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元贇

陳元贇於1587年出生,是中國明清之際傑出學者,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貢獻,於1671年去世。

基本信息

簡介

陳元贇
明代杭州(今屬浙江)人(1587-1671)。字義都,號芝山、升庵、既白山人。少年時在河南嵩山少林寺學武藝,工醫道、書畫、詩詞。天啟元年(1621)隨浙江道赴日本,在名古屋為尾張藩主德川義直門客。後移居江戶國正寺,以拳術授徒。武士福野正勝右衛門、三浦義辰右衛門、磯貝次郎左衛門拜於門下,後三浦與福野自立旗幟,稱為“日本中古柔術之祖”。歿於名古屋,葬建中寺。日本起倒流和古武道研究會在東京立碑曰:“拳法之有傳也,自投入明人陳元贇而起。”

介紹

陳元贇(1587年~1671年),原名珦,字義都,一字士升,另有芝山、虎魄道人、瀛壺逸史、菊秀軒、既白山人等別號、筆名,餘杭人。是中國明清之際傑出學者,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貢獻。陳元贇幼年好學,通詩文、書法、繪畫、建築、制陶及醫術。二十七歲,入河南嵩山少林寺,習武術和制陶術,並負責管理寺內陶器、藥材,對醫藥、針灸、氣功、食療都頗有研究。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東渡日本,在日流寓五十二年,先後寄居長崎、江戶、名古屋等地,與各階層、各行業人士廣泛交往。在文學上,陳元贇將中國公安派文學主張和創作在日本傳播,對日本文學革新起積極作用。在武術上,於日寬文三年(1626年)前後居國昌寺創編柔道,傳授給武士福野正勝、三浦義辰、磯貝次郎,以後三人各形成流派,使柔道傳遍日本,陳元贇被日本人奉為柔道鼻祖。後受聘於藩主德川義直及其長子第二代藩主德川光友為幕賓,教授書法、詩文,繼而主持、傳授燒窯制陶技藝,陶法精緻,獨具風格,稱“元贇燒”,尤以茶器為上品,對日本茶道有影響。陳元贇還為萩津長門藩主毛利輝元太守撰《長門國志》,保存了中世紀本州西部政治、經濟、社會、地理、民俗資料,傳播了中國方誌學。陳元贇還在日本廣泛行醫,傳播丹溪學說,頗受日本人士歡迎和欽佩,被日本學術界譽為“介紹中國文化之功勞者”。陳元贇在日本著作甚豐,有《虎林詩人集》、《既白山人集》、《升庵詩話》、《老子經通考》、《元元唱和集》、《陳元贇書牘》等。陳元贇崇尚民族氣節,在異鄉不忘祖國,多次題款自署“大明武林”人,並以故鄉餘杭芝山、既白山取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