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京春

基本信息

姓名:張京春
性別:女
籍貫:北京
民族:漢族
出生年月:1965年02月
臨床職稱:主任醫師
教學職稱:教授
畢業院校:北京中醫藥大學
專業:中西醫結合臨床
科室:心血管科
執業地點: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

教育經歷

1983.09-1989.06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學學士學位
2003.09-2006.09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第三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陳可冀學術經驗學術傳承人
2004.09-2007.06山東中醫藥大學醫學博士學位
2007.12-2010.11中國中醫科學院著名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傳承博士後

工作經歷

1989.07-1995.12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心內科住院醫師
1995.12-2003.12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心內科主治醫師
2003.12-2008.12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
2008.12-至今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
2012.02-至今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心內科副主任
2012.10-至今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心內科教授
2013.07-至今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心內科博士生導師

出診時間

周一、周四上午、周三下午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
周二上午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

研究方向

主要以名老中醫經驗傳承、清宮醫案整理挖掘的臨床實用性研究、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的臨床及基礎研究為主要研究方向。

學術兼職

北京宮廷養生研究會會長
北京中醫藥學會宮廷醫學研究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常務理事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心血管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中國抗衰老促進會女性健康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中國老年學雜誌》、《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誌》編委

學術成就

一、名老中醫經驗傳承的系統研究
基於張京春主持的國家“十五”科技攻關計畫之“陳可冀學術思想及臨證經驗研究”,她全面整理了老師學術經驗的同時,對老師最具心得的冠心病、高血壓的研究進行深入挖掘,通過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計畫支持在臨床推廣老師運用“通補治則”診療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經驗,通過國家中醫臨床基地行業專項課題在臨床觀察補腎清肝法對合併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的高血壓患者血壓波動性的干預效應,並基於此成功申報研究名老中醫經驗方清眩顆粒干預高血壓作用機制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作為北京市中醫管理局薪火傳承“3+3工程”—岳美中名家研究室及陳可冀名醫傳承工作站的負責人,她主辦了2012年召開的岳美中學術經驗傳承座談會,並連續多年參與主辦陳可冀學術思想傳承系列座談會並做專題報告,並以第一負責人獲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技進步二等獎及“全國第三批名老中醫學術經驗優秀繼承人”稱號。

二、清宮醫案整理挖掘的臨床實用性研究
基於張京春主持的首發基金及中國博士後基金等課題,她將既往清宮醫案研究從文獻整理拓展至運用現代數據挖掘技術的臨床實用性研究。首次通過現代數據挖掘及醫案電子化方法對清宮原始醫藥檔案進行以病類案的科學整理,並成功構建可供分析、挖掘的“清宮醫案分析系統”,基於此平台,對清宮代表醫家及學術特色、病證與方藥的相關性、有效名方和養生保健醫方等全面梳理,上升到學派的高度加以總結,較好地完成了首發基金“基於原始醫藥檔案的清宮醫派研究”,主編的《清宮醫案精選》多次再版。創建國內外首個宮廷醫學研究領域的專業學術團體,擔任北京中醫藥學會宮廷醫學研究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受邀中央電視台《健康之路》、北京衛視《養生堂》、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健康中國》等多家媒體,推廣中西醫結合及清代宮廷有關心血管病的防治及養生保健知識,為擴大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的社會影響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三、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的臨床與基礎研究
重視臨床經驗的積累,曾獲“北京市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她積極圍繞臨床需求開展科學研究,以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不穩定為切入點,對活血解毒中藥穩定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效應及機制開展基礎研究,後續以主要完成人參與的課題“心血管血栓性疾病‘瘀毒’病因病機理論創新的系統研究”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以睡眠呼吸暫停與心血管疾病的關係為切入點,主持開展臨床及基礎研究,獲得國家行業專項及國家自然基金的立項支持。

獲獎情況
·張京春、史大卓、雷燕、李立志、蔣躍絨、徐鳳芹、馬曉昌、謝元華、徐浩、王階,陳可冀學術思想及臨床經驗的系統研究,中華中醫藥學會,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008年。
·張京春.陳可冀學術思想及臨證經驗的研究,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博士後傳承創新獎,二等獎,2008年。
·陳可冀、史大卓、徐浩、殷惠軍、張京春、蔣躍絨、王承龍、高鑄燁、薛梅心血管血栓性疾病“瘀毒”病因病機理論創新的系統研究,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012年。
·陳可冀、史大卓、徐浩、殷惠軍、張京春、蔣躍絨、王承龍、高鑄燁、薛梅心血管血栓性疾病“瘀毒”病因病機理論創新的系統研究,北京市政府,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012年.
·張京春,陳可冀,鄭廣娟,張文高,史大卓,殷惠軍,劉龍濤.解毒活血中藥配伍對載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主動脈NF-κB與MMP-9表達的調控作用[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2007,(1):40-44(2013年9月27日入選2012年度中國精品科技期刊頂尖學術論文領跑者5000(F5000),證書編號:G182200701010)
·陳可冀,史大卓,徐浩,殷惠軍,張京春等..“冠心病“瘀毒”病因病機創新的系統研究”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國務院.2015年.2015-J-234-2-05-R05.
·張京春,陳可冀.瘀毒病機與動脈粥樣硬化易損斑塊相關的理論思考,入選中國中醫科學院2005-2014年最具影響力優秀學術論文.2015年.
·張京春,趙瑩科,劉玥.基於原始醫藥檔案的清宮醫派研究,入選北京中醫藥學會優秀論文獎.2015年.
·張京春.獲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青年名中醫稱號.2015年.

主要論文
1)趙瑩科,張京春,劉玥等.合併OSAS的高血壓患者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的Meta分析.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誌,2016.8(2).
2)馬林沁,張京春,劉玥.慢性間歇性低氧動物模型的比較.中國藥理學通報,2016.32(4)
3)YingkeZHAO,JingchunZHANG,YueLIU,ChunxiaoWu,LinqinMa,HuiZhang,ChangxiaLv,ShuyanLei.CorrelationBetweenOSAS—relatedHypertensionandhs—CRP:asystematicreview.JournaloftheAMERICANcollegeofcardiology.2015.66(16).(SCI收錄,IF=16.5)
3)趙瑩科,劉玥,張京春,等.高血壓病合併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患者中醫證素分布規律及其影響因素分析.中醫雜誌,2015.56(24).
4)張惠,張京春,劉玥,等.從肝論治冠心病的治法與方藥研究進展.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誌,2015.13(11).
5)趙瑩科,張京春,鄔春曉,等.從肝論治心繫疾病探討.世界中醫藥.2015.10(4).
6)ChunxiaoWU,JingchunZHANG*,YingkeZHAO,JingCHEN,YueLIU*.ChineseherbalmedicineBushenQingganFormulaforBloodPressureVariabilityandEndothelialInjuryinHypertensivePatients:aRandomizedControlledPilotClinicalTrial.Evid-basedComplAltMed,2014Volume2014,ArticleID804171,doi.org/10.1155/2014/804171(SCI收錄,IF=2.1)
7)張京春*,趙瑩科,劉玥,謝元華,陳可冀.基於原始醫藥檔案的清宮醫派研究.中醫雜誌,2014,55(21):1818-1821
8)王錦平,張京春*,劉玥,趙瑩科,鄔春曉,張惠,呂長霞.從肝論治心繫疾病古文獻研究.中國中醫基礎理論雜誌,2014,20(3):412-414.
9)劉玥,張京春*,史大卓,陳可冀.波動性高血壓與血小板活化及其中西醫結合干預策略.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2013,33(7):869-872.
10)鄔春曉,張京春*,劉玥,陳靜,陳懿宇,趙瑩科.補腎清肝方不同劑型對高血壓陰虛陽亢證患者血壓及血管緊張素II水平的干預效應.中國老年學雜誌,2013,33(8):1753-1755.
11)張京春*,陳可冀,劉玥.基於關聯規則的清宮胸痹醫案用藥規律研究.中醫雜誌,2013,54(9):789-791.
12)陳靜,劉玥,張京春*,陳懿宇,鄔春曉.中藥對高血壓炎症反應干預效應的Meta分析.醫學研究雜誌,2013,42(6):48-51.
13)WUChunxiao,LIUYue,ZHANGJingchun*.ChronicIntermittentHypoxiaandHypertension:AReviewofSystemicInflammationandChineseMedicine.ChinJIntegrMed,2013,19(5):394-400.(SCI收錄,IF=1.4)
14)張京春,陳懿宇,陳靜,等.清眩顆粒對伴及不伴OSA的高血壓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中國老年學雜誌,2012,32(4):672-675.
15)陳靜,張京春*,陳懿宇,鄔春曉.伴及不伴OSA高血壓患者的超敏C反應蛋白和OSA的相關性研究.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誌,2012,10(3):280-282.
16)陳懿宇,張京春*,陳靜,鄔春曉.伴及不伴OSA高血壓患者的血壓變異性和OSA的相關性研究.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誌,2012,10(1):12-15.
17)陳懿宇,陳靜,張京春.睡眠呼吸暫停對陰虛陽亢型高血壓患者內皮依賴性血管舒張功能的影響.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誌,2011,9(3):274-276.
18)WANGWeiming,ZHANGJingchun*,CAOCong,HOUTao,LIUYue,CHENKeji.AnefficientapproachtorepresentingandminingknowledgefromQingcourtmedicalrecords.FrontiersofComputerScienceinChina,2011,5(4):395-404.(SCI收錄)
19)陳懿宇,張京春*.高血壓血管內皮機制的中西醫研究現狀.中國老年學雜誌,2010,20(30):3010-3013.
20)FengY,ZhangJC*,XiRX.Clinicalsignificanceofinflammationfactorsinacutecoronarysyndromefrompathogenictoxin.ChinJIntegrMed,2009;15:307-312.(SCI收錄,IF=1.0)
21)張京春,陳可冀,劉劍剛,張文高,史大卓,劉龍濤,殷惠軍,徐浩.解毒活血配伍方藥對載脂蛋白E基因敲除小鼠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的影響.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2008,28(4):330-333.
22)張京春,陳可冀.瘀毒病機與動脈粥樣硬化易損斑塊相關的理論思考.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2008,28(4):366-368.
23)謝元華,張京春*,蔣躍絨,李立志,劉龍濤,馮妍,郗瑞席.陳可冀辨治高血壓病醫案的數據挖掘分析.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誌,2008,6(2):135-136.

出版著作

1) 張京春編著(獨著).陳可冀學術思想及醫案實錄.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7年
2) 陳可冀張京春主編.清宮醫案精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3年
3) 張京春蔣躍絨編著.陳可冀(中國中醫科學院著名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傳承實錄)2).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4年

主持課題

1) 2015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益氣活血中藥對慢性間歇性低氧複合胰島素抵抗介導的動脈粥樣硬化過程中SREBP-1c/FAS通路的影響.”(項目負責人,2016.01-2019.12,課題批准號:81573817,經費:68.4萬)
2) 2013年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慢性間歇性低氧對高血壓血管內皮p38MARK/NF-kB信號通路的影響及清眩顆粒的干預機制研究”(項目負責人,2014.01-2017.12,課題批准號:81373825,經費:71萬)
3) 2012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中醫臨床基地行業專項課題“補腎清肝法對合併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的高血壓患者血壓波動性的干預研究”(項目負責人,2013.01-2014.12,課題批准號:JDZX2012108,經費:30萬)
4) 2012年中國中醫科學院名醫名家傳承專項課題“陳可冀學術經驗及其治療高血壓病清眩降壓經驗方的臨床研究”,2014年滾動資助
5) 2008年中國博士後特別資助課題“中藥對高血壓伴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的患者血管內皮保護機制的研究”(項目負責人,2009-2012年,課題批准號:200902187,經費:10萬)
6) 北京市中醫藥管理局“薪火傳承3+3工程”-“陳可冀名醫傳承工作站”(負責人,2008年-至今,經費:20萬)
7) 北京市中醫藥管理局“薪火傳承3+3工程”-“岳美中名家研究室”(負責人,2008年-至今,經費:20萬)
8) 2007年中國博士後面上課題“清宮醫案方藥與病證的關聯性研究”(項目負責人,2008-2012年,課題批准號:20080430539,經費:4萬)
9) 2006年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陳可冀診療冠心病心絞痛臨床經驗套用研究”(項目負責人,2007-2010,課題批准號:2007BAI10,經費:12萬)
10) 2006年首發基金“基於原始醫藥檔案的清宮醫派研究”(項目負責人,2007-2010,課題批准號:SF-2007-3-35,經費:5萬)
11) 2004年國家“十五”科技攻關計畫“陳可冀學術思想及臨證經驗研究”(項目負責人,2005-2007,課題批准號:2004BA721A01Z23,經費:5萬)
12) 2003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課題“解毒活血法穩定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基礎研究”(項目負責人,2004-2007,課題批准號:0405JP64,經費:5萬)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