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出之陽

陰出之陽是病因病理學術語。指陰分之邪,出於陽分。指深伏於內臟的病邪,損傷髒氣,病在內而現於外,使脈象和精神發生變化。

病因病理學術語。指陰分之邪,出於陽分。指深伏於內臟的病邪,損傷髒氣,病在內而現於外,使脈象和精神發生變化。《素問·宣明五氣》:“五邪所見,春得秋脈,夏得冬脈,長夏得春脈,秋得夏脈,冬得長夏脈,名曰陰出之陽,病善怒不治。”張志聰註:“內為陰,外為陽,在內五臟為陰,在外皮肉絡脈為陽,在內所傷之髒氣而見於脈,故名曰陰出之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