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諧

阿諧是一種由勞動場面演變而來的舞蹈,它將勞動與歌舞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以豐富多變的形式、歡快的舞姿表現出了比如人民對勞動、對生活的熱愛。

阿諧

阿諧阿諧

阿諧是一種由勞動場面演變而來的舞蹈,它將勞動與歌舞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以豐富多變的形式、歡快的舞姿表現出了比如人民對勞動、對生活的熱愛

簡介

阿諧阿諧

在西藏地區,不論建造房屋的平頂屋面或室內地面,均 要由一種特殊的粘土——阿嘎土夯砸而成。夯土多由女工操作,婦女們手持阿嘎,在鋪有阿嘎土的地上邊砸、邊歌、邊舞。先是將乾阿嘎土砸碎、砸緊,這時的歌舞稱“阿諧”,

由來

阿諧阿諧

打阿嗄土時,年輕的藏族男女通常是十幾個人排成兩隊,每個人手中拿著一根木製的工具,他們唱著歌、按著一定的節奏前後左右移動步伐,同時用手中的工具敲打著腳下的碎石和泥土。這樣的勞動場面像是一種歌舞表演。早在唐代就有記載,源於古老的勞動號子後來增加了簡單的上肢動作,原地鏇轉和隊形變換,成為一種男女交替,載歌載舞的勞動歌舞形勢

歌曲大多取材當地民歌

歌曲大多取材當地民歌,類似於內地的勞動號子。歌詞內容極其豐富、幽默,有頌歌、情歌、有景物抒發、有譏諷生活趣事等多種題材。其中多以參加勞動人員的生息地的民間詞曲為主,所以在工作中有時會出現不同村子或不同鄉鎮之間的施工者們難以默契配合的情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