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俊臣

地方游擊隊改制為“貴州抗日救國軍”,下轄三個支隊,阮俊臣任第三支隊司令員。 此時,國民黨軍川、滇、黔三省“會剿”總指揮柳際明,調動數十倍於阮隊的兵力,壓向水田寨。 此時,貴州游擊隊又擁有1千餘人,槍600餘支,阮任政委,趙任司令員,下轄3個大隊。

基本信息

個人經歷

民國10年(1921年)至17年,他入黔軍當兵。

民國19年,阮隨鄺繼勛部參加遂(寧)蓬(溪)起義,失敗後回到古宋,與籌建黨組織的劉斯真,任晉侯結識,結拜為生死兄弟。從此,接受革命思想,立志幹革命。

民國21年春,中共古宋支部派劉斯真等人到黔軍鄭少堯旅搞兵運,由阮俊臣負責聯絡。兵運失敗後,阮回到古宋,公開身份是徵收局卡員,實際上仍指揮著一支小股武裝力量,在敘永縣,古宋縣之間山區活動。阮將收取的稅款,為武裝隊購買槍枝。由於有一批武器在江安縣被縣保全隊查獲,阮本人及其指揮的隊伍被迫潛入貴州活動。

民國25年4月,阮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受組織派遣,與到畢節執行任務的鄧止戈取得聯繫。由鄧聯絡,紅二、六軍團與席大明、周質夫、阮俊臣等幾支地方游擊隊在畢節會師。地方游擊隊改制為“貴州抗日救國軍”,下轄三個支隊,阮俊臣任第三支隊司令員。紅二、六軍團政治部的歐陽祟廷到三支隊作政治工作。貴州抗日救國軍派阮和歐陽率部到川滇黔邊境尋找餘澤鴻領導的紅軍游擊縱隊。在尋找中,因沿途敵人嚴密封鎖,決定暫回鎮雄縣境黃塘整訓。其時,國民黨軍九十九師尾隨紅二、六軍團,到達八寨坪一帶。阮所領支隊在金銀山嶺上設下埋伏圈,從八寨坪過來的九十九師進入圈內後,遭到支隊迎頭痛擊,斃敵80餘人,獲槍50餘支,打擊了國民黨中央軍的囂張氣焰。此時,駐畢節城內的國民黨正規軍暫編五旅柳際明部所屬二團三營士兵,由陶樹清帶領,接受了阮和歐陽宣傳的抗日救國的主張,於5月l0日舉行起義,前往楊家�G與阮等率領的 第三支隊匯合。6月8日,這支抗日救國軍(含陶起義隊伍)在川滇邊花浪(lang)壩與紅軍川滇黔游擊縱隊會合後,決定把兩支隊伍統改為“中國工農紅軍川滇黔邊抗日先遣隊”,由阮俊臣任司令員,劉復初任政委,下編為三個支隊。

紅軍抗日先遣隊的革命活動,震撼了國民黨當局,於是調動柳際明旅、皮光澤部二十三師和地方武裝,以超過先遣隊10倍的軍力,進行“圍剿”。在緊急關頭,縱隊特委個別領導在“左”的思想指導下,恢復了原紅軍縱隊的番號,於7月5日甩掉了阮、陶部隊,使阮、陶處境更加困難。8月上旬,阮、陶隊伍與柳際明部每天交火五、六次。8月30日阮、陶隊伍至鎮雄縣雨灑河.又遭敵軍幾面襲擊,經苦戰突圍,但傷亡很大,陶樹清等領導人犧牲。10月,阮俊臣率隊到興文縣大石盤,向特委匯報隊伍被甩掉後的情況,灑著熱淚沉痛而嚴肅的指出:“共產黨員不下決心教育改造起義部隊和收編的綠林武裝是錯誤的”。特委領導人接受了阮提出的批評,隨即又派阮俊臣到貴州同趙文海組建“貴州游擊隊”,密委阮為游擊隊政委,並指示阮相機打入敵軍內部,分化瓦解敵人。

阮率隊轉到鎮雄,又遭敵重兵包圍,在簸箕壩又遭敵軍伏擊,到達水田寨時部隊只剩600餘人。

此時,國民黨軍川、滇、黔三省“會剿”總指揮柳際明,調動數十倍於阮隊的兵力,壓向水田寨。柳際明設下圈套,表示願與阮部隊合編抗日,阮部領導經反覆研究,與之談判達成三項協定:“1.阮俊臣從貴州游擊隊中帶領300人,以抗日名義編入柳部,隨軍開赴貴陽;2.不願入編的,任其回家,軍隊、民團不得追擊;3、編入柳部的部隊,保持完整的建制”。阮俊臣為防敵人陰謀,仍秘密將最好的武器交給貴州游擊隊二大隊黃於龍、黃華先和四大隊葉紹奎;並將紅軍戰士尤海成、李發階、鍾品山(黨員)等骨幹派到四大隊,囑黃於龍儘快找到趙文海聯繫。

由於柳際明背約,民國27年1月2日,四大隊行至茶左,遭國民黨部隊襲擊;中旬到達威奢,又被敵軍包圍,突圍後部隊只剩下20餘人。同年初,趙文海在貴陽找到編入柳部的阮俊臣,阮讓趙將他在貴陽搞到的一批武器設法轉運。轉運過程中,被敵人發現,阮俊臣被捕。經多方營救,於同年9月出獄。在畢節,阮與趙文海決定,將活動在畢節、對坡、黃塘和雲南大雪山、老田壩的游擊隊,集合在對坡、黃塘,重振貴州游擊隊。此時,貴州游擊隊又擁有1千餘人,槍600餘支,阮任政委,趙任司令員,下轄3個大隊。採取分散活動方式,創造條件建立根據地。阮以畢節小橫街三省堆店處的“天明診所”作聯絡點,傳遞訊息,指揮活動。

民國30年4月,畢節專員公署又調集兵力對游擊隊進行圍剿。畢節專員、特務頭目廖興序逮捕了阮俊臣。廖對阮親自審訊,誘以高官厚祿不成,又嚴刑拷打逼供。阮大義凜然,以死拒之。

民國30年農曆七月二十四日,阮就義於畢節大校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