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梅代奧•莫迪利亞尼

阿梅代奧·莫迪利亞尼(英語:Amedeo Modigliani,1884年7月12日-1920年1月24日),義大利表現主義畫家與雕塑家,猶太人。莫迪利亞尼受到19世紀末期新印象派影響,以及同時期的非洲藝術、立體主義等藝術流派刺激,創作出深具個人風格,以優美弧形為特色的人物肖像畫,而成為表現主義畫派的代表藝術家之一。

基本信息

生平

《系黑領帶的女子》作品:《系黑領帶的女子

阿梅代奧·莫迪利亞尼義大利人,出生於托斯卡納的小海港城市裡窩那的一個猶太人家庭。父親是商人,母親是英文教師,他是最年幼的孩子。莫迪利亞尼自幼體弱多病,學業不佳,跟隨畫家古列爾莫·米凱利學習繪畫。1902年考入威尼斯美術學院,1906年到巴黎,與畢卡索等人同在蒙馬爾特高地下的民區居住,並且向布朗庫西學習雕塑。1912-1917年間,形成了他的藝術特色,即運用優美、精練的線條勾畫對象的輪廓,然後塗布經過誇張、提煉的濃艷色彩。他接受東方繪畫的影響,吸取塞尚表現形態結構的方法,並且把形象通過誇張變形而特別拉長。他筆下的人物並不真實,經過加工之後,畫面呈現出一種有韻律的優美節奏。構圖活潑多變,色彩豐富而富有變化。他的經歷十分坎坷和悲慘。由於體弱多病,到巴黎後生活十分困難,漸漸地形成了酗酒的習慣,在窮苦和麻醉中過著頹廢的生活。瑞士籍的精神病醫生奧斯卡·普費斯特,認為他患有嚴重的精神疾患,並由此而確定他在藝術上的表現主義傾向。他說:“受著痛苦經歷的驅使而厭惡這個外部世界的時候,那個已知的自我把自己深深埋藏在內心世界之中,並把它自己誇大為世界的創造者。表現派藝術家異常自命不凡,並不是自負,而是從心理上說有充分根據的經驗,是一種使遠離現實的孤獨性格免於崩潰的必要手段。但是,他們這種偏執狂的孤芳自賞,不得不付出痛苦的犧牲。”

在莫迪格利阿尼的生活中,他對兩個女人用情最多,一是來自南非英國女詩人碧萃絲·海絲汀絲(Beatrice Hastings),另一是他在巴黎學畫時的法國同學楊妮·艾布登(Jeanne Hebuterne)。碧萃絲聰明而有主見,給了不會生活的莫迪格利阿尼很多幫助,但莫迪格利阿尼認為她太過智慧,而碧萃絲卻認為他不爭氣,恨鐵不成鋼,二人最後吵架分手。1917年,楊妮進入莫迪格利阿尼的生活,二人育有一子,他為她畫的肖像,成為他最受稱道的作品。楊妮比莫迪格利阿尼小十一歲,雖然二人之間沒有碧萃絲那種精神交流,但楊妮對他十分崇拜,他們的感情生活非常和諧。1920年,莫迪格利阿尼的畫剛有了市場,經濟狀況開始好轉,不料卻因健康惡化、舊病復發,於1月24日去世,時年36歲。畫家去逝的當天,即將第二次臨產的楊妮痛不欲生,跳樓殉情。
1923年人們在拉雪茲神父公墓為他們舉行了合葬儀式。

他人評價

對於莫迪利亞尼的一生,人們歷來頗多爭議。法國詩人法朗西斯·卡柯的紀念文章頗有意義:“他的一生有貧困與煩惱,記錄了因為與世格格不入而擺脫掉平淡無奇的願望。它具有一種想要出人頭地的特徵,並且表明了對懲罰的渴望和達到目的的願望。……就全部生活而言,就所有缺點和質量而言,就對不幸與特殊的體驗、優雅的激流、狂熱與猥褻而言,莫迪利亞尼在身後留下的是一個不能很快填滿的空白點。”

藝術造詣

莫迪格利阿尼是個自相矛盾的人,在他身上,既有義大利藝術傳統的深刻烙印,又有巴黎畫派的前衛精神;他既將埃及、黑非洲和東方古代雕刻視為自己的指路明星,又象波希米亞人一樣在內心中苦苦流浪;他既執著地追求藝術,生活在貧困之中,又沉迷於女人、酒精和毒品,過早摧毀了自己的健康;他既有豐富的精神與感情生活,又處在絕望的孤獨里。正是這些矛盾,造就了他這樣一位藝術家。

在莫迪格利阿尼的短短一生中,其繪畫題材和樣式非常集中,他只畫人物。他現存的全部繪畫裡,只有兩幅風景畫,一是塔什肯尼風景,作於十四歲時,雖無個人特徵,功力卻直追印象派。另一是病逝前一年所作,其用色用筆和變形處理,與他的人物畫如出一格。除了這兩幅風景,除了布朗庫西式和非洲式的雕塑外,莫迪格利阿尼的全部作品,都集中為兩大類,肖像和裸體,他沒有群像和敘事性作品。

就肖像畫而言,他早期的作品比較傳統,但很快就發展了自己的風格,即肖像的背景變得抽象。通常說來,正式的肖像畫應該有背景,大多是室內環境,可以揭示人物的社會狀況,而肖像習作卻沒有背景,只有色調。莫迪格利阿尼處在這二者之間,他的肖像畫多非習作,卻不畫背景,最多也只是幾何形的抽象化了的家俱。這樣的背景處理,不提示人物的生存環境和社會狀態,使人物本身得以突出。這是畫家對人的關注,尤其是對人內心世界的關注。

按理說,最能展現內心世界的是人的雙眼,但奇怪的是,莫迪格利阿尼的許多肖像畫,包括不少精品,卻沒有畫眼睛,畫家象古希臘雕刻家那樣,將雙眼留為一個平面,塗以單一顏色。其實,用我們今天的批評術語來說,莫迪格利阿尼畫的是凝視,一種內向的自我凝視。關於凝視的理論,來自二十世紀中期法國心理學家拉康(Jacques Lacan, 1901-1981)的鏡子之說,認為幼兒通過鏡子而開始了自我審視,這是人研究自身、研究自身與環境之關係的開端。到二十世紀末,後現代主義時期的文化研究理論,強調凝視中的交流,如注視、窺視、對視之類,認為視線的交流,揭示了人的社會環境和生存關係。莫迪格利阿尼曾經說,他筆下的人物,看的是自己的內心世界。我要說,他筆下的人物,象畫家本人一樣孤獨,只進行自我交流。由於他們對外部世界一無所見,所以便沒有眼珠,而所謂有目無珠,卻正是只看自身的內心世界。這樣理解,人物的抽象背景也就事出有因了,因為背景和環境並不比人物自身重要。於是,在另一些畫中,即使畫了雙眼,人物的眼神也茫然空洞,似乎沒有焦點,他們對外部世界視而不見。因此我還要說,莫迪格利阿尼的抽象只是表面形式,他的肖像畫,其實是他對人的理解,是他自己內心世界的寫照。

與肖像畫相似,莫迪格利阿尼的裸體人物,也在抽象的外在形式中追求內在的精神世界。除一些作品的抽象背景和一些人物有目無珠而外,裝飾性用色的單純和空間造型的平面化,以及即興的用筆用色,也是畫家專注於人物本身的一種方法。但是,達到這一目的的主要方法,卻是畫家的構圖設計。莫迪格利阿尼的女裸體,大多是斜躺的全身畫。在構圖時,畫家有意用畫布的邊沿,將人物的腿部切掉,有的甚至將雙手和頭頂也切掉。歐洲文藝復興以來傳統的人體畫,尤其是古典主義和學院派的人體畫,都強調完整、整一的原則,人體的所有部分,只要在透視上看得見,都毫無遺漏地畫出來。這是遵循古希臘哲學家亞力士多德提出的關於完美的審美理論。莫迪格利阿尼沒有遵循這個原則,他切掉人物雙腿,在視覺上讓人體擺脫畫框的限制,使其看上去象是漂浮在畫布上,於是人體本身得到了凸顯。也就是說,因為畫框不再限制我們的視域,不再是畫家和觀眾觀察世界的視窗,被觀察的對象也就不是遠在窗戶之外,而是近在我們眼前,有就近窺視的特點。

但是,也正由於強調人物本身,莫迪格利阿尼的裸體畫便不象古典主義裸體畫那樣富有畫外的寓意。結果,一九一七年他在巴黎舉辦一生中唯一一次個展時,其裸體作品便被認為是色情的,不僅無一售出,而且展覽也被警察強行關閉。莫迪格利阿尼的一些裸體畫,若從視覺上直觀,確有情色的誘惑,但若用今天的文化理論來闡釋,應該說他的裸體畫更關心形式和心理因素。所謂形式,如前所述,是單純色彩的平面性、人物造型的變形,和構圖上對傳統美學原則的突破。所謂心理,則是畫面上激情與冷漠的交織和衝突。

莫迪格利阿尼對人物畫,特別是對裸體畫的激情,與他實際生活中的性愛經歷有關,與他同碧萃絲和楊妮的情愛有關。這種愛和欲的激情,在烈酒和毒品的作用下,通過即興運筆而成為畫布上的純粹色彩,人物也變形拉長,具有一種特別的魅力。一方面,莫迪格利阿尼筆下人物的魅惑神情與引誘之態,漂浮、凸顯在畫面上,暗示甚或流露出被壓抑的激情。另一方面,由於畫家的孤獨,他的人物又是冷漠無情的。這些裸體女人,或閉目而眠,或沉思內省,她們陷入個人的內心世界,完全忽視了外部世界的存在。這冷漠,使她們失去了個性,她們只有共性,她們都是畫家本人的性格折射。這冷漠,既反映了莫迪格利阿尼作為一個外國人,在巴黎孤獨生活的情形,也反映了他作為一個孤獨的藝術家,不參加任何藝術團體的心態。曾有一次,當時走紅的未來主義畫家們要發表一份宣言,組織者想請莫迪格利阿尼在宣言上籤名,以示支持,不料他一口拒絕。孤獨使莫迪格利阿尼古怪而矛盾,他的畫也如謎一般讓人困惑。

藝術作品

繪畫

他的作品如阿利斯肖像(1915)閉目的裸女(1917)、讓娜•埃比泰爾納(1917)等,都是十分優秀的作品。 《學生肖像》是莫迪利阿尼最具典型風格的晚期作品,畫面的主題在處於現代主義構思的類似淺浮雕的背景中突出來。呆板冷峻的人物形象以及臉上細長而空虛、 令人難以忘卻的眼睛,充分表達了身處二十世紀初期的人類社會面對一系列革命和動盪的迷惘與無所適從的心情。

雕塑

莫迪利亞尼的雕塑作品,受布朗庫西的影響很大,頭像是細長的東方式造型,還有一些富有裝飾性的人像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