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能

陳偉能

陳偉能,男,漢族,國籍是中國,職業是經濟學家。是香港拯溺總會主席及香港獨木舟總會會長,為發展香港乃至中國的體育事業不遺餘力,獲得社會認同、國際重視。

基本信息

簡介

(圖)陳偉能陳偉能

陳偉能先生還是香港拯溺總會主席及香港獨木舟總會會長,為發展香港乃至中國的體育事業不遺餘力,獲得社會認同、國際重視。

作為廣東省政協委員,他積極參政議政,關注民生,為祖國內地的發展竭盡所能。另外,陳偉能先生還擔任上海海外聯誼會理事、香港房地產建築業協進會監事長、廣州市外商協會副會長、國際獨木舟亞洲代表、愉園體育會副會長等眾多社會職位,集多重身份於一身。

事業

陳偉能先生在信德集團負責房地產業務,長期參與澳門香港的房地產開發業務,並在上海廣州天津組建多家房地產有限公司,還將業務拓展至物業管理領域。他在香港、澳門及內地成功運作多個大型項目,為中國地產業的發展作出了積極的努力和有益貢獻,同時亦將香港先進的物業管理經驗帶到內地,極大地推動了內地物業管理的飛速發展,見證了中國近幾十年來地產業的發展和變遷。

信德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1972年,1973年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是一家在香港發展起來的大型綜合企業,隨著華南地區和香港經濟於八十年代逐漸蓬勃,集團開展長期的多元化業務計畫,主要經營三大核心業務——運輸、酒店、地產業務。

1987年,畢業於工商管理專業,曾任香港地產商會行政秘書的陳偉能先生,加入到何鴻燊博士旗下的信德集團有限公司及澳門旅遊娛樂有限公司,不久,便專門負責公司房地產業務。

進入信德集團高層之後,陳偉能先生在所負責的地產業務方面大展拳腳,為信德集團公司在地產界的發展壯大出謀劃策。他精明能幹、眼光敏銳,管理有方,由於曾經長期從事地產行業的工作,他積累了大量的行業經驗和業務水平。自加入信德集團後,他致力於發展公司的地產事業,憑著對地產行業敏銳的嗅覺和超前意識,努力執行董事局的決策,帶領公司地產業登上了一個又一個新高度。

陳偉能先生以公司發展為己任,將信德集團有限公司的房地產業務由香港發展到澳門,然後又拓展至內地,使公司成為房地產業的領頭羊,為公司在業界樹立了良好的口碑。1991年,陳偉能再度被公司委以重任,成為信德集團六位執行董事中的一員,兼任信德集團有限公司在上海、天津、廣州等集團附屬公司的董事總經理。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香港地產業迎來了發展史上千載難逢的機會。當時中英兩國政府已經簽署了回歸備忘錄,香港即將回歸的大好訊息極大地刺激了國內企業對香港投資的興趣。於是國內大批資金開始向香港湧進,進入到香港的投資領域,而首當其衝的就是香港的地產業。陳偉能先生敏銳地預見到香港地產業的發展前景,及時把握機遇,將公司業務重點放在了收購舊樓改造、樓盤投資上,其中包括大型商業、住宅及商鋪物業項目之權益,包括寶翠園昇悅居發展項目,特別是寶翠園的公務員宿舍成功重建,不僅為香港公務員營造了一個好的住宿環境,也為香港政府減輕了不少壓力。信德集團的房地產業務在陳偉能的具體指揮下,獲得了可觀的利潤,很快在香港地產市場佔有一席之地。公司進一步趁熱打鐵,選準時機將信德集團地產業務拓展至澳門和內地,使集團事業得到長足發展。

運 營

陳偉能先生憑藉對市場行情的深入瞭解和對樓盤升值潛力的準確預測,成功地運營了澳門的大型樓盤的策劃、投資等項目,其中包括澳門大型豪華物業——濠景花園。該項目共分為三期完成,濠景花園第二期以“濠景都會”為品牌,包括第三期共有十三幢豪華住宅大廈的1788個住宅單位。其貴賓級住客會所是澳門最大型住宅發展項目之一,將於2007年竣工。第一期“濠庭都會”包括五幢住宅大廈684個單位,未峻工前已基本售完。此外還有南灣地盤,經過精心規劃後,將成為澳門大都會的中心點及新口岸外港填海區地盤等多個項目。

中國改革開放之後,內地經濟發展出現良好勢頭,地產業也快速蓬勃發展。信德集團開始思考如何拓展新的空間,經過深思熟慮,他們決定將地產行業拓展至內地,成立上海華天房地產有限公司上海鴻藝房地產有限公司上海中區地產有限公司天津和信發展有限公司廣州信德地產有限公司等多家房地產企業,陳偉能先生出任這些公司董事總經理職位。他帶領公司在上海成功運作多個特點鮮明、風格各異的房地產項目,因其超前的設計理念及豐富的項目操作經驗,使其開發的項目備受矚目。虹橋上海城是由上海華天房地產發展有限公司所開發,位於上海西區虹橋商務區中心,佔地100畝,規劃設計總建築面積為36萬平方米,分三期建設。一期已經建成,包括兩棟高36層的商務辦公樓以及六層高的購物中心商場設施;二期將規劃建設成一個高級住宅區,擬建四棟33層到35層的高層住宅、一棟32層高的酒店式公寓和一條商業步行街;第三期主要規劃建設為一座綜合性多功能的超高層建築物,集商務辦公、展覽廳、娛樂廳和購物商場於一體。屆時,虹橋上海城將成為上海西區的一座標誌性建築。

上海中區廣場是由上海中區地產有限公司投資開發,一至三層為綜合性商場,五至二十六層為辦公樓,是一個集商務、金融、餐飲、娛樂於一體的新型國際級商廈。

上海鴻藝豪苑由上海鴻藝房地產發展有限公司開發,小區由三棟住宅組成,房型有二房、三房及複式結構組成,可迎合不同的需要,是淮海路傳統高尚住宅區域內的頂級豪宅。

廣州的信德商務大廈由廣州信德地產有限公司開發,由一幢三十二層高的辦公大樓及六層商場組成,每年獲得可觀利潤,並且利潤在持續增長。

所有項目運作的成功,都離不開陳偉能先生的運營和調度,他以自己在地產界多年的工作經驗和專業能力,為內地打造出一個又一個的精品樓盤,為何鴻燊所屬集團地產業在內地的發展樹立了良好的口碑,亦為中國的地產業發展作出了有意義的貢獻。

管 理

在地產業迅猛發展之時,陳偉能先生抓住時機,與時俱進,發揮在房地產行業的優勢,“以房地產開發為主,多種經營相結合”,將多元化經營作為集團公司長遠發展戰略,根據集團公司發展的需要,將業務擴大至物業管理方面,成立上海華天物業管理有限公司、上海中區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經過悉心經營及創新管理,公司在住宅管理、酒店管理、會所管理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現已成為中國最具實力的外資物業管理公司之一。

華天物業管理公司在陳偉能先生的領導下,秉承母公司的管理精髓,發揚集團企業理念,開拓商機、創造就業、培養專才,為中國未來多樣化的房地產開發、管理服務作貢獻。而信德物業管理公司是首間在澳門成功通過ISO9001:2000認證的香港物業管理公司,至2005年,信德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已連續五年獲香港社會服務聯會頒發“商界展關懷”獎項。

華天物業管理公司在資金雄厚的集團支持下,為一系列各類型住宅、商業及工貿物業,提供優質及全面的專業物業管理服務。由中外資深的管理人士組成高效率國際團隊,面向中國各省市的房地產客戶夥伴的發展項目,提供高質量的管理、服務、顧問等工作。華天物業的管理策略以匯集多方有利的資源,充分發揮最高效率、經濟效益,輔助客戶最佳化物業投資管理項目,節省潛在運作損耗,並以專業分工、智慧型自動化管理等策略,確保物業投資項目得到預見的、可靠的、最佳的回報。

陳偉能先生不僅促進了內地地產業的蓬勃發展,也讓物業管理在內地得到有力的發展和推進。陳偉能先生說,對於物業管理,最重要的是要會用人,人才是企業發展的核心力。要善用人,人盡其才,以一當十。物業管理的快速發展,導致管理人員的嚴重缺失,在香港聘請專業管理人員代價過大,陳偉能便積極主張利用內地人才的優勢,從當地選拔出一批具有管理潛能的優秀人才,在香港聘請專業人士給他們培訓,這樣公司既得到了優秀人才,也節約了成本,亦為業界培養了大批物業管理人才,可謂一舉三得。

拯溺先鋒 造福社會

陳偉能先生不僅在項目策劃、公司管理上才華出眾,在社團領導方面亦毫不遜色。他現為香港拯溺總會主席,帶領香港拯溺總會立足香港、衝出亞洲、走向世界。

香港拯溺總會於一九五六年成立,自成立以來,本著“天下有溺者,尤己溺之也”的創會精神,會員總共拯救起30000多條寶貴生命。該會一直致力推廣拯溺運動,組織各類救生考試,以及向廣大市民宣傳水上安全知識,在各附屬團體的積極配合下,每年使數以千計的市民有機會認識及參與到拯溺這項有意義的運動中。

陳偉能先生從事拯溺工作逾40多年,1992年,開始擔任香港拯溺總會主席,秉承以“救生積德,拯溺扶危”宗旨,為香港拯溺總會的發展盡心盡力,使香港拯溺總會發揮它應有的社會作用和職能,為廣大市民服務。

1997年香港回歸後,香港拯溺總會正式接管皇家救生會香港分會的考試工作,成為香港救生技能唯一考試機構。除不斷改進現有的拯溺訓練外,歷年來亦引進了各項先進的拯溺技術,如水上急救、水上機車拯救、快艇拯救、手力急救及國際裁判訓練等。

2002年,陳偉能先生組織香港拯溺總會推出千人就業計畫,為1500名合格人士提供基礎及專業救生訓練,並在完成訓練後提供就業中介及見習工作機會,其名額將優先提供給待業的青少年。陳偉能先生說,該計畫主要有兩個目的:一是協助青少年學到一技之長,並為他們提供實習機會;二是提升救生員的工作技能,以達到國際水平。他認為,市場對符合新考試資格救生員的需求甚大,市場需求為4000至7000名,而目前合格的救生員數目只有2500多名;加上救生員職位的流動性頗大,他預計來年全職救生員的職位空缺至少有1000個。

2002年11月,中國廣州舉行全國救生錦標賽,在陳偉能主席的帶領下,港隊再創佳績,取得三金六銀五銅,成為男、女團體總亞軍,令人鼓舞。

2003年,為迎合國際拯溺技術的發展,陳偉能主席主張香港拯溺總會引入泳池救生及沙灌救生系列的訓練課程及考試制度,此兩項救生系列的訓練課程及考試制度的引入,標誌著香港的拯溺運動發展走向更專業化、國際化。同年,陳偉能獲得大英國協救生會頒發邁高親王優異獎狀,表揚他在過去多年來為推動香港的救生髮展所作的重要貢獻。

五十年來,香港拯溺總會一直穩步發展,不斷提升服務素質及專業水平。現在,香港拯溺總會在陳偉能主席的帶領下,致力於推動水上安全、宣揚拯溺運動知識,每年接受拯溺訓練及投考拯溺資格的人數接近一萬人,提供義務救生服務的救生員約有四千人次,大大減低意外的發生,為政府減輕壓力,為社會做出貢獻;在他的帶領下,不僅一年一度的香港拯溺賽辦得有聲有色,而且在全國水上救生競賽中成績卓著,2004年更榮獲全國錦標賽總冠軍的殊榮,領先全國,享譽中外。在他的帶領下,香港拯溺總會不斷開拓進取,積極舉辦不同類型的拯溺活動,培養本地的拯溺及急救人才,令更多市民認識到水上安全的重要性;在他的帶領下,香港拯溺總會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認同,獲得國際的重視。

參政議政 愛國愛港

在把集團公司事業做大的同時,陳偉能先生也始終關注著內地的經濟建設。他既是優秀的企業家,又是出色的社團領導,更是為國為民的政協委員。擔任廣東省政協委員期間,他多次赴內地考察、投資,為內地的發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為祖國的經濟建設添磚加瓦。

2003年11月,陳偉能先生與廣東省政協副主席等人一起視察河源惠州東莞,對東深供水改造工程進行視察。視察團沿東江流域先後視察了河源新豐江水庫、華嘉實業有限公司工業污水處理中心、惠州污水處理廠等工程項目,在聽取了東深供水改造工程總指揮部負責人的介紹後,陳偉能先生對這項工程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合理化的建議。

2005年5月,陳偉能先生同粵港政協委員視察陽江,目睹了陽江市工業、農業和旅遊業高速發展取得的成績;參觀了陽江十八子廚業有限公司、陽江高新區、閘坡漁港、海陵島旅遊區等,與市政府領導進行了座談。陳偉能表示日後將加強香港與陽江的聯繫,攜手把陽江發展為一個更繁榮、更完善的城市。

他前瞻性地指出,隨著內地與香港簽訂了《內地與香港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兩地的商貿往來更加頻繁。依託粵港兩地各自的優勢,取長補短,最終定能為兩地帶來更多的合作機會,取得雙贏的局面。他希望此行之後,香港與陽江市能攜手共創新天地,有更多的港商到內地投資。此外,陳偉能先生還對社會慈善事業不遺餘力,為災區重建捐款捐物,為貧困山區教育事來慷慨解囊。

陳偉能先生平時最喜歡游泳、步行及旅遊。他認為家庭和睦很重要,和睦的家庭使人生活開心、工作順利。他開心地說,自己運氣好,取了一個好太太,主內對外都沒問題,使他做事順心,無後顧之憂。他平時秉承“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方式為人處事。他說,在生活中,不論是工作還是交朋友或其他方面,都應有這麽一個原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