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日報》

《陝西日報》

《陝西日報》是全國創刊最早的省級黨報之一,前身《邊區民眾報》1940年創辦於革命聖地延安,由毛澤東主席親自題寫報頭,曾先後是陝甘寧邊區和中共中央西北局的機關報。1948年1月,《邊區民眾報》更名為《民眾日報》,1949年5月遷至西安出版,1954年10月更名為《陝西日報》。

基本信息

簡介

陝西日報是全國創刊最早的省級黨報之一,前身是由毛澤東同志倡議創建並親自題寫報名、1940年3月25日在延安創刊的《邊區民眾報》。伴隨著時代的步伐,走過揮汗如雨的建設歲月,走過大潮湧動的改革年代,陝西日報已走過了72個春夏秋冬。2012年3月2日,陝西日報傳媒集團正式掛牌成立,標誌著陝西日報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七十多年來,《陝西日報》始終堅持黨性原則,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忠實記錄了陝西人民在黨的領導下進行可歌可泣的奮鬥歷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陝西日報從4開兩張到對開8版,再到12版、16版,從鉛印到雷射照排……陝西日報發行量、廣告經營收入穩步增長,居全國省級黨報前列;職工收入、報社基本建設水平不斷提高;被中宣部等部門確定為精神文明建設示範單位,被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評為首批全國新聞出版系統文明單位,多次被陝西省、西安市評為省級和市級文明單位,還被評為省級文明機關。   

陝西日報傳媒集團目前擁有《陝西日報》、《三秦都市報》、《陝西農村報》、《當代女報》《西部法制報》、《新聞知識》、《報刊薈萃》等五報兩刊,以及陝西日報廣告有限公司、陝西日報發行有限公司、陝西日報印務有限公司、陝西三秦都市報傳媒有限公司和陝西日報社投資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和7個網站,覆蓋了新聞、印刷、物流、網路等多個領域的傳媒產業發展集群,成功探索出了一條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讓職工得實惠的黨報發展道路。  

特點

  陝西日報的宣傳報導工作始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自覺與黨中央和省委保持高度一致,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高舉旗幟、圍繞大局、服務人民、改革創新,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民眾。尤其是近年來,陝西日報按照“名稿件出名記者、名記者出名專欄、名專欄出名編輯、名編輯出名版面、名版面出名報紙”的“五名”戰略,主動策劃設定新聞報導議題,不斷創新改進報導方式、提高輿論引導能力,確保黨報新聞報導不僅導向正確,而且越來越精彩;不僅得到中宣部和省上領導讚揚,而且讀者群中愛讀稱好。    

專刊

2008年,陝西日報遵循新聞地緣化特徵推出陝北觀察、陝南瞭望、關中直擊、天天西安四個專刊,在陝西乃至全國好評如潮。趙樂際書記批示表揚。近年來,陝西日報又相繼推出陝西地產、三秦新視野、民生周刊、評論周刊、企業周刊、三農周刊、金融周刊、消費周刊、影視娛樂周刊、健康周刊、書畫藝術專刊、旅遊周刊、文化周刊等,黨報覆蓋領域不斷拓展,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果。     

成績

從1979年至今,陝西日報先後20多人(次)榮獲中國新聞獎,社長杜耀峰獲長江韜奮獎一項,中國新聞獎7項,包括為陝西填補空白的中國新聞獎論文一等獎一項,還先後有編輯記者獲得中國韜奮新聞獎、中國范長江新聞獎提名獎、全國百佳新聞工作者。2006年至2011年,陝西日報共獲得中宣部新聞閱評表彰45次。近期,中宣部部長劉雲山對陝西日報的新聞報導高度肯定,中宣部兩次表彰本報。    

創新經營

 作為自收自支單位,經營工作是陝西日報社各項工作的“生命線”。尤其是“十一五”以來,社委會領導班子帶領全社員工,按照“新創意出新項目、新項目出新機制、新機制出新隊伍、新隊伍出新市場、新市場出新效益”的“五新”戰略和“新聞開道、發行開車、廣告搭乘”、“新聞開道,策劃引領,營造商機,實現雙贏”的經營理念,紮實推進黨報產業發展,黨報經營成績屢創歷史新高。   

“十一五”期間,陝西日報社委會提出了實現跨越發展的總目標:2006年陝西日報社提出“全面調整、奠定超常發展年”,當年報社實現總產值1.59億元,報社職工人均年收入達到3.97萬元。經過了2007年的“好中求快、超常發展”,2008年的“走上正軌,開始跨越發展”,2009年的“科學、快速、有效、促進跨越發展”。2010年陝西日報社實現總產值2.82億元,比2006年增長1.23億元;報社職工人均年收入7.2萬元,實現了社委會確定的全社職工人均月收入從2005年的2200元,到2010年分別為3000元——4500元——6000元的目標,完成了“全面提升、實現跨越發展”的發展目標。      

在“十一五”發展的基礎上,陝西日報社2011年又提出“在創新中調整,用科學管理促進發展”。當年報社總產值達到3.17億元,比上年增長3500萬元。報社職工人均年收入達到7.88萬元。2006年至2011年,陝西日報社總資產從2.2億元增長到5.14億元(不包括長安新區土地資產)。當年的銀行貸款全部清還,現金儲備接近2億,子報刊扭虧為盈。職工人均年收入比2006年增長了3.91萬元,增幅高達98%。      

經營業績的不斷飆升,一方面報社實現徹底解決428名員工長期無房住的困難;全面改善提升辦公條件,結束了“全國最後一家破舊辦公樓報社”歷史;全社職工實行免費午餐,夜班加送夜餐;全員實行帶薪旅遊休假;離退休職工全面提升工資;全員每年免費體檢等提供了有力的經濟支撐。另一方面推動陝西日報社在全國範圍內屢獲殊榮:在第四屆中國品牌媒體高峰論壇、第九屆中國報刊廣告推介年會及中國媒體2011年年會上,陝西日報分別榮獲“中國省級黨報品牌十強”稱號、中國媒體華表獎年度媒體獎和2011中國報刊廣告金鼎獎•年度媒體獎。   

管理制度 

 陝西日報社始終不斷建立健全體制機制,完善各項管理制度,推進內部管理科學化進程。特別是從2006年開始,陝西日報社委會經過周密調研,狠抓制度建設,2008年更提出了“既是科學管理年,又是改革創新年,也是制度建設年”。
    

陝西日報社按照“以人為本、尊重民意、結合實際、執行政策”的原則,完善並制定了社委會議事制度、“編—采—編”的采編出版制度、幹部人事制度、收入分配製度、職稱考評制度、財務管理制度、職工帶薪休假制度、職工民主參議制度、審計制度、學習制度、分房制度等十多項內部管理制度。特別是職稱考評制度,將編採人員每日每月工作業績科學地量化、累積、排名,作為職稱評審的依據,極大地調動了大家的工作熱情,在全國新聞行業是一大創新。     

為了切實解放新聞生產力,2008年下半年以後,陝西日報社先後進行了編採部門部分正職公開競聘和編採部門副職公開選配;在全社範圍內公開選聘專題新聞部人員,對陝報駐榆林、延安、銅川記者站站長及專題新聞部《陝北觀察編輯室》主任四個崗位實行公開競聘等。    

 2011年,陝西日報社社委會又提出按照“科學、透明、標準、嚴正”的要求抓制度建設。社委會統一部署,編髮了《陝西日報社社委會議事制度》、《陝西日報社公文處理規定》等14項管理制度;制定了《陝西日社“十二五”人才發展規劃》(2011——2015)徵求意見稿;確定今後的職稱評審在新聞專業、非主體各專業、政工專業中級職稱(含中級)以上實行評聘分開。     

制度建設推進了陝西日報社幹部職工整體素質的顯著提升,湧現出了一批敢講真話、勇挑重擔、勤奮工作、創一流業績的優秀幹部職工。職工精神面貌發生新變化,凝聚力增強,保持了一種積極向上,團結奮進的昂揚鬥志。     

 2012年3月2日,陝西日報傳媒集團掛牌成立後,提出了集團“十二五”期間要實現“強黨報、保導向、興產業、富員工,努力實現‘321111’目標”。即增強主流引導力、傳媒影響力、集團競爭力;人均兩套住房;人均月收入1萬元;制定一本集團發展管理白皮書;建成一棟西北標誌性的傳媒大廈;建設一支政治強、專業精、會管理、善經營的高素質幹部隊伍。當前,陝西日報傳媒集團上下正按照這一思路,緊密圍繞在集團黨委周圍,全力以赴確保正確導向,紮實穩住傳媒市場,進一步開拓產業空間,實現規模持續發展,推動黨報事業在新的歷史階段取得更大的發展成就。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