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瓦羅·巴贊級護衛艦

阿爾瓦羅·巴贊級護衛艦

2×四聯裝MK-141魚叉反艦飛彈發射裝置近防2×Oerlikon 20mm機炮,1×MK-38 阿爾瓦羅·巴贊2000年10月31日2002年09月19日F-102Almiran

發展沿革

見詞條:德國、荷蘭、西班牙三國共同護衛艦計畫
1995年,西班牙認為該國在三
F-100計畫早期想像圖
國共同護衛艦計畫的核心——艦載防空系統研發中分到的工作量太少,加上APAR主動相控陣雷達、戰鬥系統等都要全新研發,風險與成本實在太大,遂於1995年6月退出TFC計畫;阿爾瓦羅·巴贊雖然繼續進行,但是改採美制宙斯盾作戰系統的外銷衍生型——以宙斯盾Baseline5.3為基礎發展的分海軍先進分散式戰鬥系統(DANCS)。為了容納宙斯盾系統以及巨大的SPY-1D雷達系統,造船廠在美國洛克西德.馬丁公司的協助下對阿爾瓦羅·巴贊的艦體設計進行重大修改,長度與寬度都增加,滿載排水量也升至6400噸。

設計特點

阿爾瓦羅·巴贊級護衛艦堪稱是阿利·
阿爾瓦羅·巴贊與伯克級對比
伯克級驅逐艦的縮小版,艦身設計的味道與後者十分類似。為了將原本用於8000噸的阿利伯克級的宙斯盾系統與SPY-1D相控陣雷達塞入阿爾瓦羅·巴贊的6000噸級艦體,IZAR在設計阿爾瓦羅·巴贊時大量使用先進科技輔助,採用計算機輔助設計工具的廣泛程度遠超過以往。與阿利伯克相同,阿爾瓦羅·巴贊也採用模組化建造,全艦由27塊模組組合而成,其中艦體模組19個,上層結構模組6個,另兩個為煙囪模組,除此之外還有艦首聲納外罩以及主桅。

艦體設計

阿爾瓦羅·巴贊的基本設計經過隱身考慮,艦體表面採用傾
基本配置
斜造型並避免尖銳稜角以降低RCS;降低紅外線訊號方面,主機廢氣排放前先經過運用最新科技的熱交換系統,讓高溫的廢氣與外界較低溫的空氣充分混和再行排放,此外艦身設有灑水降溫系統,能迅速降低艦體表面的溫度。為了降低震動與噪訊,阿爾瓦羅·巴贊的輪機裝備都安裝於彈性基座上,各管路也使用彈性連線頭。艦上配備主動消磁系統,能抵銷艦體長期受地磁影響的磁化,以降低艦體磁訊號。阿爾瓦羅·巴贊相當重視艦體的防護、損壞管制等,並擁有核生化防護能力,全艦以防火艙壁區隔成四個損管控制區,每區各自擁有獨立的核生化過濾系統、加壓空調。

動力設計

動力系統方面,阿爾瓦羅·巴贊使用複合
阿爾瓦羅巴贊與羅斯福號航空母艦
柴油機與燃氣渦輪 (CODOG)而非阿利伯克級的全燃氣渦輪(COGAG),裝設於前後兩個完全獨立且設有防水艙門的機艙中。每個機艙內裝有Bazan- Caterpillar 3600柴油機、LM-2500燃氣渦輪各一以及一套變速箱,各成一獨立的推進單元並驅動雙軸五葉片可變距螺鏇槳。阿爾瓦羅·巴贊所需的電力由4組MTU 12V 396柴油發電機組提供,安裝位置為艦艇前段、後段各兩組,每組功率為1100kW;2006年簽約訂購的第二批阿爾瓦羅·巴贊改良了推進系統,換裝功率提升的 LM-2500+系列機型,可提高航速,同時增加艦艏推進器來增加進出港的靈活度。

船電設計

阿爾瓦羅·巴贊採用與阿利伯克級相同的SPY-1D相
從艦首看阿爾瓦羅·巴贊
控陣雷達,但是只有兩具SPG-62照明雷達,故同步對空接戰能量(約為一次接戰9~10個目標)不如後者(同時接戰約16~18個目標)。由於阿爾瓦羅·巴贊的艦體噸位較小,為了避免艦體重心過高,SPY-1D的四面陣列天線與發射機無法像柏克級一樣都裝在首艛結構的同一層甲板上,因此阿爾瓦羅·巴贊另謀他法:將四面陣列天線、發射機、導波管以及相關電子裝備安裝於艦橋後方一個相當高大的塔狀結構物內,並分置於兩層甲板,發射機在下層,天線則在上層,而此種因應F- 100而修改的SPY-1D雷達系統被稱為SPY-1D(F), F代表護衛艦(Frigate),型號又稱Block 709。
阿爾瓦羅·巴贊的宙斯盾系統除了美國原裝的相關裝
從艦尾看阿爾瓦羅·巴贊
備之外,還整合了許多西班牙選擇的系統,包括美國雷神的DE-1160LF艦首聲納、西班牙國產的DORNA複合式雷達/光電艦炮火控系統(包含Ku頻火控雷達、雷射測距儀、電視攝影機、紅外線熱影像儀)、DLT-309反潛火控系統、西班牙自製的電戰裝備等等,包括Indra Group的SQL-380 Aldebaran電子支援系統、MK-9000電子對抗系統以及四具美制MK-36 SRBOC干擾彈發射器。艦上許多電子系統都由西班牙Indra集團提供,包括Aldebaran電子支援系統、DIANA 阿爾瓦羅·巴贊艦上導航數據分配系統、MIDS ON艦船通信系統、導航與敵我識別系統等。

艦載武裝

武裝方面,阿爾瓦羅·巴贊打算使用一門MK
艦首主炮及垂直發射系統·
-45 Mod2五英寸54倍徑艦炮(拆自美國塔拉瓦級兩棲突擊艦,並由原先的Mod 1升級為Mod 2)其後則為六組八聯裝MK-41 VLS,裝載標準SM-2區域防空飛彈以及四枚裝一管的新一代海麻雀ESSM短程防空飛彈。依照西班牙海軍的配置,阿爾瓦羅·巴贊的48管MK-41垂直發射器可裝填40枚標準SM-2防空飛彈與戰斧巡航飛彈,其他八管則裝填一管四枚的ESSM短程防空飛彈共32枚,或者將ESSM的數量增為64枚、標準SM-2/戰斧飛彈數量減為32枚。艦尾有一個直升機庫與直升機甲板,可操作西班牙購自美國的HS-23反潛直升機(SH-60B的衍生型)。
艦身中段有兩組四聯裝魚叉反艦飛彈發射器,不過
阿爾瓦羅·巴贊級艦舯
平時通常只裝四管。在原訂計畫中,阿爾瓦羅·巴贊機庫上方則有一具西班牙自製的馬洛卡 (Meroka)Mod.2B機炮式近防武器系統(採用12管20mm機炮);原本此近防武器系統由義大利RAN-12l/RAN-30X火控雷達進行目標指引,但由於阿爾瓦羅·巴贊並未配備此系統,因此西班牙在美國的協助下自行設計界面,改由SPY-1雷達指揮。然而實際服役後,阿爾瓦羅·巴贊從未裝置馬洛卡近迫武器系統(原位置附近設定了衛星通信天線),配備ESSM防空飛彈之後,馬洛卡近防武器系統的必要性也大幅降低。

基本數據


參考數據

艦長

146.7米

舷寬

18.6米

吃水

4.9米

排水量

滿載6400噸

乘員

229人

動力系統

CODOG
2×LM-2500燃氣渦輪/47328軸馬力
2×Bazan-Caterpillar 3600柴油機/12240軸馬力
雙軸 CRP

續航力

4500海里18節
航速 28節

船電系統

雷達

1×AN/SPY-1D(F) 3D 雷達系統(4×固定式陣列天線)

1×AN/SPS-67(V)4平面搜尋雷達

1×Indra Group SQL-380 Aldebaran電子支援系統

2×SPG-62照明雷達

1×DORNA複合式雷達/光電艦炮火控系統

1×DLT-309反潛火控系統

聲納

1×雷松DE-1160LF艦首主/被動聲納
作戰
分散式先進海軍戰鬥系統(DANCS)
其他
1×Indra MK-9000電子對抗系統


4×MK-36 SRBOC干擾彈發射器

艦載武裝

艦炮

1×MK-45 Mod.2 五英寸54倍徑炮 (未來預計換裝MK-45 Mod4 62倍徑艦炮)

飛彈

6×八聯裝MK-41垂直發射器(發射管數48,裝填32~40枚SM-2 Block4標準區域防空飛彈、32~64枚海麻雀ESSM短程防空飛彈,或者戰斧Block IV巡航飛彈)

2×四聯裝MK-141魚叉反艦飛彈發射裝置
近防
2×Oerlikon 20mm機炮,1×MK-38 25倍徑遙控機炮(F-105)


1×馬洛卡(Meroka)Mod.2B 近迫武器系統(平時不裝)

反潛

2×雙聯裝324mm MK-32Mod9魚雷發射器(使用MK-46Mod5輕型魚雷)
艦載機
1×HS-23反潛直升機(F-105可兼容NH-90反潛直升機)

外銷澳洲

IZAR在1999年與與美國通用動力(GD)公司
AWD 霍巴特級驅逐艦
旗下的BIW造船廠以及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簽約,組成先進護衛艦銷售聯盟(The Advanced Frigate CONsortium,AFCON),主要業務為整合宙斯盾作戰系統與武器系統,並開發、銷售一系列衍生自阿爾瓦羅·巴贊、配備外銷版宙斯盾系統與SPY-1相控陣雷達系列的先進護衛艦,而為挪威建造的南森級護衛艦便是這個銷售計畫的頭一個產物。此外,為了競標澳大利亞名為SE-4000的防空作戰艦艇(AWD),西班牙IZAR也以阿爾瓦羅·巴贊為基礎推出名為DA-80的放大衍生型參與角逐。DA-80的滿載排水量增至8000噸左右,MK-41 VLS的容量經過擴充(應該為64枚)。
坎培拉級戰略投送艦首艦坎培拉號

SEA-4000的其他競爭者包括德國薩克森級護衛艦、英國45型驅逐艦(由於首艘要等到2007年才能完工,風險與變數最大,所以最早宣告出局)以及美國阿利·伯克級。由於澳大利亞已經在2004年8月選擇了宙斯盾系統作為AWD的裝備,與宙斯盾系統無關的薩克森與45型遂率先出局。 在2007年6月20日,澳大利亞正式宣布由阿爾瓦羅·巴贊取得勝利,而同一天IZAR的SPS戰略投送艦(即後來的坎培拉級戰略投送艦)亦在澳大利亞兩棲艦案中取勝,IZAR可謂大獲全勝。

本級艦

舷號 西班牙文艦名 中文艦名 下水時間 服役時間
F-101 ?lvaro de Bazán 阿爾瓦羅·巴贊 2000年10月31日 2002年09月19日
F-102 Almirante Juan de Borbón 胡安·德博爾馮 2002年02月28日 2003年12月03日
F-103 Blas de Lezo 布拉斯·萊索 2003年05月16日 2004年12月16日
F-104 Méndez Nú?ez 門德斯·努涅斯 2004年11月12日 2006年03月21日
F-105 Cristóbal Colón 克里斯多福·哥倫布 2010年11月04日 2012年10月23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