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托[建築師]

阿爾托[建築師]

阿爾瓦•阿爾托(Alvar Aalto)是現代建築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也是現代城市規劃、工業產品設計的代表人物。他在國際上的聲譽與四位大師一樣高,而他在建築與環境的關係、建築形式與人的心理感受的關係這些方面都取得了其他人所沒有的突破,是現代建築史上舉足輕重的大師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阿爾瓦·阿爾托 阿爾瓦·阿爾托

阿爾瓦·阿爾托(Alvar Aalto, 1898~1976,全名為Hugo Alvar Herik Aalto)是芬蘭現代建築師,人情化建築理論的倡導者,同時也是一位設計大師及藝術家。 阿爾瓦•阿爾托是現代建築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也是現代城市規劃、工業產品設計的代表人物。他在國際上的聲譽與四位大師一樣高,而他在建築與環境的關係、建築形式與人的心理感受的關係這些方面都取得了其他人所沒有的突破,是現代建築史上舉足輕重的大師。

人生經歷

阿爾托於1898年2月3日生於芬蘭的庫奧爾塔內小鎮(Kuortane),1916年至1921年在赫爾辛基工業專科學校建築學專業(Helsingin Teknilien Korkeakoulu, Helsinki)學習。隨後兩年,他作為一名展示設計師工作並在中歐、義大利及斯堪的納維亞地區旅行。1923年起,先後在芬蘭的於韋斯屈萊市(Jyvaskyla)和土爾庫市(Turku)創辦自己的建築事務所。
大約在1924年,他為學校設計了幾家咖啡館和學生中心,並為學生設計成套的寢室家具,主要運用“新古典主義”的設計風格。同年,他與設計師阿諾.瑪賽奧(Aino Marsio,1894-1949)結婚,共同進行長達5年的木材彎曲實驗,而這項研究導致了阿爾瓦.阿爾托20世紀30年代革命性家具設計——椅的產生。
阿爾托於1928年參加國際現代建築協會。1929年,按照新興的功能主義建築思想同他人合作設計了為紀念土爾庫建城700周年而舉辦的展覽會的建築。他拋棄傳統風格的一切裝飾,使現代主義建築首次出現在斯堪的納維亞地區,推動了芬蘭現代建築的發展。他最著名的建築包括他在土爾庫的家(被認為是第一個斯堪的納維亞地區現代主義建築,1927),衛普里圖書館(Viipuri Library,1927-1935),帕伊米奧肺結核療養院(Paimio Tuberculosis sanitarium,1929-1933)以及為1939年紐約世界商業博覽會設計的芬蘭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頭10年,阿爾托主要從事祖國的恢復和建設工作,為拉普蘭省省會制訂區域規劃(1950一1957)。
在帕伊米奧結核病療養院,阿爾托最初設計的現代化家具也在那裡亮相,這是阿爾托的家具設計走向世界的更大突破。1935年阿爾托夫婦與朋友一起創建了Artek公司,專為阿爾托設計的家具、燈飾及紡織品做海外推廣。
阿爾托於1940年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客座教授,1947年獲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名譽美術博士學位,1955年當選芬蘭科學院院士。1957年獲英國皇家建築師學會金質獎章,1963年獲美國建築師學會金質獎章。1976年5月11日逝於赫爾辛基。

創作風格

阿爾托主要的創作思想是探索民族化和人情化的現代建築道路。他認為工業化和標準化必須為人的生活服務,適應人的精神要求。阿爾托的創作範圍廣泛,從

阿爾瓦·阿爾托 阿爾瓦·阿爾托

區域規劃、城市規劃到市政中心設計,從民用建築到工業建築,從室內裝修到家具和燈具以及日用工藝品的設計,無所不包。 阿爾瓦·阿爾托最初的計畫是在不使用任何工具的情況下進行隨意的勾勒,因此,在保證功能性關係和細節問題的前提下,無論在不規則的形狀上還是在結構上,他所設計的作品都表現出其創造性和隨意性。他使用不同的材料,並採用綜合的結構,同時還充分了解現場的場地特徵,然後對每項建築項目進行完美的設計。阿爾托採用大量重疊的手法開闢了更大的空間,並將窗戶的銜接、外界的景物通過一種光滑的曲線形式連線起來,以達到動感十足的目的。阿爾托經常在他的設計中採用這種設計方式,他認為這種設計可以達到人神共性的目的,而且可以留出更大的空間。當然,他也非常關注人性的特徵。
阿爾托使用諸如木材、磚塊、石頭、銅以及大理石等天然資源,同時也利用自然光線進行自然的銜接,風格實在而且連貫。鑒於他對土地的輪廓、光線的角度和方向的敏感性,因此他需要自然環境和與自然環境相通的社會環境之間直接的聯繫,並能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景觀。他們通過對自然環境的考察、自然資源的使用以及對景觀和植被環境的利用等,在建築設計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大自然、陽光、樹木以及空氣等都在自然與人類和諧與平衡之間起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和勒·柯布西耶的觀點相反,阿爾托認為自然不是機器,不應該為建築的模式服務,這種觀點與 弗蘭克·勞埃德·賴特的不謀而合。同時他還強調:“建築不應該脫離自然和人類本身,而是應該遵從於人類的發展,這樣會使自然與人類更加接近。” 他說:“標準化並不意味著所有的房屋都一模一樣,而主要是作為一種生產靈活體系的手段,以適應各種家庭對不同房屋的需求,適應不同地形、不同朝向、不同景色等等。他所設計的建築平面靈活,使用方便,結構構件巧妙地化為精緻的裝飾,建築造型嫻雅,空間處理自由活潑且有動勢,使人感到空間不僅是簡單地流通,而且在不斷延伸、增長和變化。阿爾托熱愛自然,他設計的建築總是儘量利用自然地形,融合優美景色,風格純樸。
阿爾托大量不朽的建築不但在紋理上相當豐富,而且在傳統原料上來說也是相當廣泛,主要體現在流動的空間、自然光線、空間的分配以及其他大量的細節等方面。他的裝飾也影響到了國際水平,正如他曾經說過:“沒有什麼可以再生,同時也沒有什麼可以完全消失,任何東西都會以一種新的形式呈現出來。”他認為,眾多的建築對於建築學的一系列問題而言是一種單獨的解決方式,而這一系列問題又是建築學方面的驅動力量,因此,這種觀點後來得到國際上的認可和接受。
芬蘭地處北歐,盛產木材,銅產量居歐洲首位。阿爾托設計的建築的外部飾面和室內裝飾反映木材特徵;銅則用於點綴,表現精緻的細部。建築物的造型沉著穩重,結構常採用較厚的磚牆,門窗設定得宜。他的作品不浮誇,不豪華,也不追隨歐美時尚,創造出獨特的民族風格,有鮮明的個性。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阿爾托的傑作比比皆是,有赫爾辛基理工大學的校園,芬蘭大廈(Finlandia)音樂廳及會議中心,赫爾辛基文化宮,斯道拉·恩索(Stora Enso)公司總部大樓等等。 簡潔、實用是芬蘭設計的特點,構思奇巧是芬蘭設計的精髓。芬蘭人特別擅長利用自然資源達到設計目的。Alvar Aalto開闢了家具設計的新道路,在30年代創立了“可彎曲木材”技術,將樺樹巧妙地模壓成流暢的曲線。阿爾托將多層單板膠合起來,然後模壓成膠合板,這些實驗創造了當時最具創新的椅子。
1936年,阿爾瓦·阿爾托為他負責室內裝修設計的赫爾辛基甘藍葉餐廳(Ravintola Savoy)設計了一款花瓶作為裝飾品之一,即後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經典玻璃製品,不僅在1937年巴黎國際博覽會上展現了芬蘭現代設計的水平,還成為世界眾多博物館的珍藏品,並在1988年獲得國際桌上用品獎。其設計趣味來自隨意而有機的波浪曲線輪廓,完全打破了傳統的對稱玻璃器皿的設計標準。人們猜測波浪曲線輪廓象徵著芬蘭星羅棋布的湖泊。這是天才的設計大師阿爾托除了建築之外,為玻璃器皿製造業留下的經典傑作。從年齡上看阿爾托花瓶已經是“古董”,但從設計上看,他至今仍然很超前,很現代。

創作歷程

阿爾托的創作範圍廣泛,從區域規劃、城市規劃到市政中心設計,從民用建築到工業建築,從室內裝修到家具和燈具以及日用工藝品的設計,無所不包。根據阿

阿爾瓦·阿爾托 阿爾瓦·阿爾托

爾托建築思想發展和作品的特點,他的創作歷程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白色時期:1923~1944年,作品外形簡潔,多呈白色,有時在陽台欄板上塗有強烈色彩;建築外部有時利用當地特產的木材飾面,內部採用自由形式。代表作為維堡圖書館(Viipuri Library 1927~1935)和帕伊米奧結核病療養院(sanatorium Paimio 1929~1933)。
紅色時期:1945~1953年,創作已臻於成熟。這時期他喜用自然材料與精緻的人工構件相對比。建築外部常用紅磚砌築,造型富於變化。他還善於利用地形和原有的植物。室內設計強調光影效果,講求抽象視感。代表作為芬蘭珊納特賽羅市政中心(1950~1952) 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學生宿舍──貝克大樓(1946~1949)。
第二白色時期:1953~1976年,這時期建築再次回到白色的純潔境界。 作品空間變化豐富, 發展了連續空間的概念, 外形構圖重視物質功能因素,也重視藝術效果。代表作為芬蘭珊納約基市政府中心(1950~1952年建)、伊馬特拉市教堂、卡雷住宅、奧爾夫斯貝格文化中心(1958~1962年建)、歐塔尼米技術學院禮堂、赫爾辛基芬蘭地亞會議廳(1962~1975年建,A.阿爾托設計)伊馬特拉附近的伏克塞涅斯卡教堂(1956~1958)、聯邦德國沃耳夫斯堡的沃爾斯瓦根文化中心(1958~1962)和不萊梅市的高層公寓大樓(1958~1962)等。

主要作品

芬蘭珊納特賽羅市政中心(Saynatsalo Town Hall 1950~1952):從50年代起,阿爾托的設計項目接踵而來,但他主要的業務活動仍集中在芬蘭。阿爾托戰後最著名的作品是珊那特賽羅鎮中心建築組群的設計。這個建築群全部採用簡單的幾何形式,但在材料的使用上具有斯堪的那維亞特點:使用紅磚、木材、黃銅等等,既具有現代主義的形式,又有傳統文化的特色,是把現代功能和傳統審美結合得非常好的例子,在斯堪的那維亞地區受到廣泛的注意和模仿。阿爾托的首先是為芬蘭人民的,具有史詩般的特徵。芬蘭相對美國來說是小國,但卻能夠在美國推動的國際主義風格運動中保持本民族精神,發展本民族的現代建築,走出自己的道路,阿爾托是功不可沒的。
帕伊米奧結核病療養院:帕伊米奧結核病療養院是1929年參加設計競賽的中標作品,1933年建成。療養院細緻地考慮了療養人員的需要,每個病室都有良好的光線、通風、視野和安靜的休養氣氛。建築造型與功能和結構緊密結合,表現出具有理性邏輯的設計思想。形象簡潔、清新,給人以開朗、明快、樂觀的啟示。造成這種突破的主要原因,是斯堪的那維亞國家的自然條件。這裡冬季漫長,日照短暫,令人感覺壓抑。北歐盛產的木材和紅磚給人以溫馨的感覺。大尺寸的頂部圓筒形照明孔,一方面是能夠引入日光的天窗,另一方面是黑夜時的人造光源。把日光與人造光源歸於同一頂部來源,在心理上造成太陽未落的感覺。這種設計,迄今還在斯堪的那維亞國家廣泛套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