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風

二級分類 分類 性味

一級分類 老班藥(瑤族經典用藥)
二級分類 七十二風
分類 陰陽風
年份 yuinh yaangh buerng
別名 楓荷桂、半楓荷、楓荷梨
來源 五加科植物樹參Dendropanax dentiger(Harms ex Diels)Merr.的根或全株。
形態特徵 常綠喬木或灌木,高2~8米,全株無毛。單葉互生,形狀變化大,有不裂葉常為橢圓形,長7~10厘米,寬1.5~4.5厘米或更大,頂端漸尖,基部鈍或楔形;分裂葉常為掌狀2-3深裂或淺裂,少有5裂;邊全緣或有疏齒。花淡綠白色,5數;傘形花序單生或數個聚生或復傘形花序。花期8~10月,果期10~12月。
生態分布 生於山地常綠闊葉林或灌叢中。產於廣西凌雲、上林、融水、金秀、桂平、賀州、鐘山、恭城、全州等縣市;分布於浙江、安徽、湖南、湖北、四川、貴州、雲南、廣東、江西、福建、台灣等省份。
採集加工 全年可采,曬乾備用。
性味 味甘,性溫。
功效 祛風除濕,舒筋活血,調經。
傳統套用 治風濕或類風濕性關節炎、筋骨酸痛、半身不遂、偏頭痛、月經不調。
用法用量 15~60克,水煎或浸酒服。
方例 1.半身不遂 陰陽風(樹參)、半荷風(半楓荷)、粘手風(尖尾風)、麻骨風(小葉買麻藤)、九節風(接骨金粟蘭)、上山虎(海金子)、下山虎(白珠樹)、四方鑽(四方藤)、大紅鑽(異形南五味子)、小鑽(南五味子)各15克,水煎或浸酒服,並用上藥水煎洗。
化學成分 樹參根莖含鵝掌楸甙,丁香甙,蔗糖,β-谷甾醇和硬脂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