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皮絲

阜陽皮絲

阜陽特產皮絲,金黃透亮,是筵席中的名菜。皮絲是新鮮豬皮經十多道工序加工而成,外觀金黃途亮, 薄如蟬翼,食之滑而不膩,味美絕倫。

簡介

阜陽皮絲阜陽皮絲

阜陽特產皮絲,金黃透亮,是筵席中的名菜。皮絲是新鮮豬皮經十多道工序加工而成,外觀金黃途亮, 薄如蟬翼,食之滑而不膩,味美絕倫。上等的皮絲經高級廚師烹調後, 則成為招待客人的宴賓名菜,一般不可多得。 阜陽皮絲又稱春祥皮絲。阜陽市潁泉區周棚辦事處一帶皮絲加工已有40多年的歷史,最高峰時有100多家從事皮絲加工的農戶,產品遠銷河南、山東等10多個省市。
系清代貢品,宮廷御膳佳肴,製作歷史至少有150餘年。鹹豐年間,固始皮絲即名揚京城,天津、濟南等地,上籠蒸熟,可做成“松花皮絲”、“松皮絲”、“皮絲圓子”等上等名菜,風味鮮美獨特,是美容養顏的最佳食品。

製作工藝

阜陽皮絲用潔淨的豬肉皮經過浸泡,去脂、片皮,切絲、晾曬等工藝流程,加工而成的乾製品。豬肉皮,古稱“膚”,俗名“膚皮”。

產品吃法

阜陽皮絲的吃法很多,可扒可燒,可拌可炒,以其為主料可製作20 多種菜餚。“桂花皮絲”即用皮絲和固始黃雞的蛋黃同炒而成,色似桂花,橙黃悅目,別具風韻,令人陶醉。

產品榮譽

1914 年被選為中國名特產品參加巴拿馬萬國博覽會而名揚世界。

歷史傳說

皮絲湯皮絲湯

做為菜餚原料的皮絲於明朝末年開始生產。相傳系古蓼城(今河南省固始縣寥城崗)滿堂春菜館的掌柜創製。清代鹹豐年間,祖籍固始的巡撫吳元炳曾以鄉土特產進奉朝廷,頗受帝王后妃青睞。

抗日戰爭前,阜陽城內鼓樓西面有一個“國民飯店”,因名廚掌勺,不僅生意紅火,而且名聲遠播。凡到阜陽的人,必先進去小坐,以飽口福。飯店有位股東名叫劉春祥,由於經常到三河尖鎮採購貨物,與製作皮絲出名的顧某相識,天長日久也知其一點皮絲的製作方法,由於當時顧某技術不外傳,劉春祥便回家進行試製,經多次實踐後終於成功。從此以後,劉春祥的皮絲製作獨樹一幟,並很快在阜陽城傳開,其質量和色澤也不斷地提高和改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