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伯托·坎波·巴埃薩

阿爾伯托·坎波·巴埃薩

阿爾伯托·坎波·巴埃薩,是西班牙著名建築師,1946年出生於西班牙的瓦拉朵麗,1971年畢業於馬德里建築學院,1982年獲得博士學位。阿爾伯托·坎波·巴埃薩是西班牙建築師中的異類。身為當代西班牙建築的領軍人物,他對自然元素與光的運用,堪稱西班牙第一人。他的建築像魔法屋一樣,能讓陽光在建築內部翩翩起舞。他憑藉格拉納達銀行總部辦公樓、安達盧西亞地方政府辦公樓、BIT中心等建築獲得了2004年歐洲最佳建築獎、2005年石頭建築國際獎、2002年巴塞隆納建築學會獎等一堆分量沉重的獎項。

基本信息

個人特點

阿爾伯托·坎波·巴埃薩阿爾伯托·坎波·巴埃薩
阿爾伯托·坎波·巴埃薩阿爾伯托·坎波·巴埃薩
從一座有安騰忠雄風格的房子到一座讓人聯想起DavidChipperfield的圖書館,在欣賞巴埃薩的作品時,常常可以找到其他一些建築師的影子。然而,他對於其他建築師的理解並不是觀點和碎片的拼湊。相反,巴埃薩的作品充滿了自身的邏輯和成長軌道。早期,他著迷於無處不在的中庭,在其中所有東西都充滿與世隔絕的意味;逐漸地,他對空間的理解發生了變化,專注於將建築作為地平線、或者外部景觀的觀察點來表現。而他的代表作——格拉納達的儲蓄銀行總部,則表現出他對光線的驚人理解和巧妙運用。做建築設計的同時,巴埃薩也在進行學術研究。他曾任教於賓夕法尼亞大學、魏瑪包浩斯學院、伊利諾伊理工(芝加哥)等著名學府,並在哥倫比亞大學、哈佛大學等地做過訪問學者。

巴埃薩在世界各地都舉辦過作品展和講演,不過從未來過中國。在他的新計畫中,中國變成了重要的一站,他已經決定於2007年9月到中國上海和北京做兩場關於“光與重力”的演講。今年61歲的他完全不像他的前輩高迪那樣性格孤僻,相反,他風趣、熱情,甚至有點“三八”。在解釋拗口晦澀的建築構造時,他不時用女人、葡萄酒、食物來打比方。在與記者第一次見面時,他拿著記者的名片,表情很“三八”地向記者打聽:“在家裡,你父親怎么喊你?”他用一堆打諢插科消耗了採訪的前5分鐘。在記者就他的建築體系提問時,他把話題扯向他的工業設計作品,說起他設計過一種奇異的淋雨龍頭式的電燈,他說得滔滔不絕,手舞足蹈,不時模擬水聲、汽車聲。當他用喜歡的早餐類比建築時,完全不顧身份地模仿起很多奇怪的吃喝聲,表情時而誇張,時而堆起壞笑。

作品特色

阿爾伯托·坎波·巴埃薩阿爾伯托·坎波·巴埃薩的作品
巴埃薩的作品以乾淨、簡潔著稱,強調儘可能地利用一切自然的元素創造出豐富變化的空間。他的著名作品包括西班牙波祖羅鎮的特爾加諾住宅(TuréganoHouse)、賽維拉教堂、巴塞隆納文化中心(BarcelonaCultureCenter)、安達盧西亞地方政府辦公樓、古拉羅住宅(GuerreroHouse)、CASADEBLAS等。他的作品運用最簡單的材質和色彩,搭配簡明而巧妙的細節,卻往往給人以感官上的震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2001年完工的格拉納達儲蓄銀行總部(CajadeGranada)。

這些傑出的作品為他贏得了許多獎項,最重要的一些包括:2000年,他為西班牙展團首次贏得威尼斯雙年展國際建築展大獎;同年贏得邁阿密建築雙年展大獎;2003年,他設計的儲蓄銀行總部獲西班牙托魯加獎(EDUARDOTORROJAAward),次年又獲得歐洲最佳建築獎。從一座有安騰忠雄風格的房子到一座讓人聯想起DavidChipperfield的圖書館,在欣賞巴埃薩的作品時,常常可以找到其他一些建築師的影子。然而,他對於其他建築師的理解並不是觀點和碎片的拼湊。相反,巴埃薩的作品充滿了自身的邏輯和成長軌道。早期,他著迷於無處不在的中庭,在其中所有東西都充滿與世隔絕的意味;逐漸地,他對空間的理解發生了變化,專注於將建築作為地平線、或者外部景觀的觀察點來表現。而他的代表作--格拉納達的儲蓄銀行總部,則表現出他對光線的驚人理解和巧妙運用。

三大建築

“平面就是剖面——剖面拼在一起的時候就產生了空間”。平面、剖面和裡面不是非常異質的東西,它們是在不同的方向切剖了建築,並一次對建築進行解釋或設計的工具。跨越了平、立、剖面間的隔閡後,理解西班牙建築師阿爾伯托·坎波·巴埃薩的建築就變得容易了。1946年阿爾伯托·坎波·巴埃薩生與西班牙西北小城巴利亞多里德(Valladolid),並在南部地中海邊上的卡迪茲(Cadiz)接受啟蒙教育。1971年他畢業與馬德里高等建築技術學院(EscuelaTecnicaSuperiordeArquitectura)。1976年他開始在母校任教,教授建築設計課程,並於1986年擔任該校設計系主任。1989-1990年他在蘇黎世高工(E.T.H)任教。坎波·巴埃薩是實際設計工作和教學工作並重的建築師,隨著其建築設計作品的不斷出版和發表,他越來越受到國際建築界的關注。他的聲譽與學術地位也與他在世界各地講學及舉辦的專題展覽有關。2005年國際建協大會期間,伊斯坦堡Ayalrini教堂內就舉辦了他的設計作品展。

1990年後,坎波·巴埃薩設計了一系列小住宅。這些住宅多為白色體快,不施裝飾。體快上零星開幾個大小不一的窗,或者乾脆不開窗。從外觀看這些建築上什麼都沒有,然而,當建築被剖切開來後,建築內部空間的靈活與多變使建築剖面與立面形成了強烈對比。這些小住宅的內向特徵除了延續了西班牙一些夏季炎熱地區建築應對外部氣候的傳統策略外,更與建築師推敲建築的方法有關。它們的設計草圖表明,坎波?巴埃薩在設計中利用剖面和剖透視做了最初的推敲,他象排布平面一樣推敲了建築的剖面。如果說排平面的工作能把握住建築的流線、功能和空間布局等內容的話,那么在這種剖面的推敲工作中,坎波·巴埃薩試圖把握的是什麼呢。羅馬SantaMariadellaVittoria教堂的左側牆貼著馬路。站在馬路上可以看見側牆上貼這一個煙囪模樣的古怪東西。這個貌似古怪的“煙囪”是教堂最珍貴的寶物。它裡面是一個龕,龕上放置的是貝爾尼尼著名的雕塑“聖特雷薩的沉迷”。從建築裡面看,自然光從隱藏著的側窗上灑下,與用管子模擬的放射狀的“光線”交織在一起,照到小天使和半躺在雲上的聖特雷薩身上。光線含蓄的配合了聖特雷薩在被小天使金箭刺中時感受到的極度快樂和極度痛苦交織在一起的複雜感情,建築上的龕不僅安置了雕塑。貝爾尼尼使它探出建築,將恰當量的光捕捉進來,也使建築和雕塑成為無法分割的整體。

貝爾尼尼建築中光和空間的精確關係是坎波·巴埃薩非常看重的。這種光和空間的精確關係正是他利用剖面推敲建築時想把握的東西。建築平面中穿行的是人,剖面中穿行的則是光。他認為建築上的窗是光的陷阱。在這幾個住宅的設計中,恰當量的光被視窗捕捉後組合成束,開始了光在建築內的旅程。光沿對角線的角度從建築的這頭進入空間中,旅途受到各種攔截,最後穿越到建築的另一頭。為了讓光完成它的旅途,從剖面上看,被光線穿越的空間也是沿對角線方向貫穿起來的。沒有剖面圖就無法理解坎波·巴埃薩的建築,因為光是這些建築中的主角。光與建築空間的這種關係不但落實在住宅中,坎波·巴埃薩也在公共建築中實踐了他的概念。

阿爾伯托·坎波·巴埃薩阿爾伯托·坎波·巴埃薩作品
1、達拉哥(DRAGO)公共學校
阿爾伯托·坎波·巴埃薩阿爾伯托·坎波·巴埃薩作品
與這些住宅在同一時期完成的達拉哥公共學校就是一個主要的例子。學校位於卡迪茲的海邊一塊大致呈不規則長方形的基地上,並需要貼基地邊線建設。坎波·巴埃薩在建築中設計了一個正方形的內院,院中四棵樹。由於園子的規則形狀是首先被人感受的,人們自動認為這是一座正方形平面的建築,而不是實際上的不規則形狀的平面。建築的各個功能都繞內院的三個側邊布置,公共性空間都被安排在沿海的一側。從海邊看過去,建築是一個突出的白色體量,以巨大的幾乎封閉的立面來與海洋對話。立面上兩個“洞口”象眼睛一樣,努力地在有限的面積中攫取廣闊的海景。這兩隻“眼睛”同樣也是空間的高潮所在。一個很深的兩層高的洞口表達了建築向城市開放的公共性本質,其後容納了圖書館和咖啡廳。另外一隻眼睛內則是一個統領整座建築的三層高入口大廳。這個大廳同樣需要從剖面角度來理解。從室內看大廳內有六個開口,每個開口擔負不同的責任。在地面高度上開的兩個口中一個通往被刻意壓低的門斗,另外一個與底層的其他功能相接。門斗給大廳一個空間尺度的過渡和光線亮度上的對比。大廳上方有兩個開口,一個是天窗,另外一個則與三樓走廊連通著。天窗是大廳的主要光源,光線從這個窗子進來,再通過其下的實牆漫射進大廳,與三樓走廊連著的洞口看上去是供大廳和樓層間對望用的,實際上它是坎波·巴埃薩為光線對角線穿越大廳留出的通道。他在三樓走廊的屋頂上設定了一個天窗,從剖面上看,從這個天窗進來的光穿過那個開口,斜著射進大廳,完成其在這個空間中的對角線旅程。

大廳內的端頭有個放寬的樓梯平台,在這個平台上有兩個開口。其中一個對外開,是立面上兩個“眼睛”中的一個。人們登上平台後就可以通過這個開口瞭望海景。樓梯是這個空間中主要的道具。樓梯的“第一階段即第一跑,不用考慮如何到達上一層,只關心如何離開這一層,於是它常是一個從地面升起的實體。到達上層是第二跑的工作,他的構造無需與第一跑一致。”在這裡,坎波·巴埃薩刻意將樓梯的第一跑和其它幾跑區分對待。第一跑被放在大廳中,跑上這段樓梯人們完成的是離開了地面的過程。一個可以欣賞海景的大平台標誌著這個過程的結束。平台上有另外一個開口,人們跑上平台後進入這個洞口轉換到隱藏在牆面後的兩跑樓梯上。同樣,從剖面看,雖然這裡人的行為與建築空間之間的關係是複雜的,但出現的建築元素非常少。所有的線都經過調節後得到對位,不幫助的這種關係形成的元素(如樓梯欄桿)都被減去。

2、格拉納達銀行總部(CAJAGENERALDeAhorros)

阿爾伯托·坎波·巴埃薩阿爾伯托·坎波·巴埃薩作品
在隨後的設計中,坎波·巴埃薩對建築中光和空間剖面關係進行了進一步的討論。2001年完成的格拉納達銀行總部是其中最重要的項目。格拉納達銀行總部大樓位於格拉納達城南郊,是這片新區中的標誌性建築。建築由一個巨大的基座,和基座上57mX57mX37m的半個正方體主樓組成。主樓十一個中空的盒子。從平面上看,圍合中間巨大正方形內庭的周圍實體被分為兩種:朝南“L”形的、進深15米的開放式的辦公區域;和朝北“L”形的,進深9m的個人辦公室部分。建築平面由3mX3m的結構模數控制。朝南部分的外立面上均勻布置了3m深的格子,用以遮陽;朝向內庭的立面是落地的大玻璃。朝北部分由於沒有直射陽光,外立面上的窗都按結構網路以單元形式布置,並貼著外皮。每個單元中窗的上下都是羅馬Tivoli產的洞石(RomanTravertine);朝向內庭的立面上則是滿鋪的雪花石膏,雪花石膏面上均勻布置正方形的小窗洞。

內庭高8層,高度30m。四根直徑3m,高達30m的素混凝土面圓柱支撐著頂棚。一個2層高貼著Tivoli洞石的實體貫穿在內庭中,實體內是報告廳。從剖面上看,來自天窗的光線沿對角線打在內同的雪花石膏面上,再被漫射到整個內庭中。雪花石膏面不但是反射板,它使瀰漫在大廳里的光線帶上了雪花石膏那淡淡的褐色,它半透明的質地還使內庭里的光線穿過石材透進北面的辦公區域。傍晚,天窗上沒有直射下來的光線時,內庭變得幽暗。此時建築外的光線照亮北面辦公室,再把雪花石膏板的背面帶亮。從內庭里看,整個半透明的雪花石膏面成了金色的發光體,把內庭照亮。

這個設計中,坎波·巴埃薩進一步明確了他對光的理解。在對這座建築進行說明的時候。他用“Impluvium”這個詞來代指這座建築中的內庭。Impluvium是古羅馬住宅內院中接雨水的蓄水池。用這個詞除了說明建築內庭是一個光的容器之外,他把光比擬為水,更暗示了光被看成是一種流動的,人可以觸摸得到的物質,而不是瀰漫在空間中無法被把握的東西。這個“蓄水池”中巨大的圓柱與格拉納達主教堂內的柱子具有相同的尺度。而頂棚上的天窗,天窗間格線狀的結構無疑受到羅馬萬神廟的啟發。建築內外選用的材料Tivoli洞石和素混凝土更與萬神廟的材料相配合。唯有雪花石膏是萬神廟中沒有的。“當雪花石膏塊被光線照到的時候,它的邊緣變亮並隨即喪失了物質性。非常迷人的是,當它的邊緣充滿了光並喪失了物質性後,當邊緣比石頭其他部分更顯得半透明的時候,它就把自己轉變成光,它自身就成了光。”在這個“蓄水池”中,雪花石膏成了吸納和儲存光的材料,擔當了將流動的光予以固化的責任。和達拉哥學校一樣,格拉納達銀行總部大樓也有一個正方形的院子,只是這個院子是室內的。院子周圍的實體可以理解為院子的圍牆,只是有些“圍牆”是半透明的,使光和建築的空間完全交織在一起。

3、布拉斯(BLAS)住宅

阿爾伯托·坎波·巴埃薩阿爾伯托·坎波·巴埃薩
在散普爾的著作中出現過StereotomicTectonic這樣一對相互關聯的形容詞。他們對於認識坎波·巴埃薩的建築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坎波·巴埃薩認為這兩個詞不是抽象的理論代碼,而是和建築設計的操作緊密相關。Stereotomic是“切割”:“切割出來的建築”代表了建築或者建築匯總的有些部分希望成為大地的以部分。它是實體中切割生成的,用連續的結構回應地心引力,並表現處沉重,堅實的面貌。它居於大地之上,就象出生於此一般。Tectonic是“搭建”:“搭建起來的建築”代表了建築或這建築中的有些部分希望脫離大地。地心引力被傳到由不同節點和細部組合而成的結構系統上。這套系統強調的是建造的方法。它是輕的,似乎用腳尖踮著站在地上的建築。

如果說格拉納達銀行總部大樓和達拉哥學校都是stereotomic的建築的話,布拉斯住宅則是stereotomic與tectonic相互關係的完美圖解。布拉斯住宅位於一座山丘上,馬德里郊區的山景一覽無餘。建築由一個27mX9mX3m的清水混凝土實體,和實體上一個平面15mX6m,並由八根方鋼柱子支撐的白色架子組成。混凝土實體內容納了普通住宅的所有功能,兩間臥室,兩個衛生間,廚房,起居室,餐廳,書房和一個健身房。它同時成為上層架子的基座。架子下含一個9mX4.5mX2.26m的玻璃盒子。基座西面的端頭上凹下形成一個水池。非常明顯,這座建築的基座部分是stereotomic的建築,是從大地中切割出來的建築,是一個在山體里挖出來的洞,是生長在小山丘上的一塊岩石。設計中,坎波·巴埃薩沒有在架子和基座上設排水管,他認為下雨時房子的主任可以欣賞到雨水從架頂落下時的動人場景。自由排下的水也會給基座的表面留下痕跡。這種風雨的侵蝕加速了基座成為大地一部分的進展,使它最終成為場地上一塊真正的岩石

阿爾伯托·坎波·巴埃薩阿爾伯托·坎波·巴埃薩作品
建築的上部是tectonic的建築,是大地上搭建的一個棚子,一座望樓。它輕輕的,幾乎不與大地接觸,象一片一樣。與從實體上切割出來的建築不同,搭建的建築是骨架的建築,它無法為光設定陷阱。它淹沒在光之中,建築的內外充滿著光。光線不是有方向性的,而是瀰漫在人的整個視野中。攝影師HisaoSuzuki為這座建築拍的一些照片裡,這座建築浸沒在濃霧之中,它們恰當地表現了這座望樓與光的關係。坎波·巴埃薩的設計草圖清楚地說明了這座建築stereotomic部分與tectonic部分的共存關係。建築中stereotomic與tectonic的關聯被認為反映了不同的宇宙觀。按照這種觀點,人們可以推論,在這座建築上,除了和地之外,建築師沒有採用其他的材料。

“精確性”是坎波·巴埃薩設計言論中的關鍵字。有的評論把坎波·巴埃薩的建築歸類在極少主義建築,這似乎是從建築外立面角度進行的分類。顯然,“少”不是建築師設計建築時的目的,而是一種“精確”思考的結果,如果建築構件、空間、效果以及建築與場地的關係都被非常精確地考慮的話,“少”的結構自然出現。

大師之旅

阿爾伯托·坎波·巴埃薩阿爾伯托·坎波·巴埃薩
做為一位為西班牙展團首次贏得威尼斯雙年展國際建築展大獎的建築師,阿爾伯托坎波巴埃薩講演會在中國的名聲與他的成就不成正比。這位1946年出生於西班牙的瓦拉朵麗的英俊男人不僅在西班牙建築界占據了一席之地,對室內設計、產品設計等領域也頗有影響。而且,巴埃薩文筆和口才都相當出色,是一位相當具有明星氣質的人物。2007年9月8日,坎波·巴埃薩來到上海,這是他第一次來亞洲。此行是應文築國際的邀請,在上海和北京演講。上海演講會在商城大劇院舉行,票價88元。然而可容納990多人的劇院早就一票難求,現場絡繹不絕地有人來領站票。最後會場總共擠進了1500多人。坎波·巴埃薩一上來就用中文“你好”跟觀眾打招呼。他說,今天也是他的新作阿錫洛·尼朵·貝納通幼稚園開幕的日子。在那座被坎波·巴埃薩比作阿拉伯公共浴室的幼稚園里,陽光從精密計算的建築縫隙射進屋內,一天24小時、一年四季,都會在屋內投射出完全不同的效果。坎波說那是一座讓人高興的建築。他說,他答應了上海,所以放棄了和那座讓人高興的建築的約會,來到上海。坎波的一席表白,頓時贏得了現場掌聲無數。在1小時不到的演講中,坎波圍繞他的5個作品詮釋“重力和光”,他說,建築最重要的就是運用重力和光,在他看來,光是時間的構造者,引力是空間的構造者。他用章子怡打比方,解釋建築需要融合。

與正在當代藝術館舉行的高迪作品展相呼應,同一時間,西班牙建築史上的兩個重要時期在上海呈現。然而繼天才高迪之後,西班牙建築卻漸漸式微,甚至西班牙風格在被古典主義、現代主義等眾多風格嫁接、改編中已經模糊,已成為被掩埋的經典。上海市建築學會的常務理事張俊傑在演講開場前說道:“當下西班牙最新的建築資訊和發展狀況還沒有得到推進和了解。”的確,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西班牙建築設計產生了重要變革,尤其近十年,西班牙的建築設計致力於更純淨、更現代和更精緻的作品,而坎波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部分代表作品

1988年位於西班牙波祖羅鎮的特爾加諾住宅(TuréganoHouse)
1991年位於沃德莫洛的加西亞•馬科斯住宅(GarciaMarcosHouse)
1992年位於卡迪茲的加斯帕住宅(GasparHouse)
1995年艾麗坎特大學圖書館
2001年卡迪茲的阿森西奧住宅(Asenciohouse)
2001年格拉納達儲蓄銀行總部(CajadeGranada)
2004年賽維拉教堂www.dolcn.com
2005年巴塞隆納文化中心(BarcelonaCultureCenter)
2005年安達盧西亞地方政府辦公樓
2006年卡迪茲的古拉羅住宅(GuerreroHouse)

部分獎項

2005年石頭建築國際獎——安達盧西亞地方政府辦公樓
2004年歐洲最佳建築獎——格拉納達儲蓄所總部辦公樓
2003年杜蓬特貝內迪克特斯獎——德布拉斯住宅
2002年巴塞隆納煎煮學會獎——BIT中心
2001年邁阿密雙年展金獎——德布拉斯住宅
2000年威尼斯雙年展一等獎——西班牙館
1999年FAD獎——BIT中心
1994年國際建築三年展特別獎——加斯帕住宅
1993年埃里克里恩斯獎
1989年國際建築三年展特別獎——波祖羅的特瑞加諾住宅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