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阿亞隆

阿米·阿亞隆

阿米·阿亞隆,以色列前安全總局(辛貝特)局長,工黨領導人,他在2005年才正式涉足政壇。在2007年6月12日舉行的工黨主席選舉第二輪投票中被前總理埃胡德·巴拉克擊敗。

基本信息

基本情況

退役前,他是以色列的海軍司令,從小兵到司令,一直想著對付阿拉伯人。退役後,他又馬上“空降”到以色列國家安全局(辛貝特)當頭頭,這個機構負責國內安全,最大的對手之一就是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這么一個看來應該和巴勒斯坦勢不兩立的人物,現在是以色列政壇著名的和平主義者。

個人履歷

阿亞隆1963年參軍,並且自願加入了海軍的第13突擊隊。這是以色列最精銳的特種部隊之一,而阿亞隆可以說是最勇敢的突擊隊員之一。他獲得過只頒給“面對敵軍火力極度勇敢的士兵”的黃絲帶勳章,這種勳章只有3人得到過,而阿亞隆就是其中之一。

1969年,以色列與埃及在蘇伊士運河一帶衝突不斷,阿亞隆參加的突襲格林島被寫入許多國家和地區特種部隊的教材。7月19日晚上,第13突擊隊與另一特種部隊總參謀部偵察營聯手進攻格林島,身為上尉的阿亞隆是突擊行動的副指揮,他帶著20名突擊隊員打前陣,潛過蘇伊士運河。僅僅17分鐘,這 20人就控制了島上的大部分地區,但代價也慘重:半數人受傷,包括阿亞隆。

根據軍方嘉獎令的表述,阿亞隆一直身先士卒,沖在最前面,用一顆手榴彈首先炸掉了雷達。他爬上一個火力點的屋頂時,前額被彈片打傷,他沒管傷口,照樣扔了一顆手榴彈,不過沒有爆炸。他與一個隊員一起,清除了一個機槍陣地,但在攻擊一個重機槍點時,被手榴彈炸成重傷。阿亞隆仍繼續開火,又一顆手榴彈扔到了他附近,他的手和脖子受傷……儘管身負重傷,大量失血,阿亞隆一直堅持到行動完全結束才撤離了戰場。

榮耀

因為格林島戰役,阿亞隆獲得了“黃絲帶”勳章。

1979年,他成為第13突擊隊隊長。1992年,阿亞隆開始統領整個以色列海軍。

辛貝特局長

1996年1月,阿亞隆從海軍退役,他原來的計畫是從商。結果他找新工作的行動只持續了一星期,就在一天深夜接到了代總理西蒙·佩雷斯的電話,要他擔任辛貝特的局長。

對於阿亞隆來說,這個要求有點奇怪,因為1年前他拒絕了總理拉賓的這個提議。可是在他退役的前兩個月,拉賓遇刺。阿亞隆後來說,他這輩子都不會忘記拒絕拉賓這件事。這次,他答應了佩雷斯。

以色列的情治單位,一向遵循“頭頭的一切必須嚴格保密”的原則,名字都是用字母來代替的,就像007的上司叫M一樣。這讓以色列媒體極其不滿,因為西方各國的情治單位,這幾年一直流行“公開化”。拉賓遇刺後,全國上下對情報安全機構的不滿再度升級,辛貝特局長引咎辭職,以色列政府公開任命阿亞隆為新任局長。這是以色列政府第一次公開任命情治單位的首腦。

這下子,大家都知道阿亞隆是那個令人生畏的秘密情治單位的頭頭,於是有了這么一個故事,據說有一次阿亞隆打電話到一個旅館,確認自己訂的房間,結果接電話的人差點被嚇暈過去。

這可能和阿亞隆自己的言行也有關,他曾公開承認,自己殺過人,也拷打過人。耶路撒冷當地人傳說,他最喜歡的刑訊手段是一手扣住你的下巴,另一手抓住你的上顎部分,向兩邊用力把臉拉成兩截。聽起來真不像是領導和平的人物。

為和平奔走

事實是,他在退出辛貝特後,就一直在為巴以和平奔走。

阿亞隆“空降”到辛貝特後,日子很不好過,“最初的10天是以色列最痛苦的日子。”當時巴以的局勢降到了低谷,以色列境內襲擊與爆炸頻頻,僅在1996年2月的最後一周和3月的第一周,以色列就有55人死亡,215人受傷。

但是1年後,這些襲擊就奇蹟般地變少了。到了1999年,一年只有1個以色列人死於巴勒斯坦人發起的襲擊。相比近年的自殺性襲擊等事件,這個數字簡直令人吃驚。

不過阿亞隆說,雖然當時的辛貝特局長是他,但更大的原因不是因為他是頭頭。這段經歷讓阿亞隆思考:怎樣才能做到減少甚至沒有襲擊?如果找到原因,就可以重複這個過程了。這導致了“人民之聲”的誕生。

阿亞隆認為,巴勒斯坦人在以色列境內襲擊次數的多少,主要取決於三個因素:巴勒斯坦民眾的觀點;哈馬斯的政策;巴勒斯坦政府的安全政策。他說,如果巴勒斯坦人都支持和平進程,那么哈馬斯就會收斂許多,巴政府也會花更大的力氣來阻止這類襲擊的發生。

所以阿亞隆說,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巴勒斯坦民眾有希望,如果人們覺得自己有了更多的自由、尊重、生活有所改善的時候,自然認同自殺性襲擊等方式的人就會少了。而哈馬斯不會和巴勒斯坦的民意對著幹,這時就不會輕易動手襲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