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八尺

陳八尺,(1905-1954)字世椿,湖南省宜章縣人。1926年加入農民協會。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0年7月因“反黨”被撤職、開除黨籍並被關押。1954年6月7日於武漢含冤去世(死因至今未解密)。1988年4月中共為其平反昭雪,恢復黨籍和名譽。

陳光陳光

陳光(1905-1954)字世椿,湖南省宜章縣人。因少年時身長八尺,腰圍八尺,傲氣磅礴,故與老鄉一起從軍之後軍隊中常以其綽號“八尺男兒”稱呼,簡稱陳八尺。

生平簡介

1926年加入農民協會。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1月獻出收藏的12枝步槍,組織農民赤衛隊,任栗源區赤衛隊隊長,參加湘南暴動。4月,隨部進入井岡山,歷任紅軍第4軍第10師第29團第1營第3連連長、永新縣北鄉游擊隊隊長、紅軍第4軍第31團排長、連長。1929年10月任紅4軍第1縱隊第1支隊副大隊長、大隊長。1930年2月任紅軍第4軍第1縱隊第1支隊副支隊長、支隊長。曾在反“圍剿”作戰中冒死救過林彪。6月,任紅4軍第10師第30團第1營營長。10月,升任紅4軍第10師第30團團長。1931年5月任第10師參謀長。12月,升任紅軍第4軍第12師師長。1932年3月改任紅4軍第11師師長。1933年8月調任少共國際師師長、紅1軍團第15師師長。12月,改任紅1軍團第2師師長。1934年10月率部作為前衛先鋒,參加長征。1935年初指揮所部攻占遵義婁山關、搶渡瀘定橋。1935年10月任紅1軍團副軍團長兼第4師師長,親自指揮奪取臘子口之役。1936年6月入抗日紅軍大學學習,並任高幹科科長。12月,回任紅1軍團副軍團長兼第4師師長、並代理軍團長。1937年8月任八路軍第115師第343旅旅長,參加抗日戰爭。9月,參加平型關戰役。10月,率部取得廣陽大捷。1938年3月任第115師代師長。1939年率部東進,與羅榮桓一起,領導創建了山東抗日根據地。1942年8月任第115師代師長兼山東軍區司令員。以一個旅發展至近10萬餘眾的山東抗日武裝。日軍曾專門編寫了《陳光部作戰研究》的小冊子,指導山東日軍作戰。1943年陳光回延安參加整風運動併入中央黨校學習。1945年10月派往東北,任東滿軍區副司令。1946年2月任吉遼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10月,任東北民主聯軍第6縱隊司令員。1947年5月改任松江軍區司令員兼哈爾濱衛戍區司令員。參加了東北解放戰爭。1949年2月任第4野戰軍副參謀長,隨軍南下。11月,任廣東軍區副司令員兼廣州警備區司令員。1950年7月因“反黨”被撤職、開除黨籍並被關押。1954年6月7日於武漢含冤去世(死因至今未解密)。1988年4月中共為其平反昭雪,恢復黨籍和名譽。

電台事件

1945年8月,抗戰勝利後,東北成為國共雙方矚目的焦點。林彪、陳雲彭真等率10萬餘幹部晝夜兼程趕往東北,羅榮桓與黃克誠分率山東八路軍、蘇皖新四軍齊頭並進。
陳光原定回山東,由於形勢的變化,便和林彪一道趕赴東北、10月,陳光在與羅榮桓及老部隊會合後,中共東北局決定,在黑山、北鎮一帶設定第二道防線,由陳光負責指揮。羅榮桓當即把從山東帶來的一部電台和機要人員交與陳光使用。
約兩月後,林彪帶領東北民主聯軍指揮所出關撤往阜新。此時,國民黨部隊已進占錦州溝幫子一帶,惡戰一觸即發。情急之中,林彪得知陳光處有一部大功率電台,忙致電陳光,要求將電台和機要人員火速調往阜新。陳光考慮到沒有電台無法進行聯絡、指揮,況且林彪部已有兩台大功率日制電台,當即回電希望不要調走電台。林彪則兩度來電繼續催調,並嚴詞指責陳光扣壓電台,妨礙其指揮作戰。見此情況,陳光忙抽調出電台及機要人員,準備送往林彪處。不料,錦州之敵大舉進犯陳光部,倉促撤退之際,陳光只得帶走電台及機要人員。電台就此無法上交。
隨後,林彪多次在公開場合指斥陳光“無理霸占電台,抗命不交”。1949年初,陳光擔任了第四野戰軍副參謀長。3月進駐北平時,林彪在防止居功自傲的會上,未徵得東北局同意,再次點名批評了陳光。

廣州蒙冤

由於兩人之間已產生嫌隙,後來,陳、林矛盾達到了白熱化程度。
1949年1月,陳光被任命為廣東軍區副司令員兼廣州警備區司令員。陳光到職後,在當時的華南分局第一書記、廣東軍區司令員兼政委葉劍英的領導下,負責剿匪肅特、維護社會治安、穩定市場物價等方面的工作。廣州緊鄰港澳,是新中國的南方前哨,百廢待興。陳光遇到了人生的新課題:缺少對城市管理建設的經驗。當時,中央明確規定,在港、澳、台做情報工作,有一套嚴格的程式和高度的紀律,結果陳光在掌握政策時,表現得主觀、簡單和不夠審慎,以致出現一些較大的錯誤。同時,他從局部利益出發,在老家宜章違反幹部政策和一些,規定,將烈士子弟和知識青年招來廣州,辦起了訓練班。
這些錯誤被組織上發覺後,葉劍英親自出面找他談話,勸他認識並改正錯誤。但是由於性格的原因,加之組織上對其錯誤有些不實和誇大,陳光產生了嚴重的對立情緒。
鑒於陳光的錯誤和牴觸的態度,中南軍區報請中央後,給予他開除黨籍的處分。
1950年7月23日,陳光受到更為嚴厲的處理。這天一大早,陳光的老部下、時任廣東軍區參謀長的李作鵬,邀約他赴廣州荔枝湖遊玩。陳光很開心。兩人在湖中泛舟,還搞了野餐,頗為盡興。但是待到下午歸來時,陳光大吃一驚,只見其住所已戒備森嚴,跟隨他多年的老炊事員含淚望著他,四周則站滿了他不認識的戰士。警衛全部撤走,住所被查抄,在二樓的房間裡,李作鵬尷尬地望了望他,然後朝保衛部部長努了努嘴。保衛部部長便捧出上級的電令,宣布他已被撤銷廣東軍區副司令員兼廣州警備司令員的職務,旋即將他軟禁起來。
實際上,對陳光的處理意見已在7月22日晚由中南軍區電告了廣東軍區:鑒於陳光性格剛烈,又是戰功卓著的老同志,電文強調儘量做到不擴散,具體實施由廣東軍區黨委安排,採取先撤換警衛,再就地軟禁的辦法。但是怎樣實施呢?廣東軍區連夜召開黨委常委會(未通知陳光參加),由葉劍英主持,擬了幾套方案,都未獲認同。最後,李作鵬提出了邀陳光游湖、再派人查抄住所的辦法。

病歿武漢

這一年10月,抗美援朝戰端開啟。不知出於什麼原因,陳光被轉送武漢,軟禁在中南軍區的一座二層小樓里。此間,中南軍區不少舊部以各種方式探望過他。由昔日功臣淪為今日的階下囚,陳光百感交集,情何以堪?在以後長達三年半的時間裡,他一直被監禁於此,從來沒有離開過二樓。
對於他的錯誤,顯然是誇大了。儘管當時的中南局、中南軍區先後派蘇靜劉興元梁必業找他談話,勸他認識錯誤,但陳光認為其主要錯誤,與事實有較大出入,處理得極不公正;他還認為,林彪出於歷史過節,刻意加害他,因而拒絕接受組織對他的處理。
事情就這樣被拖了下來。
1954年6月7日,陳光在那棟2層小樓里,含冤去世,終年49歲。此前,他已有精神病徵兆出現。不過,關於其死因,至今仍未解密。
陳光去世一年後,其夫人史瑞楚帶著已改隨母姓的兩個兒子,悄然隱居於北京。如今,兩個兒子學有所成,多不願提及父親的悲劇。
三十多年後,在紀念長征五十周年之際,熟知陳光的人,包括羅榮桓元帥的夫人林月琴在內的十餘位老同志,聯名上書陳雲,希望重新公正處理陳光的問題。1987年,中紀委、中組部、軍紀委和總政組成聯合調查組,經過認真細緻的審查,實事求是地認定其解放初所犯錯誤純屬人民內部矛盾,受到了林彪的誣陷和打擊,以致被長期非法監禁和錯誤處理。
1988年4月,經中央批准,撤銷了強加於陳光頭上的“反黨”結論,恢復他的黨籍和名譽。

關於陳八尺的一些不實記載

曾被國民黨52軍擊斃

錦州大捷中國民黨52軍擊斃的中共將領並非陳八尺,而是陳光的同鄉,湖南省宜章縣栗源鎮陳東日。因情報失誤而被誤認為了陳八尺。就是此戰役中陳光攜帶電台無法上交而導致其後的蒙冤事件。

王啟年聯合組成討賊聯軍

陳光當年年方18,是在去廣州的路上與王啟年邂逅並制服了前來劫道的山賊,王啟年覺得此少年儀表堂堂身手不凡,是故邀請其參加討賊聯軍,陳光欣然應允,但因家中父親病重而未能成行,所以陳光既非廣州軍閥,亦不是廣州人,更沒有後來的同王啟年共同迎接孫中山一說。

天誅八尺

這是當年林彪反革命集團所犯下的又一罪行。因為陳光在中南軍區行事光明磊落,深得中南軍區士兵的愛戴,林彪反革命集團為了將其罪行正當化,故意派人挖出上書天誅八尺字樣的大石來矇騙老百姓,而一些不明真相和被封建流毒蒙蔽的人信以為真,直到現在當地還有人在喊此口號。

為蔣介石和日寇的雙重間諜

陳光調任少共國際師師長期間與張國燾曾發生矛盾,而張國燾的下屬便發布了這一謠言試圖抹黑陳光,還妄圖將陳光下冤獄。幸好當時林彪出面駁斥了此謠言,為陳光洗清了冤屈,但日後林彪也就此謠言針對陳光進行了迫害,這就是當初陳光始料未及的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