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東漢大將]

陳俊(?—52年),琅琊太守祝阿侯,字子昭,南陽西鄂(河南南陽)人。東漢大將,“雲台二十八將”之一,二十八宿之一。星宿:畢月烏。少為郡吏,更始立,以宗室劉嘉為太常將軍,俊為長史。光武徇河北,嘉遣書薦俊,光武以為安集掾。建武十三年(42年),增陳俊食邑,定封祝阿侯。 建武二十三(52年)年,陳俊去世,其子陳浮嗣。

基本信息

簡介

陳俊(?—52年),琅琊太守祝阿侯,字子昭,南陽西鄂(河南南陽)人。東漢大將,“雲台二十八將”之一,二十八宿之一。星宿:畢月烏

生平

陳俊年少時為郡吏。更始政權建立後,任宗室劉嘉為太常將軍,陳俊被任做長史。時劉秀平定河北,劉嘉遣書向劉秀推薦陳俊,劉秀任其為安集掾。

此後,陳俊跟隨劉秀在清陽擊敗銅馬農民軍,進至蒲陽,拜為強弩將軍。並與五校農民軍戰於安次,陳俊下馬,手持短兵,所向必破,追敵二十餘里,斬其首領而還。光武望而嘆曰:“戰將盡如是,豈有憂哉”(《後漢書·陳俊列傳》)!

五校農民軍引兵退入漁陽,所過之處到處虜掠。陳俊對劉秀說:“宜令輕騎出賊前,使百姓各自堅壁,以絕其食,可不戰而殄也”(《後漢書·陳俊列傳》)。劉秀信其言,遣陳俊率輕騎直出農民軍陣前,百姓各自堅壁不出,農民軍所到之處毫無所得,遂敗亡。劉秀對陳俊說:“困此虜者,將軍策也”(《後漢書·陳俊列傳》)。劉秀即位後,封陳俊為列侯。

建武二年(26年)春,陳俊攻匡地農民軍,下四縣,更封為新處侯。又引兵擊頓丘,降三城。同年秋,大司馬吳漢奉命拜陳俊為強弩大將軍,在另外一路攻擊金門、白馬農民軍於河內,皆破之。

建武四年(28年),徇汝陽和項地,又攻克南武陽。當時太山豪傑多擁眾與張步連兵,吳漢光武帝說:“非陳俊莫能定此郡”(《後漢書·陳俊列傳》)。於是光武帝拜陳俊為太山太守,行大將軍事。張步聞之,遣其將擊陳俊,戰於嬴下,陳俊大破其軍,追至濟南,收得印綬九十餘,逐漸攻下諸縣,太山於是平定。

建武四年(29年)十月,陳俊奉詔與建威大將軍耿弇共破張步,平定齊地。時琅邪尚未平定,陳俊又被任命為琅邪太守,仍行大將軍事。齊地素聞陳俊之名,陳俊入界後,盜賊全部解散。陳俊率軍在贛榆擊敗董憲,又平定了朐地的孫陽。
建武四年(33年),張步叛亂,陳俊還琅邪,追討張步,將其斬殺。光武帝贊其功,命陳俊專征青、徐之敵。陳俊“撫貧弱,表有義,檢制軍吏,不得與郡縣相干,百姓歌之”(《後漢書·陳俊列傳》)。陳俊數次上書請戰,願平定隴、蜀。光武帝回報他說:“東州新平,大將軍之功也。負海猾夏,盜賊之處,國家以為重憂,且勉鎮撫之。”沒有同意他的請求。

建武十三年(42年),增陳俊食邑,定封祝阿侯
建武二十三(52年)年,陳俊去世,其子陳浮嗣。

《後漢書·陳俊列傳》

陳俊字子昭,西陽西鄂人也。少為郡吏,更始立,以宗室劉嘉為太常將軍,俊為長史。光武徇河北,嘉遣書薦俊,光武以為安集掾。從擊銅馬於清陽,進至蒲陽,拜強弩將軍。與五校戰於安次,俊下馬,手接短兵,所向必破,追奔二十餘里,斬其渠帥而還。光武望而嘆曰:“戰將盡如是,豈有憂哉!”五校引退入漁陽,所過虜掠。俊言於光武曰:“宜令輕騎出賊前,使百姓各自堅壁,以絕其食,可不戰而殄也。”光武然之,遣俊將輕騎馳出賊前。視人保壁堅完者,敕令固守;放散在野者,因掠取之。賊至無所得,遂散敗。及軍還,光武謂俊曰:“困此虜者,將軍策也。”及即位,封俊為列侯。

建武二年春,攻匡賊,下四縣,更封新處侯。引擊頓丘,降三城。其秋,大司馬吳漢承制拜俊為強弩大將軍,別擊金門、白馬賊於河內,皆破之。四年,轉徇汝陽及項,又拔南武陽。是時,太山豪傑多擁眾與張步連兵,吳漢言於帝曰:“非陳俊莫能定此郡。”於是拜俊太山太守,行大將軍事。張步聞之,遣其將擊俊,戰於嬴下,俊大破之,追至濟南,收得印綬九十餘,稍攻下諸縣,遂定太山。五年,與建威大將軍耿弇共破張步。事在《弇傳》。

時,琅邪未平,乃徙俊為琅邪太守,領將軍如故。齊地素聞俊名,入界,盜賊皆解散。俊將兵擊董憲於贛榆,進破朐賊孫陽,平之。八年,張步畔,還琅邪,俊追討,斬之。帝美其功,詔俊得專征青、徐。俊撫貧弱,表有義,檢制軍吏,不得與郡縣相干,百姓歌之。數上書自請,願奮擊隴、蜀。詔報曰:“東州新平,大將軍之功也。負海猾夏,盜賊之處,國家以為重憂,且勉鎮撫之。”

十三年,增邑,定封祝阿侯。明年,征奉朝請。二十三年卒。子浮嗣,徙封薪春侯。浮卒,子專諸嗣。專諸卒,子篤嗣。

附:二十八星宿

我國古代把環天一周的黃道帶分為十二星次,即十二星宮。從春分開始,順序為戌、酉、申、未、午、巳、辰、卯、寅、醜、子、亥,用西方占星術的名字,則依次對應為牡羊、金牛、雙子、巨蟹、獅子、處女、天秤、天蠍、人馬、摩羯、水瓶、雙魚這十二星宮。

在上篇博文中說到了黃道黑道十二神,其實就是我國古代擇日所依據的吉凶神煞。
司命,天皇正位,司萬物生死,掌握萬物,所以叫做司命,又叫天符、天府。
明堂,天皇治事的地方,是要害部門,有如世間的總統府。明堂又叫執除,是指天皇操執以除暴虐。
青龍,位於明堂左邊,有宰相之象,是諸神中最尊貴的,為吉祥的象徵。
白虎,在明堂右邊,將軍之象,是天皇的先驅,所以又叫天棒,又說是天皇所乘,故有叫做天馬。
朱雀,在明堂前邊,對應的是離宮,所以又叫飛流。
玉堂,天皇寢安之宮,天后之位,所以又名天玉。
金匱,天皇藏寶的地方,又名金寶。
天德,天皇施仁政、布德行的地方,又名天對,是天皇納諫聽政之所在。
天刑,天皇執掌刑罰的地方,又叫蚩尤。
天牢,在白虎(天棒)之後,是天皇囚禁罪犯的地方。
玄武,邪妄大臣之象,主陰私。
勾陳,中宮之位,即妃嬪之位。
黃道、黑道運行的規律,黃道六,黑道六,與十二辰相配:一青龍,二明堂,三天刑,四朱雀,五金匱,六天德,七白虎,八玉堂,九天牢,十玄武,十一司命,十二勾陳。

世人平時看黃曆,經常會碰到黃曆上說某日宜祭祀、祈福、嫁娶、開市等,或說某日忌詞訟、除服、蓋屋等,至於宜忌、吉凶各自的依據是什麼,常常一無所知。難道,擇日的理論真的那么神秘莫測嗎?

擇日理論雖然深奧,但完全是有規律可尋的。擇日家劃分吉日和凶日,完全是根據星辰(星神)的運行來確定的,也就是說,是以神煞為依據的。吉星(吉神)值日,辦事順利;凶星(凶神)值日,諸事不宜。依據這一理論,人們只要確定天上值日的各個星辰(星神)的吉凶、福禍、利弊、壽夭及其各自運行規律和出現的時辰、日子,就能知道一年365天何日吉、何日凶,何日宜做哪些事情,不宜做哪些事情了。

也就是說,擇日的實質就是擇神,是為了趨吉神、避凶神。當班值日的是吉神,該日就吉利;當班值日的是凶神惡煞,該日就凶。

吉凶歌

畢 月烏 吉
陳 俊
畢星造作主光前,買得田園有粟錢;
埋葬此日添官職,田蠶大熟來豐年。
開門放水多吉慶,合家人口得安然;
婚姻若能逢此日,生得孩兒福壽全。

連結

劉秀與二十八星宿http://ov.xinye.gov.cn/gccf/2007/g2007080701.htm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