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腐材料

防腐材料

防腐材料是抑制被防腐對象發生化學腐蝕和電化學腐蝕的一種材料。在安裝工程中常用的的防腐材料主要有各種有機和無機塗料、玻璃鋼、橡膠製品、無機板材等。

分類

塗料可分為兩大類:油基漆(成膜物質為幹性油類)和樹脂基漆(成膜物質為合成樹脂)。它是通過一定的塗覆方法塗在物體表面,經過固化而形成的薄塗層,從而保護設備、管道和金屬結構等表面免受化工大氣及酸、鹼等介質的腐蝕作用。

防鏽漆和底漆塗料按其所起作用,可分為底漆和面漆兩種。他們的區別是底漆的顏料較多,可以打磨,漆料著重對物面的附著力,而防鏽漆其漆料片中在滿足耐水、耐鹼等性能的要求。

1)、生漆(也稱大漆)。灰褐色粘稠液體,具有耐酸性、耐溶劑性、抗水性、耐油性、耐磨性和附著力強等優點,缺點是不耐強鹼及強氧化劑,毒性大。使用溫度為150℃。

2)、漆酚樹脂漆。是生漆脫水縮聚用有機溶劑稀釋而成的,改變了生漆毒性大、乾燥慢、施工不便等缺點,但其不耐陽光紫外線照射,同時不能久置。

3)、酚醛樹脂漆。具有良好的電絕緣性和耐油性,能耐60%硫酸、鹽酸、一定濃度的醋酸和磷酸、大多數鹽類和有機溶劑等介質腐蝕,但不耐強氧化劑和鹼。

4)、環氧-酚醛漆。由環氧樹脂和酚醛樹脂溶於有機溶劑中(如二甲苯、醋酸丁酯、環己酮等)配製而成。具有良好的機械性能、耐鹼、耐酸、耐溶和電絕緣性。

5)、環氧樹脂塗料。具有良好的耐腐蝕性能,特別是耐鹼性,並有較好的耐磨性,漆膜有良好的彈性和硬度,收縮率較低,使用溫度一般為90~100℃。

6)、過氯乙烯漆。具有良好的耐工業大氣、耐海水、耐酸、耐油、耐鹽霧、防霉、防燃燒等性能,但不耐酚類、酮類、脂類和苯類等有機溶劑介質的腐蝕。最高使用溫度約70℃,此外它與金屬表面附著力不強。

7)、瀝青漆。價格低廉使用較多,常溫下能耐氧化氮、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氨氣、酸霧、氯氣、低濃度的無機鹽和濃度40%以下的鹼、海水、土壤、鹽類溶液以及酸性氣體等介質腐蝕。但不耐油類、醇類、脂類、烴類等有機溶劑和強氧化劑等介質腐蝕,並且對陽光穩定性較差,耐熱度在60℃。

8)、呋喃樹脂漆。具有優良的耐酸、耐鹼、耐溫性,原料來源廣泛,價格低廉。缺點是存在性脆、與金屬附著力差、乾後會收縮。

9)、聚氨基甲酸酯漆。最高耐熱度為155℃,有良好的耐化學腐蝕性、耐油性、耐磨性和附著力,漆膜韌性和電絕緣性均較好。

10)、無機富鋅漆。施工簡單,價格便宜,具有良好的耐水性、耐油性、耐溶劑性及耐乾濕交替的鹽霧,適用於海水、清水、海洋大氣、工業大氣和油類等介質。耐熱度為160℃左右。

11)、新型塗料

①聚氨酯漆。施工方便、無毒、造價低,並且耐酸、耐鹽、耐各種稀釋劑。

②環氧煤瀝青。主要由環氧樹脂、煤瀝青、填料和固化劑組成。它綜合了環氧樹脂的機械強度高、粘接力大、耐化學介質侵蝕和煤瀝青耐腐蝕等優點。塗層使用溫度在-40~150℃之間。在酸、鹼、鹽、水、汽油、煤油、柴油等一般稀釋劑中長期浸泡無變化。

③三聚乙烯防腐塗料。具有良好的機械強度、電性能、抗紫外線、抗老化和抗陽極剝離等性能,防腐壽命可達20年以上。

結構

塗料的品種雖然很多,但就其組成而言,大體上可以分為三部分:主要成膜物質、次要成膜物質和輔助成膜物質。

1、主要成膜物質

防腐材料 防腐材料

①油料。油料是自然界的產物,來自於植物種子和動物脂肪。油料的乾燥固化反應主要是空氣中的氧和油料中的不飽和雙鍵起聚合作用。天然油料的各方面性能,特別是耐腐蝕、耐老化性能比不上許多合成樹脂,很少用它單獨作防腐蝕塗料,但它能與一些金屬氧化物或金屬皂化物在一起對金屬起防鏽作用,所以油料可用來改性各種合成樹脂以製取配套防鏽底漆。

②天然樹脂和合成樹脂。天然樹脂是指瀝青、生漆、天然橡膠等。合成樹脂是指環氧樹脂、酚醛樹脂、呋喃樹脂、聚酯樹脂、聚氨酯樹脂和乙烯類樹脂、過氯乙烯樹脂和含氟樹脂等,它們都是常用的耐腐蝕塗料中的主要成膜物質。

2、次要成膜物質(顏料)

顏料是塗料的主要成分之一,在塗料中加入顏料不僅使塗料具有裝飾性,更重要的是能改善塗料的物理和化學性能,提高塗層的機械強度、附著力、抗滲性和防腐蝕能力等,還有濾去有害光波的作用,從而增進塗層的耐候性和保護性。主要分為防鏽顏料、體質顏料和著色顏料:

①防鏽顏料。按照防鏽的機理不同可分化學防鏽顏料,如紅丹、鋅鉻黃、鋅粉、磷酸鋅和有機鉻酸鹽等,這類顏料在塗層中是藉助化學或電化學的作用起防鏽作用;另一類為物理性防鏽顏料,如鋁粉、雲母氧化鐵、氧化鋅和石墨粉等,其主要功能是提高漆膜的緻密度,降低漆膜的可滲性,阻止陽光和水分的透入,以增強塗層的防鏽效果。

②體質顏料。體質顏料可提高塗層的耐候性、抗滲性、耐磨性和物理機械強度等,常用的有滑石粉、碳酸鈣、硫酸鋇、雲母粉和硅藻土等。

③著色顏料。著色顏料在塗料中主要起著色和遮蓋膜面的作用。

3、輔助成膜物質

①溶劑。在塗料中主要起著溶解成膜物質、調整塗料黏度、控制塗料乾燥速度等方面的作用。溶劑對塗料的一些特性,如塗刷阻力、流平性、成膜速度、流淌性、乾燥性、膠凝性、浸潤性和低溫使用性等都會產生影響。

②其他輔助材料。

增塑劑:用來提高漆膜的柔韌性、抗衝擊性和克服漆膜硬脆性、易裂的缺點。

觸變劑:使塗料在刷塗過程中有較低的黏度,以易於施工。

催乾劑:加速漆膜的乾燥。

表面活性劑、防霉劑、紫外線吸收劑和防污劑等。

塗料的型號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成膜物質;第二部分為基本名稱,用兩位數字表示;第三部分是序號。例:H 50-2:環氧樹脂耐酸漆。

套用

金屬材料

一。玻璃鋼

玻璃鋼由於有玻璃纖維的增強作用,一般都具有較高的機械強度和整體性,受到機械碰擊等不容易出現損傷。

玻璃鋼的種類很多,均以摻合的合成樹脂命名,常用的有環氧玻璃鋼、聚酯玻璃鋼、環氧酚醛玻璃鋼、環氧煤焦油玻璃鋼、環氧呋喃玻璃鋼和酚醛呋喃玻璃鋼等。

一般玻璃鋼襯裡層由四部分組成

1、底層是在設備表層處理後,為了防止返銹而塗覆的塗層。

2、膩子層主要填補基體表面不平的地方,通過膩子找平,提高纖維製品的鋪蓋能力。

3、增強層主要起增強作用,使襯裡層構成一個整體。

4、面層只要是高樹脂層。由於它直接與腐蝕介質接觸,故要求有良好的緻密性和抗滲性。

二、橡膠製品

用於防腐的橡膠主要是指天然橡膠。橡膠的使用溫度與使用壽命有關,溫度過高會加速橡膠的老化,破壞橡膠與金屬結構的結合力,導致脫落;溫度過低,橡膠會失去彈性。

用作化工襯裡的橡膠是生膠經過硫化處理而成的,經過硫化處理的橡膠具有一定耐熱性能、機械強度和耐腐蝕性能。

合成橡膠的種類也很多,用於化工防腐蝕的主要有聚異丁烯橡膠。

聚異丁烯橡膠使用最高溫度一般為50~60℃,它在低溫下仍有良好的彈性及足夠的強度,在50℃時由於聚異丁烯板開始軟化,因而不能經受機械作用。它能耐各種濃度的鹽酸、小於80%的硫酸、稀硝酸、小於40%的氫氟酸、鹼液及各種鹽類溶液等介質的腐蝕,不耐鉛、氟、氯、溴及部分有機溶劑,如苯、四氯化碳、二硫化碳、汽油、礦物油及植物油等介質的腐蝕。

耐蝕非金屬材料

1、各種磚、板和管材襯裡的特點

1)、 輝綠岩板和管材襯裡是由輝綠岩石熔融鑄成。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矽,是一種灰黑色質地密實的材料。

優點是耐酸鹼性好,除氫氟酸、300℃以上磷酸及熔融的鹼外,對所有的有機酸、無機酸、鹼類均耐腐蝕且耐磨性好。

缺點是脆性大,不以承受重物的衝擊,溫差急變性較差,板材難於切割加工。

2) 、耐酸陶瓷磚、板和管材襯裡是由耐火粘土、長石及石英以乾成型法焙燒而成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矽。

優點是耐酸性好,除氫氟酸、300℃以上磷酸及強鹼外,對所有的酸類都耐腐蝕;結構緻密,表面光滑平整。

缺點是脆性較大、韌性差和溫差急變性較差。

3)、 不透性石墨板和管材襯裡是由人造石墨浸漬酚醛或呋喃樹脂而成的。

優點是導熱性優良、溫差急變性好、易於機械加工。

缺點是機械強度低,價格昂貴。

2、膠合劑

1)、酚醛膠泥。是由酚醛樹脂為粘合劑,以酸性物質為固化劑,加入耐酸填料,按一定比例拌合而成。

2)、水玻璃膠泥。又稱矽質膠泥,由水玻璃為粘合劑、氟矽酸鈉為固化劑和耐酸填料按一定比例拌合而成的。尤其耐強氧化性酸(硝酸、鉻酸等)的腐蝕。

3)、呋喃膠泥。是由呋喃系樹脂為粘合劑,以酸性物質為固化劑,加入耐酸填料按一定比例拌合而成的。

新技術的發展

1、三層聚烯烴的補口技術

防腐材料 防腐材料

如果需要採用該補口,就要考慮材料和管體防腐層之間的相融關係,這需要專用的補口技術,據相關報導指出位千英國的PIH公司已經開發出了三層的聚丙烯補口,先將一層250m厚的熔接環氧粉末塗在現代管道的表面,再塗上一層200m厚的聚丙烯粉末,注意的是聚丙烯粉末是需要化學改性的,然後再把300mm寬聚丙烯的複合帶貼到相關接口處,最後用擠壓鉗將其夾緊就可以了。

2、液態材料的補口技術

在詳細調查採用r熱收縮套的補口的一條長370kin煤焦油瓷漆的防腐管道和長達lIOkra的二層聚乙烯的防腐管道後,結果表明,其中有漏點的補門比率相當高,這2段反腐管道的漏點補口就高達80%,管道的嚴重腐蝕也大都是因為補口的失敗。採用傳統的一層材料和熱收縮套補口技術時,最重要的就是陰極禁止,熱收縮的施工合格率僅為50%,這是通過大量調查資料出來的數據,可信度相當高。避免這類問題的最好辦法是液體材料的補口,這是國外的一種新型技術,發展速度相當迅速,主要在於聚氯酯和液態環氧這兩種缺口。

3、熔接接頭技術

密封性能好,機械強度好,耐磨是熔接接頭技術的幾大特點,其具有適應能力強的特點。在定向鑽與沙漠的土壤應力較大的那些環境裡也可以運用,國外已經研究出一種新的方法.針對兩層或者三層聚乙烯的防腐層補口,這種技術就是將夾克層緊貼管表面,用加熱元件對夾克層物質進行加熱,使補口夾克與管體上面的夾克二者相溶。

聚脲防腐材料

優勢

噴塗聚脲技術集塗料、橡膠和塑膠等防腐材料的諸多優點於一身,是目前國際上最先進的防腐技術之一。其技術優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快速固化,可在任意曲面噴塗而不產生流淌現象,10s凝膠,10min就可達到步行強度。

(2)對溫度、濕氣不敏感,施工時不受環境溫度、濕度的影響。聚脲可在-28℃的低溫環境下施工,也可在潮濕多雨的環境下施工。

(3)100%固含量,符合環保要求,在施工和使用過程中沒有氣味,尤其適合通風不良的儲罐內壁和管道內壁的防腐施工。

(4)一次施工即可達到厚度要求,克服了傳統防腐塗料必須多次施工的弊病。

(5)聚脲塗層緻密、無接縫,可耐受水、海水、酸、鹼、鹽、油等介質的長期腐蝕,耐化學介質和土壤侵蝕能力十分突出。

(6)機械強度高,伸長率好,抗衝擊性能好,在溫度交變和外力衝擊作用下不易破損。

(7)附著力好,在噴砂至Sa2.5級的鋼材上附著力大於10MPa,長期使用不脫落。

(8)耐擊穿電壓高達20kv/mm以上,與陰極保護配套性良好。

(9)不含催化劑,耐紫外光老化性能好,在戶外長期使用不粉化、不開裂。

(10)使用溫度寬,可在一50~+121℃下長期使用,改性耐高溫聚脲可在150攝氏度以下長期使用。

概述

噴塗聚脲彈性體技術的發展經歷了聚氨酯、聚氨酯脲和聚脲三個階段。以上三種體系的A組份是基本相同的,均為芳香族或脂肪族的預聚物和半預聚物,區別在於R組份。噴塗聚氨酯的R組份由端羥基樹脂和端羥基擴鏈劑組成,並含有用於提高反應活性的催化劑;噴塗聚氨酯脲的R組份既可以是端羥基樹脂,也可以是端胺基樹脂和胺擴鏈劑組成,一般含有用於提高反應活性的催化劑。而噴塗聚脲的R組份必須是由端氨基樹脂和端氨基擴鏈劑組成,並且不含任何羥基成分和催化劑。

由於端氨基化合物與異氰酸酯組分的反應活性極高,無需任何催化劑,即可在室溫或低溫下瞬間完成反應,從而有效地克服了聚氨酯和聚氨酯/脲彈性體在施工過程中,因環境溫度和濕度的影響而發泡、造成材料性能急劇下降的致命缺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