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拉·博爾朮

基本信息

阿爾拉·博爾朮:(公元?~1226年),蒙古族,原名阿兒剌·博兒術,椅稱阿爾拉·孛斡兒出、阿爾拉·博郭爾濟;蒙古阿兒剌部人。著名蒙古國大將,成吉思汗麾下四傑之一。
阿爾拉·博爾朮與成吉思汗同宗,均系海都後裔納忽伯顏子。始祖為孛端察兒,以才武雄朔方。父納忽阿兒闌,與烈祖神元皇帝接境,敦睦鄰好。阿爾拉·博爾朮則以“志意沉雄,善戰知兵”著稱。
阿爾拉·博爾朮生年待考,他在年十三歲時曾幫助鐵木真追回被盜之馬匹,結友好。自是,隨從鐵木真,充當那可兒(伴當),“共履艱危,義均同氣,征伐四出,無往弗從”。
當三姓蔑兒乞人襲擊蒙古部時,阿爾拉·博爾朮隨從鐵木真逃避於不兒罕山(今蒙古國肯特山),幸免於難。
宋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鐵木真被推舉為蒙古部大汗後,阿爾拉·博爾朮與者勒蔑同被封為眾官之長,參與運籌。隨從統一蒙古諸部,無役不從,屢救鐵木真於危難之中。
宋慶元五年(公元1199年),阿爾拉·博爾朮受命與札剌亦兒·木華黎等援救克烈部王罕,戰敗乃蠻部曲薛吾軍。
宋嘉泰二年(公元1202年),阿爾拉·博爾朮隨從鐵木真戰察罕塔塔兒等四部於答闌捏木兒格思。翌年,戰克烈部於合蘭真沙陀,均有戰功。
宋開禧二年(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建大蒙古汗國,任命阿爾拉·博爾朮為千戶長、右翼萬戶長,統轄汗庭以西至阿爾泰山的廣大地區,深受器重。成吉思汗對阿爾拉·博爾朮和札剌亦兒·木華黎說:“國內平定,汝等之力居多,我之與汝猶車之有轅,身之有臂!”此後,這二人一直位在諸將之上,群臣無出其右者,被成吉思汗譽為“猶車之有轅,身之有臂”,並命兒子察合台聽從其教誨。
後來,阿爾拉·博爾朮與札剌亦兒·木華黎、許兀慎·博爾忽、遜都思·赤老溫並稱“掇里班·曲律”(蒙古語“四傑”),世任“怯薛”(護衛軍)之長,為蒙古汗國十大功臣之一,享有九次犯罪不罰的特權。
成吉思汗二十一年(公元1226年),阿爾拉·博爾朮隨從征西夏,不久即在軍中病逝。
窩闊台汗八年(公元1236年),阿爾拉·博爾朮因功賜其後裔廣平路一萬七千三百餘戶為分地。元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再次追封為廣平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