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真香

降真香

降真香,又名:紫藤香、雞骨。豆科檀屬藤香,是一種多年生的木質藤本植物受傷後分泌油脂修復傷口所結的香料,其藤宋代叫吉鉤藤亦名烏理藤 美龍藤,黎語呼之為藤.宗關、苗族稱其總管藤。降真香一般要五十年以上才能結香,降真香的油脂主要集中在受傷的地方,一般在藤的丫叉部位、受傷感染部分、創傷口部位都易於結集油脂,而且油脂豐富香氣清烈。主要化學成分為:蓓半萜、黃酮化合物(色酮的衍生物)。降真香主要成分與白木沉香一致。降真香自唐宋以來,在宗教、香文化中占重要的位置,甚至是人們不可或缺的日常用品,從唐詩的記載來看,唐代的道觀及達官貴人常用降真香。醮星辰用降真香,說明降真香在道教祭祀儀式中起著重要作用。《仙傳》∶“拌和諸香,燒煙直上,感引鶴降。醮星辰,燒此香為第一,度功力極驗。降真之名以此。”《本草品匯精要》:“燒之能引鶴降,功力極驗,故名降真,宅舍怪異燒之,辟邪。”降真香含有豐富的黃酮類化合物,具有多種生物活性,能鎮痛、止血、抗菌、消炎。《本草綱目》:“辛溫無毒,小兒帶之辟邪惡氣,療折傷、金瘡,止血定痛,消腫生肌。”《本草叢新》: “周崇被海寇刃傷,血出不止。軍士李高,用紫金藤散敷之,血止痛定,明日結痂無斑,會救萬人,紫真藤,即降真香之最佳者也”。

基本信息

植物形態特徵

降真香降真香

豆科亞種--蝶形花科檀屬,藤皮表面淺灰青黃色,略粗糙,;小枝表皮光滑有白色絨毛,藤節相連處狀突起,老枝中間層紫紅色,最內層黃白色;有近球形側芽。奇數羽狀複葉,近紙質,卵形或橢圓形,長3.5一10厘米,寬2一4.5厘米,先端急尖,鈍頭,基部圓形或寬楔形。藤枝中心點呈圓形膠質狀該處是藤的營養輸送管道,長大後極容易中空,因而小料不易,大料難求。

降真香降真香

分布情況

降真香降真香

植物分布及特點:

降真香的產地主要分布中國海南省的原始森林。產地基本與沉香產地一致。

生長環境

降真香的生長環境很特別,降真香喜潮濕的環境,喜歡生長在大石頭邊或紮根在石頭底下盤著生長

功用

降真香降真香

【氣味】辛溫,無毒。

降真,紫藤香,可降神也。

降真,新絳也,推陳出新。降者大赤,易曰∶乾為赤,坎為大赤,貫流先天一氣者歟。主利率類以從陽,遠於絕類以從陰也。燒之真降,詮名降真。蓋真者,仙變通乎天,提挈天地,把握陰陽,獨立守神,命曰真神。故主天行時氣,宅舍怪異,辟邪惡氣。遠於生陽,顯諸死陰之屬者,斂臼消滅,顧赤心在中,重皮鞏固,宛若衛外為固之為陽,藏精起亟之為陰也。仲景先生祖劑,主利脈革之半產漏下,佐以蔥莖前通乎陽隧。君以鏇復,誠營血之師帥。鏇者周鏇,旌旗之指麾,復者伏兵,奉旌旗之指麾者。而後新降起亟乎陰,衛外乎陽則行者留,留者行矣。本草失列品類,時珍補入綱目,療金瘡折跌出血不止者,此遵祖劑之行留而推展之。副名降真,良有以也。頤更推展之,不但系小子婦人吉,猶可系丈人之失與。

《證類》

【釋名】紫藤香(《綱目》)、雞骨香。

曰︰《仙傳》︰拌和諸香,燒煙直上,感引鶴降。醮星辰,燒此香為第一,度功力極驗。降真之名以此。

時珍曰︰俗呼舶上來者為番降,亦名雞骨,與沉香同。

【集解】慎微曰︰降真香出黔南。

曰︰生南海山中及大秦國。其香似蘇方木,燒之初不甚香,得諸香和之則特美。入藥以番降紫而潤者為良。

時珍曰︰今廣東、廣西、雲南、漢中、施州、永順、保靖,及占城、安南、暹羅、渤泥、琉球諸地皆有之。朱輔《溪蠻叢笑》雲;雞骨香即降香,本出海南。今溪峒僻處所出者,似是而非,勁瘦不甚香。周達觀《真臘記》雲︰降香生叢林中,番人頗費砍斫之功,乃樹心也。

其外白皮,濃八、九寸,或五、六寸。焚之氣勁而遠。又嵇含《草木狀》雲︰紫藤香,長莖細葉,根極堅實,重重有皮,花白子黑。其莖截置煙炱中,經久成紫香,可降神。按︰嵇氏所說,與前說稍異,豈即朱氏所謂似是而非者乎?抑中國者與番降不同乎?

【氣味】辛,溫,無毒。

【主治】燒之,辟天行時氣,宅舍怪異。小兒帶之,辟邪惡氣(李)。療折傷金瘡,止血定痛,消腫生肌(時珍)。

【發明】時珍曰︰降香,唐、宋本草失收。唐慎微始增入之,而不著其功用。今折傷金瘡家多用其節,雲可代沒藥、血竭。按︰《名醫錄》雲︰周被海寇刃傷,血出不止,筋如斷,骨如折,用花蕊石散不效。軍士李高用紫金散掩之,血止痛定。明日結痂如鐵,遂愈,且無瘢痕。叩其方,則用紫藤香瓷瓦刮下研末爾。雲即降之最佳者,曾救萬人。

【附方】新二。

金瘡出血︰降真香、五倍子、銅花等分為末,敷之。(《醫林集要》)

癰疽惡毒︰番降末、楓、乳香,等分為丸,熏之,去惡氣甚妙。(《集簡方》)

香味

花香、蜜香、麝香、蘭花香、降香、果香、乳香、藥香等,味道多變,一藤五香之說。

形成原因類別

(1)因年代及自然因素,倒伏經風吹雨淋後,剩餘不朽之材,稱為“倒架”。

(2)倒後埋於土中,受微生物菌分解腐朽,剩餘末腐朽部分,稱為“土埋”。

(3)為活體吉鉤藤(降真香載體)經山螞蟻、黑螞蟻、紅螞蟻、蜜蟻築巢蛀食,剩餘的部分,稱為“蟻降”。

(4)為活體吉鉤藤(降真香載體)經蟲子做窩蛀食,剩餘的部分,稱為“蟲降”。

(5)為活體吉鉤藤(降真香載體)被砍伐,經加工而得者,稱為“活降”。

(6)為吉鉤藤(降真香載體)藤齡較短,但稍具有香氣,稱為“吉鉤藤”。

炮製

水浸後,蒸至適度,鎊片或刨片,曬乾。

性味

降真香降真香

【名稱】:降真香

【別名】:紫藤香、雞骨香、花梨藤香、總管藤香、降真、絳沈、降香、降真香

【英文名】:RosewoodHeartWood

【拉丁名】:藥材降真香LignumDalbergiaeOdoriferae原植物

【功效分類】:化瘀止血藥

【藥材基原】:為雙子葉植物藥豆科植物檀屬植物所結的藤香。為海南古代沉香之一,道家稱為降真香。

【藥源分布】: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海南島。香料產海南島、東南亞各國。

【性味】:辛,溫,無毒。

【歸經】:肝,脾,肺,心經。

【功效】:理氣,止血,行瘀,定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0.8-1.5錢;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敷。

釋名:紫藤香、雞骨香。

氣味:辛、溫、無毒。

辛,溫。

①《海藥本草》:"溫平,無毒。"

②《品匯精要》:"甘,溫平,無毒。"

③《綱目》:"辛,溫,無毒。"

歸經

入肝、脾經。

①《本草經解》:"入足厥陰肝經、手太陰肺經。"

②《玉楸藥解》:"入足太陰脾、手少陰心經。"

主治

1、刀傷出血。用降真香、五倍子、銅花,等分為末,敷傷處。

2、癰疽惡毒。用降真香末、楓乳香等分,團成丸子,熏患處。

3、吐血,咯血,金瘡出血,跌打損傷,癰疽瘡腫,風濕腰腿痛,心胃氣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