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一球

陳一球(1601-?),字非我,號蝶庵,浙江省樂清縣慎江鄉白岩山樓下村人。9歲通六經,12歲冠童子試,14歲入邑癢,博學多才而又急公好義。明崇楨初,地方歲歉,他開倉賑濟,之後把借據全部燒毀,聲稱:“我正愧無力濟人,尚忍心索債耶!”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崇楨八年(1635),浙江巡按御史趙繼鼎到溫州視察,聽到陳一球的名聲,親自登門求教。一球痛陳官吏橫徵暴斂、人民民眾疾苦等時事20條。趙繼鼎攜京奏聞,罷免了一批貪官污吏。陳一球因此也獲得了“東甌傑士”的美譽。這批官吏卻於心不甘,誣指陳一球所作的《悟空篇》為左道,《蝴蝶夢》為謗書,羅織罪名,崇楨十三年被流放到福建鎮東。臨行之日,溫州諸名士在江心嶼置酒為他餞行。何白書“長沙遺直”四字相贈,把他比作漢朝長沙王傅賈誼。不久,御史任天成巡按浙閩,得知陳一球無辜遭人誣陷,竭力為他開脫,總算還歸故里。

崇楨甲申(1644年)朱由檢自縊於煤山。福王即位於福州,魯王自立於浙江。世局動盪,陳一球所想的,仍然是如何效忠於南明王朝。在閩中士大夫曹學佺、黃道周等的推薦下,授陳一球以“中書舍人”之職,一求欣然受命。為使魯王和福王和解,共御外侮。陳一球主動請命使浙,泛海直抵舟山,向魯王陳以利害。魯王見陳一球才氣縱橫,特授以“侍御”之職,再三挽留,一球力辭不受,回到福建。他見福王沉湎酒色,大臣們又徇私舞弊,中飽私囊,便向福王進諫《皇宮六誤,時事九非》,疏上,觸怒福王,罷官回鄉。築園於白岩山故居,躬耕壟畝。南明覆滅後,有人勸他更事新朝,一球不聽。為了安度晚年,避免不必要的麻煩,他舉家遷到了溫州城內埋名隱姓,過著不為人知的隱居生活。著有《蝴蝶夢》、《松石亭集》。

人物作品

陳一球的《蝴蝶夢》傳奇,因未曾刊刻發行,故國內戲曲典籍未錄。現存清初抄本,原為梅冷生所藏,梅氏逝世後捐贈溫州市圖書館,是目前國內唯一的孤本。另有“永嘉鄉著會”及黃氏“敬鄉樓”的轉錄本。《蝴蝶夢》傳奇披著“神仙道化”的外衣,卻具有現實主義的精神。他竭力標榜莊周的志趣高潔,不與當權者同流合污,並以莊暴的囂張跋扈、專權肆虐,惠施的沉湎聲色、不理國事,淳于伶牙俐齒、巧取豪奪,來反襯莊周。這些人物刻劃得入木三分,似乎都可以從當時的權臣中找到生活原型。他有一首七律,題作《以(蝴蝶夢)呈金陵何丕顯先生》說明創作思想:

平生心事付莊周,萬古靈元總夢遊,

偶爾直言輕性命,致夸俠骨傲王侯。

窗產淨幾堆元草,江上晴沙臥白鷗,

煩惱菩提唯一樹,何時苦海共回頭?

陳一球20歲娶象山富戶鄭氏女為妻,夫妻不睦,分居20餘年。原指望通過《蝴蝶夢》的情節來感化鄭氏,卻不料反被當作“謗書”予以告發。孫衣言的《甌海軼聞》中說:“一球為人義陝,以氣節自許,顧數奇,木偶者二十餘年,牢騷之氣發於詩歌及《蝴蝶夢》、《松石亭》諸篇,感憤解憂一時並集,令讀者欲哭欲笑。”

樓下村的《陳氏宗譜》收有陳一球七首詩,其中一首題作《乙丑入都屢奏不對有感》,是一首七言古風,現轉錄於下:

妾本錢塘江畔女,內家叢里易安侶,

朱衣畫褲列三千,花開花落幾寒暑?

嗟哉嗟哉妾命薄,斜抱雲和何寂寞?

曉起臨妝只自憐,千金買得一嫣然。

蛾眉隊里崇 女,脂粉班中娘子軍,

有朝染得御爐香,豈敢老死溫柔鄉,

不是桃花貪結子,妾有丹心輕生死!

誰知一旦收金鎖,監官能把君恩左,

原來千里即咫尺,鏡里啼鶯聲偏隔。

紫台宮裡空為悲,滿腔心事付新詩,

一曲琵琶一聲恨,杜牧尋春悔已遲。

詩中以才女自托,希望能入宮面諫君王,誰知卻是咫尺千里,竟無緣得見一面,如同鏡里啼鶯,不能上達天聽。因此滿腔鬱悶,悔恨無窮。這首詩雖屬借喻,但在題目中卻明白無誤地點出了“乙丑入都屢奏不對”。按乙丑為天啟五年(1625),也就是說,在趙繼鼎巡視浙江的前10年(據范《傳》),陳一球就已經跑到北京去伏闕陳情了。所謂“不對”就是不理不睬。再證之他晚年所撰的《蝶夢歌》,也有“抗疏叩銅環,碎首陳忠告”等語,可以證實陳一球確曾上京“伏闕陳情”。這年的陳一球還只有25歲,血氣方剛,他希望通過向皇帝直言忠諫的形式來改善朝政,挽救處在風雨飄搖中的朱明王朝,結果卻是皇帝沒有見著,反倒碰了一鼻子灰。

這樣一起重大的歷史事件,為什麼這三篇傳記中都避而不談呢?我以為這不是疏忽,而是迴避。為陳一球作傳的范、黃二人都生在康熙盛世,這時的滿清政權雖已打定天下,但民族間的隔閡和各種矛盾卻並不容易消除,康熙年間連續出現的“三藩之亂”就是明證。天啟年間,北方的滿族已日漸強盛,虎視中原已非一日。陳一球的奏對中很可能就有攘外之策,這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問題,為當時的統治者所忌諱,故范、黃二人不能不有所顧忌。《樂清縣誌》成書於乾隆中葉,正是文字獄的鼎盛時期,作傳的人更沒有必要去冒殺頭的風險。這樣一來,就把陳一球這一壯舉從史冊上一筆勾消了。

正是因為“乙丑入都屢奏不對”,成了陳一球創作《蝴蝶夢》傳奇的契機。今存抄本扉頁上有林增志②寫於1633年所作的序言,結合陳一球的經歷來推斷,《蝴蝶夢》成書的年代,大約是在1625至1633這8 年之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