力量,馮要除陳,和袁的立場是一致的。

更為重要的是為了打擊袁世凱的氣焰,1914年11月,陳其美派遣王曉峰、王明山在外白渡橋上刺殺了袁世凱心腹、上海鎮守使鄭汝成。此舉使袁世凱聞訊喪膽,竟“至終日不食”。

袁世凱本想收買陳其美,便要人去找陳其美,開價50萬美金。陳其美說:“我個人不需要這么多的錢,我想要這筆錢,無非是為了國家,一次付清,可以用作革命經費。”來人說:“你錯了,這筆錢不是想讓你拿去革命,而是讓你不要革命了,你如果拒絕,那袁世凱就要把這筆款用於殺你。”陳其美哈哈大笑,毫不介意。 

遇刺

袁世凱稱帝袁世凱稱帝

袁世凱收買不成,終露殺機。他知道陳其美為組織籌款的事大傷腦筋,便指使黨徒設下了一個陷井,先由爪牙許國霖、程子安辦了一個名叫鴻豐的煤礦公司,然後收買革命黨人李海秋,讓他透露訊息給陳其美,說是鴻豐公司有一塊礦地,準備向有關銀團抵押借款,如果陳其美能幫助介紹簽約,公司可以拿出貸款中的40萬元支援革命。

陳其美大喜過望,當即答應促成此事,並讓李海秋叫鴻豐方面帶契約底稿來簽。由於好事來得蹊蹺,黨內有不少同志暗生疑竇,黃郛勸陳其多個心眼,調查清楚了再定奪。陳其美籌錢心切,頭腦冷靜不下來,他對黃郛說:“我們湖州人有句俗話叫:‘和尚要錢連經也賣’。革命需要錢,這點險該冒。”

1916年5月18日,陳其美按照預約時間到法租界薩坡賽路(今淡水路)14號公寓,李海秋略帶歉意地對陳其美說:“出門時匆忙,忘記把契約帶來了,我這就去取。”李海秋返身出門,埋伏多時的兩名殺手立即沖了進來,對著陳其美的頭部連擊數槍,陳倒地身亡,年僅38歲。

後來證實袁世凱為了殺陳付出了70萬大洋的賞金。

陳其美殉難後,因懾於袁世凱的淫威,一時無人敢去認領。唯獨蔣介石狂奔至現場,撫屍痛哭,隨即又冒險將陳的屍體送回浦石路(今長樂路)新民里119號的家中入殮,並親書祭文:“悲乎哀哉,而今而後,教我勖我,撫我愛我,同安同危,同甘同苦,而同心同德者,殆無其人矣。”旁人無不嘖嘖而言:“英士(其美)與介石不枉為兄弟一場。”

孫中山在袁世凱死後,曾追祭陳英士,且親撰祭文,有云:

“……君總群豪,與賊奮搏。百怪張牙,圖君益渴,七十萬金,頭顱如許,自有史來,莫之或匹。君死之夕,屋欷巷哭。我時撫屍,猶勿瞑目。曾不逾月,賊忽自殂,君倘無知,天胡此怒?含笑九泉,當自茲始。文老幸生,必成君志。……”

世界著名刺殺事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