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及利亞國旗

阿爾及利亞國旗

阿爾及利亞國旗是北非阿爾及利亞人民民主共和國的唯一合法代表國家的旗幟。

國旗介紹

阿爾及利亞國旗阿爾及利亞國旗

阿爾及利亞國旗是北非阿爾及利亞人民民主共和國的唯一合法代表國家的旗幟。此面旗是於1962年7月3日批准,1962年7月5日首次在首都阿爾及爾升起。國旗由豎排的綠白兩半組成,中央鑲嵌著紅色的月牙和五角星圖案。

象徵意義

綠色象徵著伊斯蘭教,白色則象徵著純潔。中央的月牙與五角星是伊斯蘭教國家旗幟上所常見的標誌。這源於十七世紀統治當今阿爾及利亞部分沿海地區的奧斯曼帝國曾把月牙與五角星視為權力的象徵。

發展歷史

奧斯曼帝國因統治過的絕大地區居民信奉伊斯蘭教,大多數教徒也把奧斯曼帝國政權視為哈里發(伊斯蘭教真主穆罕默德的繼承人,伊斯蘭宗教最高的精神領袖),也之所以沿流到了不少現代伊斯蘭教影響度高的國家與地區的旗幟上,阿爾及利亞也不例外。在近代史上阿爾及利亞則被奧斯曼帝國與法國統治過,領土上也曾飄過奧斯曼帝國與法國的旗幟。

自1954年起,阿爾及利亞國家解放陣線(阿拉伯語:جبهةالتحريرالوطني法語:FrontdeLibérationNationale)對法國殖民者發起了爭取阿爾及利亞獨立的游擊戰爭,經過近十年的鬥爭,阿爾及利亞於1962年7月5日在新首都阿爾及爾宣布獨立,從而開始了現今旗幟的使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