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京瑩

陳京瑩(1863——1894.9.17),字則友,福建閩縣人。

人物介紹

光緒七年(1881年),天津水師學堂建成招生,陳京瑩應考入選,成為第一屆駕駛班學生。十年(1884年),堂課卒業,派上“威遠”艦實習。期滿,留北洋任職,授把總。十三年(1887年)初,清政府在英、德訂購的“致遠”、“靖遠”、“經遠”、“來遠”4艘巡洋艦竣工,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李鴻章派員出洋接帶。陳京瑩隨管帶林永升德國接帶“經遠”艦,幫同駕駛,盡心盡力。回國後,調充“經遠”駕駛二副,擢千總。十五年(1889年)初,李鴻章為新成軍的北洋海軍揀員補署要缺,請準以陳京瑩升署左翼左營守備。十八年(1892年)三月,署缺三年期滿,照章實授。
陳京瑩為人篤友愛,“藹然可親,雖議論伉直,而無忤於人”。
光緒二十年(1894年)春,李鴻章校閱北洋海軍。事畢,奏保辦理海軍出力人員,陳京瑩得保都司,賞戴花翎。不久,中日甲午戰爭爆發。陳京瑩“生平事親孝,戰時父母俱在,屢上家書,自告必死”。他在信中說:“大丈夫以歿於戰場為幸,但恨盡忠不能盡孝耳。雙親老矣,勿因喪子感傷以重兒罪”。八月十八日,北洋海軍主力在鴨綠江口大東溝附近黃海海面與日本聯合艦隊展開激戰。至下午3時30分左右,“致遠”艦被擊沉。接著,日本第一游擊隊“吉野”等四艦又圍攻“經遠”,“經遠”被劃出陣外,勢孤力單,中彈甚多,“船甫離群,火勢陡發”。陳京瑩協同禦敵救火,毫不畏懼,表現極為出色,激戰中,管帶林永升、幫帶大副陳榮先後壯烈犧牲,陳京瑩接替指揮,不久也中炮陣亡,時年32歲。陳京瑩犧牲後,“經遠”被日艦擊沉,艦上官兵僅16人獲救,事聞,清廷以陳京瑩死事慘烈,著從優議恤。

家庭成員

陳京瑩有子二:長子陳秀琯、次子陳揚琛,皆供職于海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