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家貧

阮家貧

:“阮仲容(鹹)步兵( 南阮貧。 阮囊”。

原文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

:“阮仲容(阮鹹鹹)步兵(阮籍曾任步兵官職,故名)居道南①,諸阮居道北,北阮富,南阮貧。七月七日②,北阮盛曬衣,皆紗羅錦綺③。仲容以竿掛大布犢鼻褌於中庭④,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復爾耳。”

#後喻指生活貧困。唐·王維《鄭梁州相過》:“中廚辦粗飯,應恕阮家貧。”

#另參見“曬犢鼻”、其他“阮囊”。

譯文

阮鹹、阮籍住在路的南邊,(其他的)阮氏族人住在路的北邊。路北的阮家都很富裕,路南的阮家(比較)貧窮。七月初七(那天),路北的阮氏各家大曬衣服,都是紗羅錦綺(等珍貴華麗的衣服)。阮鹹用竹竿掛起粗布犢鼻褌(晾在)庭院當中。有人對他的舉動感到奇怪,(他)回答說:“我不能免除世俗之情,姑且也這樣(應應景)罷了。”

注釋

①阮仲容:即阮鹹,字仲容,阮籍侄兒,他們叔侄二人都在“竹林七賢”之列。 步兵:即阮籍,曾任步兵官職,故名。

②七月七日:夏曆七月初七,當時的“曝曬節”,旨在殺菌防霉,保護衣物。

③紗羅錦綺:泛指珍貴華麗的絲織品。

④大布:粗布。 犢鼻褌(kūn):一種乾雜活時穿的褲子,沒有褲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