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牆

防汛牆

沿河地面以上阻擋潮水漫溢的牆式建築物為防汛牆。上海市大規模修築圍牆,是從上世紀50年代中期開始的。由於城市發展,市區地下水開採引起地面沉降,上海市區發生了幾次潮水入侵和市區積水的事故,上海城區不得不開始設防,以應對每年汛期的高潮和颱風的襲擊。1956年,上海市城建部門開始在蘇州河沿岸的宜昌路、昌化路、莫乾山路、浙江路、河南路一帶的護岸上修築磚石結構的直立式防汛牆。從此以後,市政每年對防汛牆進行修築,1959年,外灘也築起1500米的磚砌防汛牆。

防洪牆防洪牆

防洪牆(又叫擋水牆)是一種專門用於城市防洪的新型防洪產品,該產品特別適用城市街道、門口、地下通道口、建築物等處防洪。還可適用於硬質堤壩的加高,防止漫堤。該產品採用單元模組設計,密閉性好,可形成多元化的隔斷區域,而快速排澇。且操作簡單,安裝迅速,拆裝方便、能重複使用,便於運輸、儲存。由於單元擋水牆跨度大,緊急情況下,拆下擋水板可作為車輛通道。防洪牆採用特殊的鋁型材結構替代了傳統的用沙袋堆疊擋水的方法,減輕勞動強度,擋水牆設有特殊密封裝置,確保了產品擋水的可靠性。結構:主要有基座、立柱、擋水板、密封裝置組成。技術參數:適用基面:混凝土層≥80mm;瀝青路面硬基層≥80mm單元長度:2米單元板寬度:0.2米擋水高度:1米設計風速:6.0m/s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